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老头穿过一排排木椅,走上殿堂,准备向大家念诵经文。不多时,堂下一片嘈杂,挤满了说三道四的人。他们纷纷指责沃尔德主教未能出席此次隆重的殡葬仪式,大多数虔诚的信徒本来藏在心底的怨恨找不到爆发的时机,现在可好陡然释放出来。其中一些苦修士趁着神父做弥撒,一拥而上推翻了桌椅,打倒了侍卫,强占了神圣的殿堂。
见到这种闻所未闻的混乱场面,诵经的老神父不知所措,只得钻到桌子底下继续祈祷,而随他一起的唱诗班成员,一部分仓皇而逃,余下的抱头鼠窜,不幸的则被愤怒的人群踩在脚底。
那些暴动的信徒以守护伟大的教皇的灵位为由,这其中不乏有闹事者。他们指责沃尔德主教不够虔诚,背弃上帝的信条,他不配领导红衣教会。随后,若干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长老陆续登场,对着起哄的人群,当场指证沃尔德主教所犯下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罪证,就像演话剧一样。
譬如他与罗马教会私下勾结,串通一气,什么对虔诚的教徒进行策变,暗中组织教徒叛变;什么他出卖自己的灵魂给了魔鬼,还有最卑劣的是他为了抢夺圣杯,伙同斯坦基等人杀害教皇。无知的人被他蒙骗、利用,贪婪的人被他驱使、奴役,甚至不惜将灵魂奉献给撒旦。
如此,让听者疑心重重,骚动不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咒骂沃尔德主教,憎恶他如同憎恶魔鬼。对一个老道持重,不露破绽的人来说最怕的莫过于别人对他的诬蔑,正如他诡计多端地策划去怎样坑害他人。那无耻、凶残、毫无怜悯的兽性逼着他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不惜任何代价清除周身所有的障碍。显然被他施予折磨的人和逼着走投无路的人也将会联合起来,声讨他的罪行,揭露他的阴谋。不久,就连那些受到他小恩小惠的人、以及忠心耿耿的部下也会听从那些人的鼓动,开始加入到这一行列,不再信任他,转而敌视他,不可否认多数是受到了利益的熏陶而最终选择背叛他。
当然远在天边的沃尔德并不知情,也绝对猜不到十拿九稳的宝座会因崇拜或者憎恶他的人而摇摆不定,随着憎恨他的人迅速增加,对他的声讨也越加激昂。估计一个野心家到了这个时候,也会束手无策,更何况沃尔德对此不屑一顾呢?在他看来不参加教皇的葬礼,并不会有什么差池,就如同他不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不会对他的名声造成任何影响。
不过这次他想歪了,毕竟对于一个野心勃勃、忘乎所以的人来说,他确实顾虑得不够周全,在这个方面棋差一着等于是成全了比他更有野心的人。往往战争的导火索也就是因为微乎甚微的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作用于其中,从而引来一场轩然大波。如同暴风来临前的那股宁静,其实之前不发动的原因是它们在聚积能量,等形势有所变化、有所转机了,它们就会势不可挡地爆发出来。到了这一地步再采取任何补救的措施,也无济于事了,更何况阴险的沃尔德靠搬弄是非才坐上主教大人的宝座。由此猜忌、嫉妒他的人绝不在少数,就像他先前愤恨坐上这把交椅的人的心情相通,而他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似乎也太不明智了。当然他那么做是有一定苦衷的,要不是为了得到另一半圣杯,替主人完成任务以换取永生,他也不会那么做了,这比起主教大人的位子来更具诱惑力,不是吗?
当轰乱的人群试图挤破大门,找出罪魁祸首时,斯坦基仿佛刚从睡梦中清醒。他睁大眼看着一窝蜂冲入塔楼的教徒如何殴打他的身躯,他莫名其妙地站在本不该站着的地方,委屈地喊着救命。可惜人群的愤怒声早盖过了他痛苦的呼喊和号叫,就在他快奄奄一息之时,有人提议把他送往警局查办,他才得以幸免于难。
人群怒目而视,直到他被许多侍卫抬出教堂,昏昏沉沉地送上了马车,愤怒的人群才渐渐散去。等前仆后继的教徒陆续回到礼拜堂,一切又将恢复如初。
诵经的神父小心察看四周,慢慢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这会方记起教皇的葬礼必须按时完成。于是,他回到原先的位子上,慌乱得拾起&ldo;涂鸦&rdo;的《圣经》,继续念诵,余下几个唱诗班的成员也依次排好队,各自拍掉身上多余的尘土,继续吟唱。
圣歌响起了,四个侍卫抬起木制灵柩的底座,缓缓行出教堂。在众目睽睽的包裹之下,侍卫跨出了大门,随后送葬的队伍拖得长长的像天上飘着的一条条白云,一直延伸到墓地。等所有人齐聚,老神父念完《马太福音》第六章节:&ldo;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rdo;宣告仪式完毕,木制灵柩方永远地告别人世,即埋入不见天日的地下。
葬礼完结,被人打得体无完肤的斯坦基吐了好几口血,他醒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咬着牙,头上冒着冷汗,就在他努力吸气时,一股穿心的疼痛从肺部迅速延伸到腹部。他身体的每一处皆伤痕累累,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重症病人,像一个躺在摆满刑具床上苟延残喘的罪人。
第十四章穷途末路(一)
清晨,胜利者号驶离码头,快速向英吉利海峡航行。在风和日丽的上午,水手们懒洋洋地拉起风帆,舰长在船头掌舵,洛克坐在休息室,观摩航海地图。主教在船舱里把玩着圣杯,一切看似平淡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