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制造暂时偃旗息鼓,慕扶疏满腔热情降了下来,奇怪的没有沮丧,而是打算将家具店发扬光大。穿越前辈隋炀帝唯一改变的是床榻座椅,现在已经有了八仙桌和靠背椅,床也有了,但都不精致,只能说是普普通通。慕扶疏有数以千万计的家具照片,复古的超前的抽象的……随随便便拿点出来都够家具店做几十年了。
端午的时候家里买了些菜肉,难民们都是吃大锅饭,每天光烧饭的婆子就要十几个。粮食消耗之快让老林氏心疼不已,奇怪的是家里的粮仓不怎么见少,多少安了老林氏的心。慕扶疏每隔三天就要去补一下粮仓,还要悄悄儿的,累的够呛。
这个世界也有粽子,可惜吃的人不多。因为包粽子要糯米,蜀地种植糯米的不多,只能包些粟米粽子应个景,难民每人分得两个。
慕扶疏自己悄悄儿拿了些糯米和火腿红枣什么的出来,老林氏和林氏只以为是她叫人去买的,包了好些个火腿和红枣的,三郎和阿猪吃的最多,撑的哺食都没吃。
慕扶疏看着三郎强撑着在院子里散步,笑着凑上去:“三郎哥哥,再吃一个呗。”
三郎面红耳赤。真是太丢人了!粽子还是小时候在那个地方吃到过,因为年纪小,奶娘只给他吃了一小口,那味道当时不记得,过后每到端午节都会不由自主回想,越想越觉得好吃,今天再次吃到,觉得记忆中的粽子也就那样,怎么能跟大娘家里的比呢?火腿的咸香入味,红枣的甜腻幼滑,简直好吃的想吞掉舌头啊!
慕扶疏见三郎不说话,憋的满脸通红,以为他生气了,忙安慰道:“三郎哥哥别不好意思,其实我也吃撑了呢。”
三郎大惊,俯下身按住她的胃部:“可是这里难受?”
三郎的大掌很热,将慕扶疏的肚子烫的忍不住舒服的想呻、吟。她眯着眼睛道:“嗯,就是那里难受,用力点揉。”
三郎红着脸继续揉了几下,轻声道:“可不敢再用力了,肚子会揉破的。”
慕扶疏哼哼的两声。好吧,三郎明显是在骗小孩子。揉几下肚子怎么可能会揉破?她今天确实也吃多了,但是没到撑着的地步。暴饮暴食她是绝对不干的,只是有人这么关心她将她当成宝一样的伺候,叫她忍不住想撒娇。纵然这个少年比她心理年龄小那么多,还是不忍心喊停……
从小缺爱的孩子这是有多么渴望有人关心呀。小时候吃撑的机会不多,周围的人严格控制着她的饮食。就算真的吃撑了,也会有人带她去看医生或者吃些药,绝对不会有人怜爱的抱着她为她揉肚子。这次体验对于慕扶疏来说,两世都是头一次。
三郎帮慕扶疏揉肚子又去拿山楂果消食,忙了好大一会,自己的肚子倒是不涨了。两个人看着对方一头汗,哈哈大笑着拿了粽子去喂妮妮和惊风惊雷。
五月中,家具店开张。店名叫“宜家”。好吧,慕扶疏就是个懒人,直接盗版了现代家具店名字。
店里的设计是慕扶疏按照现代样板房的样子。就是一个三室一厅的屋子,卧室客厅书房和餐厅。那张繁复的拔步床还没有完成,店里卧室内放着的是一张普通的架子床。在慕扶疏看来普通,这个时代却是精品了:床头床尾雕刻了九十九个形态不一的童子,床内侧还嵌了一幅石榴图,寓意多子多孙,这种床用来作为新房陪嫁最合适了。
餐厅客厅里餐桌餐椅书桌俱全,还有一张布艺沙发,里面填充了大量棉花和一些弹簧。只是现在没有炼钢技术,铁质的弹簧并不怎么好,怕是用不了几年就要换新。就是这样这张沙发也引起了疯狂追捧,订单都下到明年了,由此可见蒙阳城富户还是挺多的。
其他的样式慕扶疏让于汉父子做了模型,放在各个房间的架子上,让顾客自己选择喜欢的式样。之前家具的式样是很单一的,除了桌椅之外床榻还是矮榻,没有那种四角大柱的大床。到了宜家才知道原来家具可以有这么多样式,简直看花了人眼。
开张当日县令大人也顶着烈日到场,慕扶疏没有搞剪彩什么的那套,就是和文县令商量好了,进来走一走看一看,喝杯茶就走了。大家看出这店明显有县令罩着,一些原本打算上门弄点小钱的地痞**也绝了迹。慕扶疏早就和慕仲君说好,送文县令一套书桌书架,现在的书桌就是一个矮几,连个抽屉都没有。慕扶疏店里的书桌不但有抽屉,上面还有一个小书架。抽屉中还有夹层——这是杨翁悄悄告诉文县令的,店里其他书桌可没有这个功能。
