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乌托邦提出者 > 第9章(第1页)

第9章(第1页)

作为社会学者,布尔迪厄始终对社会疾苦保持着高度关注。50年代末他在阿尔及利亚生活时发表第一部学术专著《阿尔及利亚社会学》(ciologiedel&39;algérie),这是他对阿尔及利亚社会的研究与观察的结晶。此书直到现在仍是法国研究阿尔及利亚社会的必读书。而此书所展示的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批判锋芒则成为后来维系其学术研究的一根主线。从社会分层的宰制关系的分析,对社会资本分配不均、对社会文化繁衍机制的揭示一直到对当今社会男性宰制地位的解析都体现了这根批判主线。不过,一直到90年代初,布尔迪厄都以批判知识分子自命,以知识成果为社会提供批判武器,而坚守其法兰西学院的学术讲坛。1993年可能是启动其思想转折的决定性的一年。是年,他指导进行的大型社会调查结果出版,此即后来在法国轰动一时的《人间疾苦》(laisèreduonde)。此书所揭露的现今法国社会仍然存在的大量贫穷、不均等社会问题,尤其是生活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的境遇大概使布尔迪厄感到有走出书斋、走上大街的必要。1994年,他参与在斯特拉斯堡创建&ldo;作家议会&rdo;,1995年,法国铁路工人因退休问题发动大罢工,布尔迪厄终于走上第一线,加入到工会斗争的行列中。在其生命的晚年,他以公共演讲、公开信甚至创办出版社、独立发行系列小册子等手段加入社会讨论。一方面他试图以学者的角度更多地指出现存秩序对社会弱者的侵蚀,一方面将批判矛头集中指向经济全球化及其背后的新自由主义价值观。1999年,布尔迪厄在一个国际传媒集团会议上讲了如下两段话,较集中地体现了他晚年的价值关怀:&ldo;我面对的是今天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他们的力量不仅由于其拥有的财富,还在于他们的财富可以支配人的精神。这种符号权力在过去的大多社会中是同政治或经济权力分离的,但如今这些权力则集中于同样的人手中。正是他们控制着世界上的庞大的传播集团,控制着主要的生产、传播文化的工具。&rdo;&ldo;在日渐摆脱商业支配的文化领域重新植入利润统制,是将人类最高贵的创造品‐‐艺术、文学甚至科学置于毁灭的境地。&rdo;布尔迪厄在此所用的&ldo;符号权力&rdo;一词,正是他一再强调的符号暴力、符号资本,指所有用来支配人的思想、精神而又不易为人察觉的文化权力。

韦伯之后社会学的又一道界碑

1993年,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授予布尔迪厄金质学术奖章,称他使法国社会学获得再生,这自然是对布尔迪厄理论系统的肯定。而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哲学教授霍内特则认为,布氏社会学完成了德国一直无人承担的对德国乔治&iddot;西美尔与马克斯&iddot;韦伯两大社会学传统的综合。

自80年代以来,布尔迪厄功成名就,他的理论日益展现影响力,他本人也日益卷入社会行动,但是,法国社会学界关于其理论系统的讨论甚至质疑也日渐增多。1999年,由法国高师教授拉伊尔(bernardlahire)主编的《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研究:负债与批评》(letravailciologiedepierrebourdieu,dettesetcrities)一书出版,标志着法国布尔迪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新进学者对布尔迪厄理论的批评可以大致归纳为这样几点:

一、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强调社会行动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因而忽略了社会行动者之间也同时存在的合作关系,同时仅以资本、利益来衡量社会关系,也就无法度量社会行动者之间的爱情、友谊、怜悯等情感的社会功用。这无疑是场域论的学术盲点。

二、对于惯性轨迹概念的再思。一些学者在此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多元人的概念,指出现代人生活于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家庭、学校、工作、传媒等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惯性轨迹,因而惯性轨迹实际上是一个更为复杂也更为开放的体系。

三、将社会场域中的个体仅仅看作宰制与被宰制的个体忽略了个体之间互相依赖和互相承认的关系。在承认布尔迪厄批判社会学对社会不平等的有力揭示的基础上,一些学者认为场域中个体之间不仅仅是一个竞争的关系,同时也存在一种信用的关系。即使是处于宰制地位的个体也不能任意行动否则会失去信用。比如文学奖评委,显然处于宰制地位,但他或者他们却不能任意评奖,否则会失去信用。

四、布尔迪厄以资本拥有量来解释社会,照亮了现代社会地位尤其是文化优势同社会生存条件关系的死角,但却抹掉了个体之独特个性,个体对艺术、对环境的不同感受、不同想象,个体之独特创造力等等。有学者甚至指出,布氏本人出生于法国西南部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其父是一个邮局职员。他能够进入法兰西学院,成为学术界的风云人物本身就说明个体冲破场域限制的可能。

从以上远不全面的归纳来看,今天的法国社会学已经在布尔迪厄的基础上走了很远了。在这些批评和质疑的背后,有着大量的实证和专题研究问世,新进学者在性别、社会分层、场域互动、个体与艺术的关系等各层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展。这些成果,自然不仅仅是照搬布尔迪厄理论的结果,而恰恰相反,从质疑到创新,不断探究,正是得益于布尔迪厄所立下的标杆的激励或者受到布尔迪厄路向的启发。从某种意义上,即使是从证伪布尔迪厄出发,布氏之学说也提供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创新动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