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笨花村 > 第53章(第1页)

第53章(第1页)

武备说:&ldo;子明叔,我可不是领导,叫同志倒可以,显得庄重。&rdo;

甘子明说:&ldo;就是领导,当过一个游击队的指导员不是领导谁是领导?咱们对冀南情况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rdo;

时令插话说:&ldo;武备早就是咱们心目中的领导了。&rdo;

向文成说:&ldo;还是叫他武备吧,他做的事再大,回到笨花就是笨花人。&rdo;

甘子明圆场似的说:&ldo;不拘形式吧,武备也不在意这些。目前咱们最想了解的是局势。咱这一片没经过武装斗争的洗礼,情况相对就闭塞,虽然北有高蠡暴动1,南有冀南盐民暴动,可咱们都没有亲身经历过。武备是亲身经历过盐民暴动的战士,站得就高,看得就远。咱光看《北方红旗》,上面的文章说得太笼统,这了解外界具体形势的心情就格外迫切。&rdo;

后来武备就在油灯下介绍了邢台四师的学cháo,冀南的盐民暴动和继之而来的建立地方武装,建立基层苏维埃,农民的分粮斗争……他说,这些斗争虽然目前遇到挫折,但动员了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武备愿意把走向低cháo的群众斗争说成是&ldo;挫折&rdo;。武备说,在民族危亡的时刻,阶级矛盾必然要让位于民族矛盾。接着他就给大家介绍了东北和华北的战事。他说,从&ldo;九一八&rdo;事变,到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以及前不久的《塘沽协定》2,这些事件每次都是以我们失掉一片领土而告终。由此可见,日本人是绝不会以得到眼前的这点利益而停止对中国的领土要求。武备说,据他分析,更严峻的事变还会发生,这种形势的发展,肯定要引发全民抗战。西安的&ldo;双十二事变&rdo;3就是个信号。

武备谈完形势,甘子明、向文成、时令和取灯又都问了不少各自关心的问题,他们由东北、华北问到笨花。说到笨花时,甘子明说,看起来日本人虽说离笨花还远,可日本人对农村的影响却不能低估,经济侵略和武装侵略是相互依托的。就说这花坊吧,这里的事可不少。有两个穿便衣的日本人不断骑自行车进村,说是到佟家买皮棉,修理洋泵,其真实目的还不清楚。时令就说,这俩日本人被佟法年领着,鬼鬼祟祟净在地里转,表面上是观察花的长势,连花柴长多高都用尺子量,不知是在进行什么活动。

武备说,日本人在军事行动之前,各种怪事总是不断,这是个规律。这就更应该引起群众的警惕。

几个人把种种奇怪现象作了不少猜测,当甘子明问到武备的去留时,武备就直截了当地把他的计划告诉了大家。他说,&ldo;双十二事变&rdo;后,年轻人向往的是西北。他这次&ldo;过来&rdo;,就是来和大家告别的。

&ldo;西北&rdo;这个词对于笨花人已经不算陌生,几个人听了武备的&ldo;西北&rdo;计划,都没有感到太突然。

鸡叫头遍时,甘子明和时令才离开世安堂。

当世安堂只剩下向家三口人时,武备突然对向文成说:&ldo;爹,刚才你们说了农村不少怪事,我看见咱家有个新鲜物件,不知是哪儿来的。&rdo;

向文成说:&ldo;你看见了一盏灯。&rdo;他说着,把植物油灯从药架子上够下来推到武备眼前。

武备扶住油灯转着看,他看见灯上的宫崎株式会社的日文标志,说:&ldo;我懂了,日本产的。在冀南时也听说过,有人在推销这东西。咱家这盏是哪儿来的?&rdo;

向文成说:&ldo;我递说你吧,你二爷办的货。你不提这灯的事,我也正想跟你说说哩。&rdo;

取灯说:&ldo;武备,我叔叔还想拿这灯发大财呢,说要进货三十万盏。&rdo;

武备说:&ldo;取灯姑,你怎么看这个问题?&rdo;

