最先拉开&ot;沙漠风暴&ot;行动帷幕的是美军ah-64&ot;阿帕奇&ot;攻击直升机和h-53j&ot;低空气路&ot;特种作战直升机。为了在伊军严密的防空网上撕开一个口子,保证空袭编队顺利突防,美军特别组成了2个代号为&ot;白色小队&ot;和&ot;红色小队&ot;的直升机小分队,对伊军的雷达阵地发起攻击。
1月17日凌晨1时,科迪上校率4架&ot;阿帕奇&ot;和2架&ldo;低空气路&ot;组成的&ot;白色小队&ot;从紧靠伊科边境的阿尔朱夫基地起飞,在夜空中向北飞去。6分钟后,同样编成的另一个&ldo;红色小队&ot;跟着起飞。飞行约1小时后,科迪上校看到地面腾起一道红光。原来这是一名伊拉克士兵听到了直升机的声音,胡乱发射了1枚导弹,但未击中。
两个飞行编队以每小时222公里的速度、在15米的高度上继续北飞,航行灯全部关闭,无线电保持静默,以免被伊军发现。
在距伊军雷达阵地13公里时,二级准尉托马兴奋地对驾驶员琼斯喊道:&ot;我找到目标区了。&ot;&ot;减速,距离显示12.2公里。&ot;&ot;继续前进。&ot;&ot;右边有个大家伙。&ot;
琼斯观察着前视红外系统操纵直升机向目标接近。
&ot;是发电机。锁定它!&ot;德鲁中尉在796号直升机上发出命令。导弹发射进入倒计时。
伊军官兵发现了远处的闪光,知道不妙,雷达阵地一时陷入一片混乱。
一枚枚&ot;狱火&ot;式导弹像长了眼睛似的直奔伊军雷达飞去。火箭和机枪也一起开火,枪弹雨点般向伊军雷达阵地扑去。仅仅4分钟,伊军的2个雷达站就不复存在了。
随着科迪上校的一声令下,2个直升机编队按预定计划超低空返航。这时,数百架飞机组成的空军混合轰炸机群正从他们头顶飞过,顺着他们撕开的口子,向伊拉克纵深腹地飞去。
科迪上校立即用事先约定的密语,&ldo;加利福尼亚aaa&ot;和&ldo;内布拉斯加aaa&ot;将目标已全部摧毁、己方无一伤亡的消息传给中央司令部。
几乎在&ot;阿帕奇&ot;直升机攻击伊军雷达阵地的同一时刻,1架绰号为&ot;黑色幽灵&ot;的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已突入伊拉克首府巴格达上空。它把1枚2000磅的精确制导炸弹准确地投到位于巴格达闹市区的电话电报公司大楼屋顶的正中。这时的时针正好指向凌晨3点整。
顷刻之间,飞蝗般的炸弹从天而降,铺天盖地,爆炸声震撼大地。巴格达市内的政府大楼、兵营和炼油厂先后被命中,大火冲天,浓烟滚滚,整个巴格达市笼罩在火光和硝烟之中。与此同时,分布在伊拉克境内的其他一些重要战略目标也遭到猛烈的突击。
战斗打响90分钟后,伊拉克的防空部队开始作出反应。
在萨达姆的秘密地下防空作战指挥部里,几名高级军事指挥人员围坐在萨达姆&iddot;侯赛因周围,神色略显紧张,然而却不慌乱。萨达姆本人更是泰然自若,他那刚毅的目光和倔强不屈的双唇似乎在告诉周围的人,伊拉克能够顶住美军的狂轰滥炸而取得最后胜利。
在巴格达市区,根据萨达姆的命令,全城所有防空火炮一起向空中开火。高射机枪、高射炮射出的弹道轨道与空中投下的炸弹经纬交织,形成一片片奇丽而骇人的火网,看上去甚为壮观。防空警报声和炸弹爆炸声吞没了整个巴格达市区,震撼着中东这座历史名城。
然而,多国部队的空袭实在太猛烈了,再加上强烈的电子干扰,伊拉克的防空雷达和地空导弹很快就被压制住。剩下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因指挥通信设施和目标指示雷达受到强烈的干扰,失去指挥,因此,只好各自为战,盲目地对空射击。
天渐渐放亮了,多国部队加大了空袭密度。到17日午夜,多国部队的飞机共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目标进行3轮高强度轰炸,出动飞机2000多架次,投弹1万多吨。此外,停泊在海上的美国军舰也向伊拉克腹地的指挥通信中心、雷达和防空导弹阵地以及部分机场发射100多枚&ot;战斧&ot;式巡航导弹。
第一天轰炸过后,萨达姆的总统府、巴格达电信电报大楼、空军和防空指挥部被摧毁,巴格达附近的2个机场陷于瘫痪,一些工业设施、巴格达电厂、电视台大楼也被炸坏。此外,在伊拉克领土上至少还有75个地方遭到轰炸。对于这样的空袭结果,布什总统、五角大楼和施瓦茨科普夫将军都感到非常满意。
按照&ot;沙漠风暴&ot;行动计划,从1月17日至30日为战略空袭阶段,主要目的是削弱伊拉克战争潜力,夺取并保持战略制空权。因此,在以后的13天当中,多国部队的飞机不分昼夜,轮番上阵,连续对伊拉克保持强大的空袭压力。在多国部队飞机的狂轰滥炸之下,伊拉克的军队既无招架之功,也无还手之力。伊拉克空军装备的几百架飞机,要么逃往国外,要么深藏于地下。勉强升空的为数不多的伊拉克飞机立即成了多国部队的活靶子,有些伊军飞行员尚未发现多国部队的飞机,就被发射的空空导弹击中,魂归西天。
1月18日是&ot;沙漠风暴&ot;行动全面展开后的第二天。美空军飞行员罗德里格斯上尉和他的僚机昂得希尔驾驶着f-15战斗机在伊沙接壤的边界上空进行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