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参加‘洗三’
毕竟,她总不可能和一个古人讨论生男生女这种没办法用实际操作来论证的依据来和他争论,而且有些说法太前卫了,难免会引起对方怀疑,她可不想多此一举。
林思言的话让李明泽陷入沉思,良久后才说道,“……我不知道。”
只是一个小问题,用得着思考那么久么?林思言歪头看了李明泽一眼,见他的神色有些不对劲,忙转身回抱他,“别难过,就算不能生出龙凤胎,可只要是我们的孩子就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贝,别太在意。”
林思言不敢说出‘生儿生女都一样’这样的话,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养儿防老是一件十分重视的事情,很多人家中为了要个儿子接二连三的生孩子,以至于最大已经成亲最小的却还尚在襁褓。
李明泽的神色回复正常,露出以往温和的笑容,“没关系,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无论男女我都爱。”
林思言微微松了口气,她还真担心李明泽是个重男轻女的男人呢。
“大柱哥喜得龙凤胎,我们是不是需要送点什么?”
“这个……”李明泽对这种事还真不太懂,他想了想说道,“你回头问问你娘,看看要送什么吧。”
林思言闻言,意识到自己不该问李明泽的,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这种事情原本是妇人家该做的,可她头一回做人家的娘子,对这种关系上的来往的确不太在行。
可让她去问崔氏,她觉得还是算了。毕竟刘大柱一家和林家只是乡亲关系,并不如刘家和李明泽那么亲,一般人都是满月的时候才会送东西过去,若是被崔氏知道她现在要送东西,指不定又要说她一顿。
好在宋氏小产的时候她有恶补了一下那本《药学基础》同时也去药铺问了关于女人坐月子的一些常识,送礼无非是对产妇和小孩都好的东西,比如鸡蛋之类的。
不过,她家的鸡崽还没开始下蛋,家里也没有买鸡蛋回来放着,倒是红糖有不少。这里把红糖叫做板糖,其实和上辈子所见过的红糖是一模一样的。
家里倒是备着好几块板糖,主要是她每个月小日子的时候喝的。毕竟在农村,每日体力活,冷热水也没禁忌,更没有上辈子那么多讲究。
虽然她没有夸张到小日子来的时候痛的要去半条命,但是小日子的不适应感还是十分明显。所以这板糖成了她为自己准备的唯一一个用来调理的东西。
除了红糖,她还在自己准备用来做样衣的布匹中选了一块比较喜庆的颜色的布匹,然后剪了够做一套成人衣裳还多出来一小半的尺寸,打算拿去给田氏用来给孩子做衣裳。
因为自己做衣裳技术不到家,没有周小翠的帮忙她也只是个半桶水,主要是她觉得太麻烦了,所以决定还是送布匹更划算,到时候人家想做啥都是他们的意思了。
林思言准备好东西是在那对龙凤胎洗三的时候作为贺礼送过去的,因为洗三日通常只会请近亲去参加,而李明泽和刘大柱关系匪浅,所以也受到了邀请。
所谓洗三,其实就是小孩子出生后第三日所举行的沐浴仪式,主要是有两个个用意,其一是洗涤婴儿前世污垢,消灾免难,其二是祈拜求福,图个吉利。
虽然不如满月酒那么隆重,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不可或缺的仪式。
洗三的仪式是在午饭后举行的,而刘家邀请的亲戚却都是在中午前就来了,然后在刘家吃了午饭,才正式开始洗三仪式。
洗三时,主持的人是村里小有名气的收生姥姥,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稳婆。
林思言等人好奇地看着稳婆在产房外屋正面摆上香案,供奉十几位菩萨的画像,在香炉里放着小米,下面压着黄钱、纸质元宝、签章等敬神所需的钱粮后,开始了仪式。
对于外屋和产妇卧室的画像,林思言除了一位送子娘娘之外,其他一概不认识。她只觉得这稳婆神神叨叨的,可周围的人肃然起敬的模样,让她不敢贸然东瞧西看,以免僭越了。
等刘大柱将盛有以怀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利益用品摆在八仙桌上后,稳婆和刘婶一前一后抱着一个婴儿来到八仙桌前,洗三仪式正式开始了。
刘家的亲戚按照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在放一些钱币,然后轮到林思言等人,这就是所谓的‘添盆’。
原本添盆还讲究放的是银子还是金子或者是铜钱,不过大家都不是有钱人,除了一些孩子添的是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大人们倒是给的都是铜钱。
林思言和李明泽一早就商量过了,到时候根据刘家的亲戚给的银钱来决定给多少,因此她瞧见刘家的亲戚给的大多数几百文到几十文不等的铜钱时,将早就准备好的一百文钱投了进去。
她和李明泽一人一百文钱,既不是最多也不是最少,因为李明泽说这些钱最后都会被稳婆拿走。
她原本想着就投个几十文钱意思意思,毕竟送的银钱又不是给主人家的,但是转念一想,这里的人都知道这个仪式的过程和最后银钱的归属,最终无奈放弃心中的想法。
稳婆也不会一直抱着孩子站在一旁干看着,而是大家放什么进盆里她就说什么吉祥祝词,比如添加清水,她说‘长流水,聪明伶俐’,添加枣子、栗子等喜果,她就说,‘早儿立儿,连生贵子’等等,总之每一句话都让刘家人和来客们听的十分高兴。
添盆之后,稳婆拿着棒槌往盆里一搅,一边搅一边说,“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说完之后,这才开始给婴儿洗澡。孩子刚入盆接触到凉水立刻哭了起来,周围的人看着似乎都很高兴。
稳婆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