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卖报!《大公报》《申报》都有,一个铜板一份,一个铜板一份!”
一大早,天津街头的报童们清脆的童音就开始在街头响起。不仅是沿街叫卖,在张锡銮这样大户人家住的街道上,报童们挨家挨户的送着报纸。仆人们听到报童的叫喊声,就会打开门,等报童跑到门口,把准备好的铜板递给报童,再买下主人要看的报纸。
张锡銮吃完早饭,看着仆人们带着还在上学的小孙子出门去上学,这才慢悠悠走到书房,悠然坐在书桌后,拿起5月14日的《大公报》。看到第二页,张锡銮精神一振,把报纸平放到书桌上,手指在《何锐督军在山海关举行演习》的新闻上一行行划过,目光随着手指的移动快速浏览着内容。
看完之后,张锡銮呵呵一笑。对外面喊道:“叫老三过来。”
张锡銮的三儿子很快随着仆人走进房间,向张锡銮行礼,“父亲叫儿子过来有何吩咐?”
“你回去准备一下。”张锡銮板着脸命道,“不过我再说一次,你若是以为做官就是作威作福,或者是有了靠山之后胡作非为,那就不用去了!”
张锡銮的三儿子虽然没办法压抑住脸上的笑容,依旧尽力用认真的态度答道:“父亲,儿子定然奉公守法,努力做事。”
张锡銮本想再叮嘱几句,却觉得没了这个心气,索性不去说,只是吩咐三儿子去做准备。
等新寓所的书房里只剩下张锡銮一人,张锡銮又把何锐进行军事演习的新闻反复看了几遍,每看一次,脸上的笑意就增加了一分。
在半年都来的陆军总长官署那熟悉的花厅中,段祺瑞也在看报纸,每看一次,脸色就难看一分。即便是当下时局混乱,沈阳督军换人也是大事。陆军部当然不可能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当做没看到。何锐当然想得到北洋中央的承认,北洋中央对此心知肚明,所以陆军部的看法是‘先拖着’。
拖下去有诸多好处,却只是对北洋中央有好处。何锐这明显是在为了他自己的地位在向北洋中央示威。而且《大公报》两次采访何锐,明显倾向于何锐。这次何锐让此事上了报纸,就是要把这个矛盾给挑明。
放下报纸,段祺瑞明白接下来的局面会如何发展,演习的事情上报纸绝非是何锐的最后手段,这只是刚开始罢了。如果段祺瑞不能立刻回复,事情就会向段祺瑞不利的方向发展。
但段祺瑞身处高位这么多年,实在是不肯让一个年轻小子拿捏,几次抬手想拿起公文稿纸,又都放下了。
到了下午,幕僚急匆匆赶来求见。段祺瑞处理了正在做的公务,没叫下一个进来。幕僚这才赶紧说道:“总长,听说冯老总正在派人出关见何锐。”
段祺瑞轻轻抿了抿嘴唇,让他那精干的容貌中透露出一丝杀气。5月18日,冯国璋邀集未独立各省在南京召开代表会议。冯国璋意图通过南京会议逼袁下台,由他取而代之。
由于关外的变动,冯国璋一时没在关外找到支持他的督军。但何锐在山海关进行军事演习的事情让冯国璋看到了机会。
何锐!有你的!
也不说什么,段祺瑞拿起公文稿纸,刷刷点点的写了起来。文公被送进电报室,无视了段祺瑞的急切心情,而是以电报员手速,在一个接一个的电报站内传递。一天里就从京城到了奉天。
此时的奉天,何锐正在与法国商人马格隆从奉天兵工厂里出来。奉天兵工厂的规模在何锐看来小的可怜,刚出车间门口,就已经听到不机器的轰鸣。马格隆坐进汽车,用稍显夸张的语气摇头叹息:“督军阁下,兵工厂的设备实在是太落后了,我没办法相信这里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步枪。”
这马格隆在法国政府里面有些人脉,据英国商人所说。这位三十岁不到的法国商人睡服了法国一位内阁部长的五十多岁老婆,这位女士是马格隆的中学老师。靠着层关系,马格隆年纪轻轻就能拿到法国政府的订单。
何锐对这种破事完全不在意,而且传闻这种事情可信度总是很低。换一个角度,也许马格隆是那位夫人的私生子呢。
所以何锐在商言商的笑道:“既然如此,亲爱的马格隆先生有什么建议?”
马格隆自信满满的答道:“我可以提供一批旧设备,能够大大提高兵工厂的效率。”
何锐继续问道:“请问是蒸汽驱动,还是电力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