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遗憾的是,古代骑兵的装饰、布局及军阵的风采,随着岁月的流逝
而失落入茫茫烟尘,纵使后人绞尽脑汁,也无法从根本上领会它的真正内蕴
和叱咤风云的壮观雄姿。秦俑二号坑骑兵俑的出土,为后人无声地打开了一
扇神秘的窗口,两千多年前骑兵军阵的一切再度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二号坑的骑兵俑群位处于模拟营垒的左部,占有3个过洞,并呈有很大
纵深的长方形小营。小营中的每一骑士牵一战马入编定位,行列整齐,纵向
12列,横向9列,共计108骑。另外,在车步混宿小营的3个过洞里,尚有
8骑殿后,整个俑坑的骑兵总数为116骑。
骑兵俑的装束与步兵、车兵俑有着明显的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
两侧带扣紧系在领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袄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
连裆长裤,足登短靴,身披短小的铠甲,肩无披膊装束,手无护甲遮掩。衣
服短小轻巧,铠甲简单明快。这一切无不表明完全是从骑兵的战术特点而考
虑和设计的。由于骑兵战术所显示的是一种迅猛、突然、出其不意、抵之不
及的特殊杀伤功能,这就要求骑士行动敏捷、机智果断。假如骑士身穿重铠
或古代那种宽大的长袍,则显然违背了骑兵战术的特点。事实上,也只有穿
着这种贴身紧袖、交领右袄的胡服才更能自由地抬足跨马、挎弓射箭,驰骋
疆场。
秦俑坑骑兵军阵,完全是模拟现实的艺术再现,每个骑兵的身高都在
180米以上。从体型的修长匀称、神态的机敏灵活,以及身材和面部显示的
年龄特点,完全符合兵书所言:&ldo;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七尺五寸以
上,壮健捷疾,趋绝伦&rdo;的要求。那些站立战马身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一手牵缰、一手提弓的骑士,真实传神的造型姿态,成攻地揭示了秦代骑兵
待命出击,壮健捷疾的强大风貌。
有研究者认为,古代骑兵使用马鞍当是在西汉时期,在此之前尚无先例。
秦俑坑陶马的出土,为这种理论作了彻底的否定。现实使我们看到,每个陶
马的背上都雕有鞍鞯,鞍的两端微微翘起,鞍面上雕有鞍钉,使皮革质套固
定在鞍面。同时鞯的周围缀有流苏和短带,鞍后有■,下有肚带,遗憾的是
未配马蹬。这些实物的出现,完全可以证明早在秦代甚至战国后期骑兵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