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大唐皇二代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李治和长孙无忌此举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已经无声地向外界传递了这样一则讯息:连李泰这种曾经觊觎皇位的对手都可以享受到新皇的恩惠,其他人的生活只会更好。大家好好干,好日子就在前方!

一系列准备工作结束,人们在一片辞旧迎新声中迎来了一个新的年度,也永远地告别了贞观时代。

公元650年正月初一,唐高宗李治宣布改年号为永徽,正式迈进了属于自己的新纪元。

随即,李治的正妻、太子妃王氏被册封为皇后,老丈人王仁祐则被加封为特进(文官正二品,非领导职务),封魏国公。

王皇后系出名门,是西魏大将、尚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家世显赫,是当时数得上的大家族。加之王家在政治上始终和长孙无忌保持一致,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重臣也都是王氏的坚定拥护者。

朝廷格局方面,也基本与贞观年间无异。李治虚心学习治国之道,长孙无忌等重臣也一力辅佐,君臣间倒也其乐融融。

若硬要说差异,永徽元年和贞观元年最大的差异便在外交上。当年李世民初登基便遭遇渭水河边的一记敲诈,而永徽元年却是凯歌高奏:右骁卫郎将高侃灭东突厥,平定大漠全境。

东突厥不是早就亡了么?

此东突厥非彼东突厥,也不是唐朝政府下令重建的那个。

当年颉利可汗被生擒,薛延陀接管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部分远处大漠,没有投降大唐的突厥部落便联合推选了当时的一位部落首领阿史那斛勃为新任大可汗。

阿史那斛勃&ldo;为人勇略,有谋略,颇为众附&rdo;。虽说接过了颉利的大旗,但手下也就那么一伙人、几匹马,实在是没啥实力,因此也不敢妄称大可汗,只是忍气吞声地向大漠新霸主薛延陀表示臣服。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点不假。阿史那斛勃本想韬光养晦几年,待羽翼丰满后再伺机改变现状,却不想因为自己的贤名,让隔壁大哥薛延陀失眠了。

薛延陀的想法很直接:你既然让我睡不着,我就把你灭了,一劳永逸!

得到消息,阿史那斛勃不安起来,坐以待毙肯定是死路一条,那赶紧的,三十六计走为上!

薛延陀也不含糊,见招拆招,派了数千骑兵追击,结果居然被阿史那斛勃打了个漂亮的反击,薛延陀军大败。

这一仗不仅打出了东突厥的生存权,也让原本陷入悲观泥潭的阿史那斛勃抓住了一线希望‐‐原来自己还挺能打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从今以后我不会再向别人磕头了!

趁热打铁,阿史那斛勃正式建立了汗国,自称乙注车鼻可汗。

建国后,车鼻可汗不断与周边部落结盟,坚守自己势力范围的基础上还不时去薛延陀的地盘上拜访一下,难得的是居然还屡屡得手。

势力扩张的同时,车鼻可汗很注意搞好与老大的关系。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他的儿子前来进贡,替老爸表达了对大唐皇帝陛下的仰慕以及想一睹圣颜的美好愿望。太宗大悦,本着&ldo;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rdo;的好客精神,派云麾将军安调遮和右屯卫郎将韩华前往车鼻可汗驻地去迎接。

事实上对于入朝朝拜一事,车鼻可汗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也就类似于两个陌生人见面寒暄几句&ldo;久闻大名如雷贯耳&rdo;之类,根本没打算真去。这可难为了韩华同志。本着&ldo;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rdo;的原则,他打算来点真格的,把车鼻可汗架到长安去!

他忘了这可是东突厥人的地盘,你韩华势单力孤,又不熟悉地形,绑架行动八字还没一撇呢,消息便已走漏。

车鼻可汗倒也不含糊,大手一挥,两位外交官员就这么为国捐躯了。

消息传来,李世民大怒,当即决定出兵讨伐。一来为两位将军报仇,二来也可以加强对突厥的控制,巩固自己在北方大漠的统治权和影响力。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右骁卫郎将高侃奉命率领回纥、仆骨等部落军出击东突厥。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见唐朝大军压境,突厥各部落纷纷弃械投降。具体有多顺利已不得而知,只知道一年内,大唐疆土又多了十一个州。

永徽元年六月,高侃率军继续挺进,一退再退的车鼻可汗陷入绝境。他决定像当年建国那会般孤注一掷,召集所有人马与唐军决一死战。

你有你的效仿对象,我也有我的。高侃也照搬当年李靖的做法,根本不给对手任何调整的机会,率骑兵紧追不舍,一路穷追猛打,终于在金山(今新疆阿尔泰山)将车鼻可汗等一干人生擒。

车鼻可汗灰头土脸地被押到长安,封了个有名无实的左武卫将军。立下大功的高侃也被晋升为卫将军(永徽年间并无此正式官衔,只有左右武卫将军、左右骁卫将军等,但史籍记载如此,蜗牛也不敢妄言。总之高侃是升官又发财了)。

至此,贝加尔湖北部向南直到长城以北连绵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成为了唐朝的直接管辖领土。李治专门设立了单于都护府和瀚海都护府负责管辖。

这一年,人们仿佛又回到了贞观初年,朝野内外皆是蓬勃朝气。

那年的李治,不过二十三岁,正处在精力最为旺盛的巅峰。朝政之外,他对美女也是倾注了同样的热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