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县令些的曲辕犁的奏折他看了,那东西再稀奇也不过是个犁地的工具,没有无所谓有也算是锦上添花,而这玉米可是实打实的粮食,要全国都种玉米相当于每年粮食产量直接翻一倍啊!
但是看到信后所说王家仗着他的势在福安县横行霸道目中无人,还为难那玉米的主人脸色一下就沉下来了。
刚巧,县令虽是召集所有商户豪强训话,但王家自己做了便对号入座,心中对县令多管闲事十分恼恨,新仇旧恨加在一起便忍不住向王珍的姑姑去信,希望能帮帮他。
于是接到王家信的王珍姑姑便急冲冲来找知府,希望知府能帮着王家找回脸面。
“放肆,你王家身为福安县的唯一的粮商居然先是无端欺负一个小姑娘,后又用卑鄙的手段为她,在福安县兴风作雨,还有脸来向我求情。”
王珍姑姑怎么也想不到知府不帮她就算了,还劈头盖脸将她痛骂一顿,当即委屈的哭了。
而知府见她这幅模样只觉心中烦躁,甩甩袖子便离开了,还是去张姨娘房中吧。
而知府夫人知道这事只觉心情畅快,当初这王氏得宠竟仗着知府宠爱不将她放在眼里,如今失宠她高兴的多吃了两碗饭。
派人一打听后对叶知意这个让王氏吃瘪间接帮她报仇的人还未见面便心生喜爱了。
而王家本以为能靠着知府让县令服软,谁知知府毫不在意他们,反而是县令竟越来越不将他王家放在眼里了。
第34章
福安县近日全县人都议论纷纷,盖因那周掌柜铺中自推出茄子、西红柿之类的蔬菜后又再次推出了一个叫玉米的东西。
那玉米他们也是从未见过东西,拨开叶皮后看起来通体黄白黄白的,闻起来一股清香,更重要的这次的玉米价钱比起茄子、番茄、南瓜之类的价钱不知便宜多少,居然只要十文钱一管。
周掌柜本以为这玉米也能卖个几百文一两银子一管,结果叶知意却强硬要求这玉米不能像菜一样卖太贵,说什么“玉米产量高,不出两年就可以推广道全国”“如果一开始价钱太高不利于推广”“粮食的定价不能太高”。
周掌柜无法只能依叶知意,毕竟这些东西全是叶知意提供的。
经过叶知意的点拨,周掌柜在铺前架起一口大锅,里面煮着玉米。那玉米经过水一煮瞬间属于它独有的清甜便弥漫开来了,经过的人无不被这味道所吸引。
有人忍不住了,伸头望去:“掌柜的,你这锅中是什么东西,闻起来这么香甜?”
周掌柜从不是那种只看的起大买卖的商人,见有人来问立刻笑道:“这东西叫玉米,吃起来软糯香甜,很是好吃。”
因着周掌柜已经推出了一些新东西了,那人也没怎么纠结,只是想着周掌柜其他菜的价格有些担心的问道:“那你这玉米是怎么卖的啊?”
周掌柜笑道:“玉米不贵,只要十文钱一根。”
“十文钱!?”那人本以为会听到个几百文或者几两银子,谁知居然这么便宜,“先给我来三根。”
其实十文钱也不便宜了,猪肉现在才十文钱一斤,虽然有因为猪肉低贱又味道不好的原因,而寻常的粮食才十文钱一斗,当然大户人家和百姓吃的肯定不一样。
只是本以为这东西昂贵不已,可没想到却大大超乎意料,可不就觉得便宜吗?
周掌柜利落的给客人装好玉米:“下次再来啊!”
那人拿回家后将玉米砍成几段,一家老小每人尝过一点后叹道:“这玉米比起其他粮食好吃多了,可惜我们不能种啊!”
其余人听后也一脸惋惜的看着手中剩下的玉米棒:“是啊,要是我们能种就好了。”
“哎!”
这样的对话接二连三的出现在每个家庭之中,这些人开始留意着玉米到底是哪里出的。
王家被县令明里暗里一顿训斥,而他的靠山也毫无动静虽然心中十分愤恨却也不敢轻举妄动,而又听闻县城中再次出现新品种的粮食更是恼怒不已。
可他刚被县令强势训斥,一时也不敢多做手脚,再加上虽然周掌柜开始卖粮菜当是到底未影响到他的生意也就忍了下去。
但因为王父诸事不顺,一时间王家上下都战战兢兢。
而叶知意对县城中的事全然不在意,县令当日来村中,村民并非不知,只是出于对当官的惧怕,所以都躲得远远的,而里正又离叶知意家较远所以当日无人围观。
而当县令离开后这些村民开始想叶知意打听县令前来所为何事。
在知道县令是为了叶知意家中那三亩玉米而来时村民心中惊讶,实在是当初叶知意虽说过那玉米能亩产千斤,可随着那玉米杆长得人这么高也没看见结出什么穗或者果子啊。
后来玉米顶上开出像高粱一样的穗,这些村民私下觉得也许那就是结的粮食,可他们估摸着那穗要是真是粮食的话,别说亩产千斤了,一亩地能收个两三百斤就不错了。
村民都觉得叶知意种错东西了,但叶知意一天天的不和他们这些老大粗来往,再加上东西已经种下了,他们也不好在伤口上撒盐了,便没有说什么。
谁知今日县令居然为这个来了。
村民连忙问道:“意丫头,你上次说着玉米能亩产千斤难道是真的?”
“可我怎么也看不明白那玉米哪里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