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自认书中没有泄题,也没有掺杂过多的个人偏好,更多的是讲授一些破题方法。这些东西司马光在国子学内讲学时也提及过,不算什么秘而不宣的秘诀,心里自然是坦荡的。他老实说道:“他们愿意认真看、愿意认真练习,肯定会有所获益,买了不会亏。”
庞籍道:“你这直性子啊,容易吃亏。”
不管是喜是愁,皇佑元年如期而至。
过了年,领了一波压岁钱,王雱算是又长了一岁,成功成为了六岁的男子汉!要回去时,元娘她们都很舍不得王雱,元娘年纪最大,已经学会做些针线活了,她从王雱回来后不久就开始动手,临分别时终于给王雱做完一个漂亮的荷包。
王雱欢欢喜喜地把小荷包揣在身上,和元娘她们一一道别。他好久没看妹妹啦,得回去哄哄妹妹,免得妹妹把他给忘了!
王安石早已动手写了封信送到杭州沈家,托沈括等范公赴任后帮忙送上去。若是赶巧了,他们指不定真的能见一见范公!
沈括那边收到信也很雀跃,他也听说过范公做过的事,前两年出的《岳阳楼记》他更是拜读了许多遍,对范公的胸襟颇为钦服!
正月还没过,沈括便听说范公到了,第一时间把王安石的信递了上去。范公刚从邓州过来,得完成各项交接才有时间处理私人信件,于是等王安石父子俩抵达杭州时沈括正巧接到范公的回信!
王安石三人都颇为欢喜,寻了个好时机登门拜访范公。
正好是正月末,二月将至,冰消雪融,垂柳吐绿。杭州街头不少梅花都开着,街头巷尾都能嗅见幽幽暗香。沈括在前领路,王雱跟着王安石一同前往杭州府衙的后衙。
门人听说是来寻知州的,姓王,便爽快地放他们入内。还没走近,王雱便听到一阵琴声在梅花掩映处传来。
王雱循声看去,只见稀疏的梅树之后有个亭子,亭子里坐着个年近六旬的老者,他须发已花白,身形却清瘦修长,脸庞也略显清癯。王雱只看了一眼,便看出这老者年轻时也是个长得贼好的人,贼帅贼帅的那种!
这清正脸庞、这抚琴风姿,再加上这疏梅与小亭,何等风雅!谁要能照着画下来,过个千八百年没准能拍出亿万天价!
王雱与沈括对视一眼,乖乖站在王安石身后,耐心地听老者弹完这一曲。
第三十六章
一曲终了,王安石上前向老者见礼。老者自然是范公范仲淹,看见晚辈,范仲淹眉目和善,朝他们露出笑容:“来多久了?”
“刚到。”王安石答道。
范仲淹的目光落到王雱和沈括身上,一个少年、一个小孩,看着都很精神。王安石给范仲淹介绍:“这是沈括,就是杭州沈家的;这是我儿王雱,这回跟着我回江宁。”
范仲淹点头。他邀王安石坐下,叫人送上些茶点。王雱乖乖巧巧地在旁边坐着,听范仲淹和他爹寒暄。
范仲淹会腾出时间来见他们,显然是从好友那听说过他爹在鄞县的做法。
这两人一讨论起民生民情,说起话来便滔滔不绝,王雱听着听着目光顿时落到桌上的糕点上,戳了戳正襟危坐的沈括问:“你杭州人来着,那种比较好吃啊?”一样一样尝过去太考验运气也太失礼,王雱自认是个乖巧懂事的小孩,绝对不干这种事~
沈括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压低声音给他指了两样。
王安石听到王雱和沈括窃窃私语,转头横了眼王雱。王雱一脸无辜地看着他,迈开小短腿用他那小胳膊给王安石和范仲淹续了些茶汤,口齿伶俐得很:“范爷爷您和爹说这么久了,多喝些水解解渴!”
范仲淹笑道:“谢了。”
王安石早被王雱磨得没脾气,对范仲淹道:“这小子从小好动,一天到晚都闲不住坐不住,范公莫怪。”
范仲淹道:“哪家小孩不是这样的?”他把刚才沈括说的糕点之一推到王雱面前,招呼王雱尝尝看。
沈括面上一臊,给王雱一个“让你再闹腾”的眼神。王雱当做没看见,他才六岁呢,六岁贪吃贪玩多正常,范大佬说得多有道理,哪家小孩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