取灯说:&ldo;我大哥早就想抵制住我叔叔,可我叔叔却振振有辞,说他只管卖灯。还说为什么卖这灯,这灯亮,还省油。&rdo;

武备思忖着说:&ldo;真想不到二爷这么不管不顾。我看咱家目前首要的爱国行动,就是说服裕逢厚的向经理不要作这批灯的生意。如果他一意孤行……他实在不应该。这可是个原则问题。&rdo;武备还没有想好,万一向桂一意孤行要去卖灯,该怎么办。

向文成说:&ldo;我再去制止一下吧,那天我就差说他执迷不悟了。&rdo;

向武备在家里住了两天,决定出发去元氏找那位同学一起去西北。临行前他又和甘子明见了一面,商量了两件事。第一,关于怎样制止向桂的卖灯行动;第二,关于向文成的组织问题。这第二件事是甘子明提出的,他对武备说,向文成无疑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从早年和佟家打官司,到现在事事走在群众前头……只是不重视解决个人的组织问题。甘子明说,我动员他,他就说,还是留在组织以外工作方便。现在甘子明正式向武备&ldo;请示&rdo;,看如何对待这位向文成同志。武备沉吟良久,说,甘子明不提这件事,他倒还没有注意,原来他父亲向文成至今还不在组织。最后他表态说,他愿意尊重父亲的意见,父亲的主张,想必有他的道理。甘子明想了想说,也许有道理吧,就向文成现在的架势,活动着倒是方便。你看福音堂他也能进,还交了个瑞典朋友,还编过一出《摩西出埃及记》。城里乡里说去哪儿就去哪儿。今后形势越残酷,斗争就越是需要各种人才吧。

武备说:&ldo;其实你是我父亲的朋友,比我更了解我父亲。我父亲的事就听其自然吧。&rdo;

&ldo;你爷爷呢?&rdo;甘子明突如其来地问武备,&ldo;听取灯说从东南回保定后,一直在保定作寓公。不知随着形势的变化,老人的处境会有什么变化。我一听说日本人不断到天津去找吴佩孚出山,就自然而然想到你爷爷。也许我的操心是多余的。&rdo;

甘子明突如其来地问到向喜,是对向喜的关心,这关心里或许也有试探。

这使向武备也认真地想起了爷爷。似爷爷这样的旧军人和向武备的距离是遥远的,他仿佛无法对爷爷作出什么判断。但他还是很严肃地说:&ldo;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道路作出选择,我爷爷也必然要作出选择。现在我虽然还判断不了什么,可我相信,我爷爷他是会珍重自己的吧。&rdo;

