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倒是想得开。&rdo;清河公主亦无奈地笑了起来,&ldo;说你愚吧,倒还似个智者,所谓大智若愚,我看你还颇懂些佛理呢。&rdo;
佛理?她一时听不出公主是不是在讥讽自己。
&ldo;我每月初一十五都到报恩寺烧香听经,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和我同去。&rdo;公主又道。
迦延略有诧异,&ldo;倒不知清河王姐你竟是个虔诚的佛家信徒呢。&rdo;
&ldo;怎么?难道本宫看上去就只是杀人如麻,而不存一丝善念吗?&rdo;
&ldo;王姐说笑了。&rdo;迦延忙道。
此时,她尚想不通公主怎么会用了&ldo;杀人如麻&rdo;一词,却是答应了一同来听经讲法。
听只听了个一知半解,但是袅袅清烟伴着妙音大师浑厚低沉的嗓音还有门外传来的阵阵有韵律的诵经声和钟鼓声,倒让人不自觉地心里清静起来。
来和去坐的都是公主的车马。
因是微服,马车亦很简朴,不过就四匹马驾着,似寻常四五品官宦人家眷属出游的行头。
所特别的是,车驾旁便衣的侍卫带得多了一些。初时,迦延以为清河只是想摆一些公主的排场。
报恩寺远在京城的城郊。
南陵是重佛教的国度,寺庙多而昌盛。京城中有白马寺、安国寺、大相国寺,但公主却偏偏要来僻远且规模也不算很大的报恩寺,应该是有一些特别的理由的。
迦延并没有开口询问,入宫以来,谨言慎行是她所恪守的最大原则。清河公主愿意与她亲近,多半也是因为她的安守本分、内向静言,从不多说多问惹人讨厌。
可是,在回去的路上,公主却主动与她闲扯起来:&ldo;王后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大寺庙我不去,却偏偏远兜远绕地跑来报恩寺吗?&rdo;
她唤&ldo;王后&rdo;时的音调语气与珍河出奇的相似,每次她这样唤她,总是会令迦延微微恍惚,尤其他们姐弟长得又那样像。听出她是有倾诉的意愿,迦延这才问道:&ldo;为什么?&rdo;
清河直言道:&ldo;是因为妙音大师。&rdo;
&ldo;妙音……大师?&rdo;
&ldo;妙音原本不叫妙音,知道他的法号由何而来吗?&rdo;
&ldo;愿闻其详。&rdo;
&ldo;多年以前,我妹妹明河病殁,停灵于大相国寺……&rdo;
是第一次在清河的口中听到明河的名字,然而对于明河这个人,迦延听来却是万分亲切的。
&ldo;妙音当时在大相国寺为僧,尚不过二十余岁。他自小在寺庙中长大,五岁正式剃度,据说悟性颇高,是方丈大师的得意弟子,当时法名叫做通慧。&rdo;
迦延在心中回想妙音大师的样子,那般清雅出尘的相貌,神态庄严而慈悲,布施起佛法时,仿佛世间一切真理皆在胸中,能解得世人万般疑惑‐‐叫通慧,倒也不是不般配。
&ldo;当时,明河停灵在大相国寺,一切法事亦由大相国寺的僧侣主持,通慧虽然年轻,却因为修炼的道行精深,深受方丈器重,在寺内地位已经很高。讼经时,他是领讼人,我第一次听他唱经,便惊为天籁。&rdo;
公主的脸上出现陷入深沉回忆时所有的恍惚表情,迦延相信,这一刻,她已经仿佛回到了幼年时候,宽广而拥挤的大相国寺佛殿,香火气味在鼻息间弥漫,妹妹的棺椁停靠在一旁,众僧侣列队整齐清唱。
&ldo;不是没有听过念经声,但从来没有觉得唱佛经会如此好听,小和尚的声音是那么空灵,那些梵音,用微风拂过树梢的轻柔力道吹进了我的耳鼓,吹净了我的尘心。原本失去心爱妹妹的痛苦也仿佛减消了很多。&rdo;公主在回忆中浮上宁静的微笑,&ldo;那一刻,我都快入迷了,脱口而出‐‐那个和尚,他该叫妙音!&rdo;
&ldo;后来他便真的改叫了妙音?&rdo;迦延有些不可置信,就因为一个小女孩的一句话吗?
&ldo;很巧,&rdo;公主又笑,这一次笑得有些得意,&ldo;我父王恰巧听到这句话,觉得妙音这两个字他的宝贝女儿用得真不错,于是金口一开,就赐了他法号妙音。&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