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片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巫雨清的思绪不再专注于自身,她看了进去。
这是讲述韩国媒体从业者反抗执政总统政府官官相护、官商勾结、对新闻和电视台的把控、操纵舆论、抹杀言论自由,他们前仆后继,坚持抗争。
屏幕里全是当事人的采访,和过去新闻记录的截取。
这些被撤职,被调查的导演、记者、电视台领导,在镜头里看着很朴素,并没有所谓正气凌然的英雄气质。他们讲述自己的遭遇、同事的遭遇,回忆那段至暗时刻,平静的语气包裹痛苦。
这是表演无法企及的真实。
女导演的婚期就在逮捕令的那段时间,只能吃住在电视台,婚礼要延期,甚至无法举行。最后她在单位被逮捕,在镜头前戴着手铐进入警察局,上几小时后的新闻报道。
而她也和之前所有被抓走的媒体人一样,被检方抱着胳臂拽进警车时,扭头对同事们说:“大家坚持住,可不能认输。”
女导演的领导说:“我们不能在国民面前这样,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他们这是威胁媒体人,是在驯服媒体人,这是民主社会绝对不能有的事。一定要撑到最后。
“宝瑟被带走,戴着手铐的样子,会永远在网上流传,虽然这一点没什么值得惭愧的。可是让宝瑟,让我们变成这样的检察官的名字,却完全没有被提及,就只能说是检方。所以,接下来起,只要有机会,调查我们的检察官的名字,我们会进行公开。”
屏幕黑下来,随着他的念声,一个个白色韩语名字出现,底下是字幕的中译名。
巫雨清直愣愣地看着。
导演说得对。
她就是错了,确实没有演出他要的效果。
她饰演的记者,内核里的善良与正义感,暗地里调查、拍摄、搜集资料,这些动作和人物个性不用在镜头前眉头紧锁,发现重要证据时深呼吸或咽口水。
导演说浮于表面,套路化。于是她就把这些小动作小表情都改了,然后导演又说这样太木。
巫雨清不能理解这句“太木”。
动作多是错,没动作也是错。
怎么变“灵”?这个“灵”该是什么样的表情、气质和神态?
巫雨清这段时间快琢磨疯了,已经钻了牛角尖。
没有所谓“灵”,要的是真。
那些有坚持、有追求、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理念的人,是微暗的火。
燃烧的心在胸腔里,旁人能嗅到烟。
信念感不是倔强的表情,挺拔的身姿,明亮的眼睛。它更多闪现在疲惫的身躯上,寻常的话语里,向前的脚步中。
巫雨清从浴缸里站起,热水顺着身体往下淌。
这些感悟一定要记在人物分析文档里。
她抬手拿浴袍,然后看见浴巾架子上奇形怪状的毛巾。
谁迭的?家里的阿姨不可能……这不是青蛙么?
她拿下来细看,没想到毛巾青蛙的身体塞着东西,还很重,掉出来摔在地板上。
她的拖鞋前躺着一块金条。
巫雨清抬头去看架子上另一只还维持着原样的毛巾青蛙。
宗政航翻看妻子的书。
她在读人物传记,因为要摘抄,阅读速度不算快。
巫雨清很少重读什么书,她喜欢一遍过,读、摘、记,一次性搞定。
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公司前发行人、董事会主席,被称为“美国新闻届最有权势的女人”。她身处传统媒体的颠峰时代,与十二任美国总统谈笑风生。《华盛顿邮报》揭露着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露事件”,头版头条发布“水门事件”。凯瑟琳带领《华盛顿邮报》,在新闻史上留下登峰造极、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部自传荣获普利策奖。巫雨清的书签显示,她看到了凯瑟琳的新婚时期。这时的凯瑟琳青春年少,憧憬幸福的家庭生活,还不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丈夫会在日后患有重度抑郁,和女记者出轨,在自家农场的屋中开枪自杀身亡。
丈夫的离世促使她接任公司,将邮报办得红红火火。
宗政航读过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