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宝钗换了一身杏白衣衫,原先娇艳的容貌变得淡雅,别有一番风韵。
&esp;&esp;她绕着手上一卷丝线,对坐席那头的夫君道:“她终归是我母亲,岂有不守孝之礼。”
&esp;&esp;付岩看宝钗温柔可人,笑道:“合该如此,二爷和三爷还说你知礼。”
&esp;&esp;宝钗也知道她守孝,但男人不必守,各样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周全:
&esp;&esp;“这些时日我不能伺候爷,我房中的丫鬟都粗粗笨笨,不知那一个能叫爷顺心?”
&esp;&esp;莺儿在旁伺候,听见这话,腿脚都挪不动。
&esp;&esp;只听大爷轻笑一声:“奶奶真是可心人,解语花,前儿我看上一个,使点银子买回来就成,若是不方便,我看莺儿极好。”
&esp;&esp;付岩说罢,拈起两颗槟榔就走。
&esp;&esp;莺儿可怜巴巴看向宝钗:“奶奶……”
&esp;&esp;莺儿不想当什么通房,那时候除了伺候奶奶,还要伺候大爷,一个不好就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esp;&esp;她还是要扒奶奶过日子。
&esp;&esp;宝钗头也不抬:“取了匣子来,去问问先前大爷看上的是哪家姑娘。”
&esp;&esp;先前就听到风声,付家这位爷在外面看上了一个女子想买,宝钗索性成人之美。
&esp;&esp;莺儿如蒙大赦:“多谢奶奶!”
&esp;&esp;宝钗淡淡笑道:“你既没那份心思,我也不强求,今后给你找个好去处。”
&esp;&esp;逃过这一回,莺儿不由担心另一桩事:“奶奶,若是这几月守过去,将来那边的三爷和二爷会不会忘了奶奶。”
&esp;&esp;家中看中奶奶,就是原先那两位爷,时不时会给奶奶透消息,跟着得了不少好处。
&esp;&esp;那可是奶奶的依仗啊!
&esp;&esp;宝钗放下手头的活计,苦笑:“你以为,我当下去他们跟前奉承,他们又会念着我真的好?”
&esp;&esp;莺儿语塞,她其实也看得出,那些爷们只是表面上尊重,奶奶尽力斡旋,可是若将来不这样,家中人还会如此看重奶奶吗?
&esp;&esp;宝钗一语道破:“他们再怎么喜欢,也不会让我去当南安郡王府的真奶奶。”
&esp;&esp;当下母亲没了,宝钗无人掣肘,大不了就挨几个冷眼,将来若是真做出不可挽回之事,付家想要休妻,只需动一动嘴皮。
&esp;&esp;虽然暂且寻不到好出路,她也再不能让自己泥潭深陷了。
&esp;&esp;再过三日,便是迎春约好大家出游的日子。
&esp;&esp;各家都来了马车,加上服侍的人,护卫的家丁,常常一串队伍,浩浩荡荡出门。
&esp;&esp;湘云攀着窗户看见前前后后都有人,不止是她们,感叹起来:“难得出来一回,路上还真热闹。”
&esp;&esp;跟车的妈妈就走在旁边,整个队伍行进得缓慢。
&esp;&esp;对湘云道:“前面是伯爵府的奶奶,姓王。”
&esp;&esp;探春出城就和湘云一个车,忙道:“是凤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