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这年,陆清漪在余府客院遇见一生的挚友夏皙,并在思绪深处埋下“谦让”的种子。
此后逐渐生根,发芽。
【二】
随着余大公子对表妹公主的关爱日益明显,陆父放弃和余家联姻的念头。
但陆母却因女儿和嫡公主交好,滋长让她为后为妃之念。
再不济,当亲王妃,亦无妨。
于是,陆母开始有意无意向余夫人提起,自家女儿如何贤德,如何识大体。
陆清漪十三岁时,陆父晋为内阁次辅,举家受邀到镜湖行宫游玩。
同样获邀的余夫人选了个恰当时机,郑重向小姑子皇后余氏举荐了这品貌俱佳的孩子。
余皇后早从夏皙口中得悉陆家千金聪慧端庄,此番相见,无论出身、容貌、谈吐,甚是合意,遂接连数次邀她游园。
皇太子夏晓时年二十二,冠礼后迟迟无意册立太子妃,也无侧妃良娣,令帝后操碎心。
余皇后刻意拉陆清漪作陪,意在让昏定的夏晓眼熟容姿温雅的陆千金。
陆清漪处于豆蔻之龄,正是懵懵懂懂、情窦初开的阶段。
乍然见夏晓英俊儒雅,气度高华,比将门公子少了锋锐凛冽,比文臣公子多了王者气派,心里泛起微不可察的悸动。
然而芳心只轻动一下,很快便悄然定住,全因她意外发现某个惊人秘密。
那日,陆清漪为余皇后抄了一篇《心经》,正怀着忐忑之心,步向行宫的佛堂,未料中途方记起,应顺便把夏皙借她的红玉耳坠带去。
镜湖行宫殿阁错落,陆清漪唯恐一来一回失仪,便让侍女折返去取,自己则留在原地等候。
一小姑娘孤零零候在路旁略显不雅,她思忖片刻,当机立断,躲至梨树旁的假山后。
不多时,男女交谈声渐行渐近。
陆清漪依稀认出皇太子的声音,羞得浑身发疆,连呼吸都忘了一干二净。
夏晓吩咐手下张罗回程事宜,竟在假山附近停步,似在欣赏景致。
良久,一温和女嗓发问:“殿下想摘梨子?”
“想,”夏晓语调绵软得古怪,“但不适合。”
那女子又道:“这批树为春日赏花而栽种,果实远不如上供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