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既如此,备先谢过将军和军师好意。&rdo;刘备长叹一声,抬起头望向刘琮说道:&ldo;备实无能,劳将军费心,他日若邀天幸,得据关中,必以将军马首是瞻。&rdo;
这种客气话刘琮自然不会当真,不过戏总是要演下去的,当下直身对刘备道:&ldo;皇叔言重了!如今汉室衰微,有皇叔这样的中流砥柱,方可收拾人心,复兴汉室啊。&rdo;
&ldo;将军,备有个请求,将军可否看在备之薄面应允?&rdo;刘备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忽然说道。
刘备没想到刘备会搞突然袭击,不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也只能硬着头皮问道:&ldo;皇叔但请直言。&rdo;
&ldo;备之请求实在无礼,不当之处,还请将军勿怪!&rdo;刘备以退为进,让刘琮颇为无语,只能耐着性子听他继续说道:&ldo;备自来荆州之后,四处求访达人贤者,奈何备名望浅薄,不为人所重,如今连录事书记之人都没有。所以备想请将军推荐人才,以充大任,未知可否?&rdo;
这一招让刘琮顿时哑口无言,眼神与贾诩一碰,见其眼神中颇有些戏谑,不由暗自苦笑。之前自己还洋洋得意于以阳谋算计了刘备,可现在刘备当面请求自己为他推荐人才,又何尝不是阳谋手段呢?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实在令人无法拒绝啊。刘备此举正是顺势而为,可见其早有所图,却不知他看上了谁?
是卧龙诸葛,还是凤雏庞统?
若是刘备直接开口要人,刘琮反倒很容易找到理由婉拒,可人家并没有指名道姓,把决定权交给自己,才是真正的难以拒绝呢。望着刘备目光炯炯的眼神,刘琮一时陷入了沉思。
☆、第三章轻而无备孙伯符
细思刘备所言,刘琮发现,他说话非常有技巧。
之前刘备首先表示歉意,自言无礼,是因为刘备如今客居荆州,擅自招揽人才有喧宾夺主之嫌,开口向刘琮讨要,则更加不堪。同时也将自己摆到弱势一方的位置,令人无法生气,更没办法直接拒绝。否则的话,显得自己气度不够,小肚鸡肠。
接下来刘备只说请自己为其推荐人才,看似软语相求,实则容不得刘琮拒绝。出这样一道难题给刘琮,实际上刘备的打算很明显,若是能要到人,那再好不过,即便不成,也不损失什么。再退一步而言,刘琮不给他推荐人才,可别人主动投效,或是刘备再行招揽,那么刘琮也就无话可说了。
想透了这一层,刘琮越发无奈,不过转念一想,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蔡瑁谋反,荆州内部的文臣武将以及当初刘表的座上客,除了反对和支持的,还有一部分选择了袖手旁观。这其中有伊籍等幕官,也有吕介、霍峻这样的武将。
对于这些人刘琮是很愤怒的,但如何处置,却让他很为难。原本想着以后有机会了再将这些人赶走,现在刘备张口向自己要人,何不顺势打发了这些家伙?
&ldo;山阳伊籍,雍容风议,见礼于世,皇叔可有意乎?&rdo;刘琮面向刘备,微笑说道。
旁边贾诩望过来,眼神中颇多嘉许。
刘备听了先是一愣,笑道:&ldo;伊机伯之名,备早有耳闻,只是他久在荆州,恐其不愿相随啊。&rdo;
&ldo;皇叔太过自谦了,想来伊机伯定然会欣然前往。&rdo;刘琮摆手说道,接着又向刘备举荐了吕介、霍峻等人。刘备稍一思忖,便意识到这些人都是在蔡瑁谋反时选择了中立,对于这些人刘备反倒觉得挺合适,既然不忠于刘表,那么想来早有去意,只要自己善加笼络,不怕收服不了人心。只是自己看上的诸葛亮,刘琮却绝口不提。
能在刘琮身边当书记,常在左右,以备顾问,那个年青人定然不凡。刘备数次见过诸葛亮,虽不曾交谈,但对其印象很好。诸葛亮身上有种同龄人所不具备的沉稳成熟,若是能讨要到此人,刘备才觉得不虚此行,可眼下看来,即便自己指名要他,也不可得了。
不过能有伊籍等人相助,也算有所收获,刘备怀着欣喜交织着遗憾的复杂心情,起身告辞。
刘琮的心情相当不错,将伊籍等人打发走,空出来的位置便可以安排忠心的部下,对于自己彻底掌控荆州,是非常有好处的。想到这里,刘琮对贾诩说道:&ldo;先生,我欲清理军伍,剔除老弱,编选悍卒,以提高荆州军的整体战力,不知先生以为如何?&rdo;
清军的目的,并非刘琮表面上说的这么简单,只不过他与贾诩相处这么久,有些话早已心照不宣了。
所谓剔除老弱,编选悍卒不过是手段而已,真正的目的,是禁止世家豪强再拥有私兵部曲,以后荆州境内,只能有州兵、郡兵,却不能再有任何私兵。即便是各部将领,如甘宁、魏延等,也只能有少量的部曲充任护卫。
贾诩沉吟道:&ldo;如此急迫,恐生变故。将军才方执掌荆州,不可过于急躁。&rdo;
他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刘琮却不同意,对贾诩说:&ldo;如今荆州内部各军不相统属,总不能光指望南阳军。这件事早晚要做,为何不早日施行,以利将来?既然要谋取江东,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rdo;
&ldo;此事当徐徐行之,才不会引起诸将反对,若操之过急,则适得其反。&rdo;贾诩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一老一少大眼瞪小眼,谁也没说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