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道路前行了一段距离,看着前方的中央大街,江眠心里有种难以言喻的激动。
曾经现代社会她见过的熟悉的一切又展现在眼前。
不管她现在究竟是回到了过去,亦或是置身于某个平行时空之中,又或者闯入哪本小说的世界,但看着眼前的和她印象里并无不同的建筑时,都给了她一种安定下来的感觉。
在周围走了一圈,江眠留意到这附近也有招待所,但是看着来往的人穿着正式,干练。还有外国人出没,在街道和招待所穿梭而过。这些迹象都表明,这个招待所就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住的地方。江眠不想引起什么不必要的注意,而且她很有可能要做一些秘密的事,于是她还是选择在其他街道选了一间普通的招待所住了进去,作为她最近在这里的落脚点。
因为在火车上一路颠簸,尽管时间不长,味道却浓郁的不得了。江眠进入自己的房间。洗漱了一下,又换了一身衣服。
因为乘坐火车并不晕车,江眠暂时也不需要长时间休息,之后转乘公交车,因为一路站过来的,精神紧绷,倒是没像之前那样难受。
弄好一切,背着包,江眠又带了个帽子,遮挡一下阳光,就出门去了。
哈市不愧是大城市,怪不得后世很多人称其为‘东方小巴黎’。
街道上的人可以说相比她之前待着的大队、县城多了不少,哪怕今天是工作的时间。
街道上人们穿着倒是没什么不同,黑白灰是主色调,但是蓝色和绿色也不少,就连一些色彩鲜艳的颜色,红黄粉橙等等颜色也点缀其间。
江眠在其间行走,看着周围一栋栋充满了浪漫色彩的欧式建筑,当真是漂亮极了。
二十世纪前后因为中东铁路的建造,为了方便筑路机械和材料的运输卸货方便,卸货地点就设计在中央大街北端。
而运输的过程中,车辆来回行走也压出了一条泥泞的道路,就是‘中国大街’,也是中央大街的前身。
因为工程的修建,劳工日益增多,码头附近的荒地就划分给了他们,劳工安家落户之后,沿路两侧建筑也住满了人。街道也被命名为‘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居住的大街。
1902年后,这里大兴土木,建筑频起,商人也都赶来聚集,洋行、店铺,高楼住房,总之越来越热闹,但是洋人也来的更多,就连路标和牌匾都有很多俄文。
就连后来也还很有名的秋林公司和马迭尔旅馆也在这时就有了。
因为大街建立在沼泽之上,在特定的天气或者季节里,不方便车辆行驶,1924年,俄国工程师设计把街道铺上方石。
因为形状大小如同面包,人们也称其为‘面包石’。听说价钱还挺贵。
江眠走在路上甚至还观察了一下,果然整齐。
其后几年,哈尔滨的管理权利被中国收回,街道名称才被改为‘中央大街’。而这里也因为那些年的经历,成为了最洋气的街道。展现着她的欧洲风情。
而五几年的大洪水所形成的洪峰,水深没腰,路可行船。后经过人们万众一心,努力奋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也因此,后来修建了长堤,并且在中央大街的尽头还建造了一座防洪胜利纪念塔,上面刻字‘塔镇江天’,用以纪念人们战胜过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