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之际,陈母特意来火车站送别陈安,难免一番唠叨叮嘱,说着说着,眼眶都不禁红润起来。
她没有随陈安一同前往首都,尽管厂里会特意给她批假,但陈母却拒绝了,山高水远,再加上孩子已经长大懂事了,迟早都有离开父母身边独立的一天,她已经不需要再像从前一样小心呵护。
“妈,你在家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舍得花钱,多给自己买些衣服与有营养的食品补补,如果家里有事的话第一时间就打我电话……”
陈安抱着怀里瘦小的母亲轻声述说着,身心都感到一股莫名的沉重。
火车来了。
纵有千般不舍,终有离别时候。
车站送别孩子的家长有很多,有些哭哭啼啼地模样如同生死离别的场景,等到第二年第三年,他们便开始会像个没事人一样独自往返。
陈安订的是卧铺车厢,一截车厢里,前往外地上学的学生几乎占据了大半,离愁的浓云随着火车的开动慢慢消散,渐渐地,彼此都在相互认识中畅所欲言,一时间车厢内都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上车不久,放好行李后陈安便拿着一本厚厚的《首都地理指南》浏览起来,偶尔会与热情主动招呼的学生不咸不淡地闲聊几句,尽管有人认出了他的状元身份,但众人无非是抱着猎奇心理犹如看个珍稀动物围观攀谈一下,不至于会过分扰人清静。
当火车抵达首都,陈安也看完了数本有关首都的书籍。
拎着行李出了火车站,站外有专门的告示牌指引新生乘坐的学校大巴,负责接待的都是留校的大二大三师兄师姐们。
走完报名的流程搬入宿舍,结识新的舍友,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但凡能考上首都大学的在各自城市无一不是天之骄子般的人物,所以舍友即便知道陈安是全国理科状元都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讶,反倒有人故意调侃了他贵为状元后的心得感受。
一间宿舍四个人,除了陈安以外各个都戴着眼睛,有次宿舍最年长的钱晓东开玩笑打趣说,整个宿舍就他不戴眼镜,这样实在太不合群了。
然后,下午他便买了副平光黑框眼镜戴上。
他在意的不是钱晓东说的话,而是戴上眼镜后人都变得不起眼,有助于收敛锋芒。
理学院向来男多女少,宿舍内饥渴的汉子们时不时都会吵着要和新闻传播学院的女生们联谊,尤其是在军训期间,舍友蒋志立亲自见到新闻传播学院一票青春靓丽的妹子后,整天都咋咋呼呼地四处散播怂恿。
可无奈这帮人都属于有贼心没贼胆的类型,嘴上叫得厉害,行动方面却怂得不行。
最后舍友孟凡飞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愣是在新生晚会后要到了一个新闻学专业女生的电话,数番交流后终于同意宿舍之间来场联谊。
在学校内始终恪守着安分守己的陈安本来并不打算去的,可结果还是拗不过其他三人的生拉硬拽才不得不答应下来。
联谊的地方是学校内一家风格雅致的餐馆。
出发前,舍友三人为了这次联谊可是精心装扮了一番,并且提前了三十分钟,急不可耐地来到了餐馆等候。
“陈平!我说你啊!你这幅样子实在是太不尊重女方了。”
漫长的煎熬等待过程里,彼此似乎为了放松情绪,舍长钱晓东率先点名批评了陈安。
相较于三人的正式打扮,陈安却随便穿了套运动装,每时每刻都抱着本书默默无闻地翻看,听到钱晓东这么一说,蒋志立与孟凡飞都起哄声讨起来。
“三位,你们是在联谊,不是相亲,所以没必要这样夸张的。”
陈安叹了口气,合拢上书本朝他们说道。
“陈平,你这话就不对了,难道你没听说过第一印象效应吗?”钱晓东立马摇头晃脑道。“在社会心理学当中,第一印象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社会知觉偏差,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它对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和组织都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
“所以在男女人际交往的过程里,如果无法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后续的关系都会难以展开。”蒋志立点头附和道。
“如果你打算凭实力单身,我也什么话好说了。”孟凡飞耸了耸肩。
“好吧,我只有一个问题。”陈安目光平静地扫视了一眼众人,伸出了一根手指。“你们之间有谁谈过恋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