1。高蠡暴动:1932年河北高阳和蠡县的农民暴动。

2。塘沽协定:1933年中国政府与日军签订的旨在承认日本队长城以北地区占领的协定。

3。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第三十六章

每天早晨,保定城刚从沉睡中醒来,双彩五道庙街上便会有一位老者,由西向东,姗姗而行。这老者胸前飘着黑白参半的胡须,一年四季好像总穿一件灰布长衫。他手提一只搪瓷罐,往一个豆浆坊走,他是去打豆浆的。老者脚穿一双半新的布鞋,踏着街上的鹅卵石路面,不紧不慢地来到路南一个浆坊,迈两步青石台阶进门后,谦和地同浆坊老板打着招呼。这时,围在一口大锅前等豆浆开锅的顾客,就会显出恭敬地让老者往前站。这老者却并不向前,他仍然谦让地站在人后和顾客们说着今天早晨或多雾或多霜的天气,说着这几天的或涨或落的物价。就在他们说着天气、物价的时候,伙计紧拉起风箱,用急火催豆浆开锅。店老板还嫌火慢,这叫人觉得他们是专为老者的到来而着急的。豆浆终于在一阵急促的风箱声中开锅了,七印大铁锅里浓稠的豆浆沸腾起来,店里弥漫起来清香的豆腥味儿。伙计这才停住风箱,抄起一把黄铜勺,为顾客盛豆浆。来店中打豆浆的顾客拿着各式各样的家什,伙计就经心地把豆浆盛进他们自带的家什。也有在店里吃早点的,伙计就把豆浆给他们盛入一个个粗瓷大碗。于是老者的搪瓷罐也被盛满,他便走出店堂迈下台阶到门口去等炸荷包‐‐浆坊兼卖油条、油饼和炸荷包,那炸锅设在门外。荷包不似油条、油饼好炸,它要先用面坯捏成一个口袋,再把一只生鸡蛋磕入口袋里放进油锅去炸。炸时,火要不急不弱。火急了面皮炸煳,鸡蛋尚生;火弱了口袋久不上黄,油还会汪入口袋中。所以并不是哪个炸油条的把式都会炸荷包。这家浆坊的豆浆实在,荷包也炸得漂亮。把式知道老者等的是炸荷包,便也格外细心。他挑出新鲜鸡蛋,火候掌握得尤其得当。荷包炸成了,把式用块油纸给老者托住。这时老者也早已和店家算清了账目,他一手提罐,一手托着荷包离开浆坊回家。待他走远时,店老板和店中的顾客才议论起这位打浆的老者。店老板是个与老者年龄相仿的红脸大汉,他深知老者的经历,炫耀似的对顾客说:&ldo;知道这是谁吗?向大人。&rdo;顾客中知道底细的就附和着,不知道的就继续追问向大人是谁。店老板说:&ldo;不知道向大人,知道曹锟公园吧,那可是向大人造的。&rdo;众人恍然大悟,保定人哪有不知道位于南城墙外那个公园的呢,保定人把它叫做曹锟公园。人们一听打浆的是向大人,有顾客就抢着走出店门向西张望,老者已经走远,远处晨雾中,只晃动着一个穿灰长衫的背影。

每天早晨喝豆浆、吃炸荷包是保定向家由来已久的习惯了,这仿佛是保定人二丫头‐‐向喜的二太太顺容传给向喜的。从前笨花人向喜早饭时不喝豆浆,后来向喜不但喝服了,还养成了习惯。他把这个习惯从北方带到南方,好在豆浆从南方到北方到处都有,只是气味不同。向喜觉得南方的豆浆清香却显得寡淡,而北方的豆浆浓香但有豆腥气。不过两者相比较,他还是喜欢北方的。兆州、笨花虽在北方,但那里没有豆浆,只有豆腐和豆腐脑儿。可是豆腐和豆腐脑儿的基础也是豆浆,向喜对此也并不生疏。他只是想,兆州人为什么不重视这个基础呢?做过豆腐脑儿生意的向喜,后来计算过豆浆和豆腐脑儿利润的幅度:同样数量的黄豆,豆浆的利润显然要大于豆腐脑儿的。豆浆不就是把黄豆瓣泡开,在磨上一磨,过箩以后加水烧开就卖的东西么。人们掏钱就买。但他的家乡不兴豆浆,只在过年做豆腐时人们才注意到,在豆腐形成之前,还有豆浆这个环节。可能也不知道豆浆能喝。那些年,已经知道豆浆能喝的向喜从外地回笨花,赶上过年向家做豆腐时,他总要对秀芝说:&ldo;武备娘,烧锅时别忘了给我盛碗豆浆喝。&rdo;秀芝听了向喜的话,烧开豆浆后,就先从锅里给公公舀出两大碗豆浆。向喜心满意足地喝着,觉得家乡的黄豆磨出的豆浆格外够味儿。

向喜结束了军中的事业,刚从南方回到保定双彩五道庙时,买豆浆大都是用人的事,有时顺容和取灯也去买。只有文麒、文麟不去,他俩嫌穿着学生制服去打豆浆寒碜。向喜也并不强迫他们,后来向喜倒主动揽下这个差使。开始顺容不让他去,说:&ldo;不许你去,你看看这条街上,哪有有头有脸的人去打豆浆的。&rdo;顺容的话带着命令的口气。向喜就说:&ldo;是人就有头有脸,没头没脸就不是人了。&rdo;顺容又说:&ldo;你就丢尽向家的人吧。&rdo;向喜说:&ldo;我丢的是向家的人,又不是你汤家的人。&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