于家父子得了好些设计图,于汉还能举一反三,又多了很多创意。店里的生意好的叫人咋舌,难民中好些男人都被塞进木工场干活,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都被拉去打下手,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
后院那十六只酒缸慕扶疏也没放过,全部运回林家村,放在老宅酿了酱油和香醋,自己吃不完还可以卖。
现在的老宅因为做了木工场,围墙扩大了五六亩地,房子也多盖了十几间。天气渐热,难民住的木屋暂时够了,慕扶疏打算盖一溜宿舍,都用青砖盖,目前来看一家一套的话至少也要两百套,银子不大凑手。好在慕仲君和林氏只是粗识几个字,对于记账完全没有概念。家具店的帐都是慕扶疏在记,私下偷偷补进去银子也没人知道。且公寓房盖起来要很长时间,边盖边赚钱完全可以承受。
慕扶疏将难民分为四个组:两百个壮男一组,八十六少妇一组,七十五个老年人小孩子一组,九十九个少年少女一组。能干活的就是壮男少妇,少男少女也能凑个手,小孩子和老人就只能自顾自不给人添乱了。毕竟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逃荒生涯,所有人的身体都受到了损害。慕扶疏兑了一些空间井水在新打的供难民饮用的水井里,让他们的身体能快些调养过来。救人救到底,且这些人在律法上已经是慕家的家奴。
木工场上于汉一家是工头,各自带领着几十个壮男干活,做家具的做水车的做曲辕犁的都有。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少年男女们帮着挑木头划线条锯木料打扫场地,一切都是有条不紊。
木工场后门出去就是做酱油香醋的小院子。以难民周大嫂为首的妇女们在这里干活。除了十六个大缸,慕扶疏另外还买了三十四个凑够五十只,酱油和香醋夏天发酵还要快,加上空间井水,很快就能吃了。
林家村人都忙着给稻子浇水,担心今年的收成,对忙忙碌碌干的热火朝天的慕家人不是很上心。毕竟农人主要担心的还是田里的事。
慕扶疏顶着大太阳教会了周大嫂做酱油香醋,接下来就看她们自己做了。
因为大家都很忙,只有三郎和阿猪两个人跟着杨翁上课,衬得他们特别闲适。
时至六月,天似流火。地里的稻子好歹收上来,可惜大都是瘪的,这是一个歉收年。虽然如此,交粮时有余钱的还是选择用银钱低粮食。最近粮价又涨了些,还好文县令遏制住了涨价的势头,不至于太离谱。
慕家种的红薯大概是因为种子问题,三个月出头就成熟了。收红薯时因为林家村人和那些买来的下人没见过这东西,干活时都在指指点点。当初红薯种了有一百五十亩,收完后花了三天时间才算出产量:大约两百万斤左右!这个产量把在场的杨翁和慕家人都震住了。
第二天文县令就到了慕家,杨翁出面,县里要向慕扶疏买红薯做种。因为那些开荒出来的田地并不怎么好,就算慕扶疏用了林间腐烂树叶下肥,产量也是高的惊人。且红薯地是浇水最少的,这么好打理的庄稼文县令得知消息简直喜极而泣。
慕扶疏同意将红薯种子和种植方法教给文县令,毕竟她拿出红薯时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干旱看上去还要持续一段日子,有了高产量耐旱的红薯,可以少饿死很多人,纵使目前只能帮助整个蒙阳县的人也是好的。
文县令带着红薯种植方法和一百斤红薯离开了林家村。慕扶疏和家人商量后决定不收钱,只是下次红薯成熟时文县令要还给慕扶疏一百五十万斤。文县令很爽快的答应了。
文县令走后,慕仲君把村长请来,把红薯的事告诉了他。林村长惊喜交加,晚上就招呼全村人到了祠堂,将红薯种植方法告诉了大家,重点说明慕家免费提供全村红薯种子,慕家的声望一下子升到了制高点,要不是慕仲君不姓林,下届村长就该是他了。
忙碌的六月过去,林家村和大半个蒙阳县都种上了红薯,慕家也安定下来,准备渡过这个炎热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