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到。)
一听年尹说要出发去他家乡找那蛊种,谢林和张朗不由有些兴奋起来,连东西都顾不得吃了,便准备收拾行李出发。
年尹却劝他们还是吃点东西的好,他说他家乡离这里可是还有几天的路程,不是说马上就能到的。
听得年尹这么一说,谢林和张朗也顿时冷静了下来,穿上了衣服之后,便吃起了东西。
两人吃了点饼干,喝了点水,又吃了几个年尹拿来的荸荠。不过谢林倒还好说,他从小到大可没少吃这荸荠,所以就算生吃也无所谓,甚至于因为这荸荠甘甜爽口,还觉得挺是好吃。但张朗却是有些不习惯,抱怨说年尹怎么不把这些荸荠煮一下,以致吃起来都是一嘴的渣子,虽然这荸荠味道是不错,但嚼了以后嘴里满是渣子,也塞牙缝,可感觉不大舒服。
“臭小子,你以为这些荸荠只是拿来给你填肚子用的吗?”年尹却是冷笑了几声,说张朗爱吃不吃,如果非把把荸荠煮熟了再吃,他宁可把这些荸荠丢水里去。
他告诉谢林和张朗,这荸荠对于蛊师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东西,就跟那大蒜一样。这荸荠也是防蛊解蛊最常用到的一种东西。自古以来,许多蛊师行走江湖,都会随身带着一些大蒜或者荸荠,平常他们出入一些陌生的村庄和地方,见一些陌生的人,都会在嘴里含上一瓣大蒜或者半个荸荠,以免不知不觉间被人下蛊。
荸荠又称马蹄。根据资料,马蹄入药,可说历史悠久,其中清朝咸丰年间王士雄所著的《随息居饮食谱》就简单概括了马蹄的几个主要作用,即:“荸荠甘寒。清热、消食、醒酒、疗膈、杀疳、化铜、辟蛊、除黄、泄胀、治痢、调崩”等。其中这辟蛊,就是说能够预防被人下蛊以及解蛊。
虽说蛊的种类万万千千,难以计数,这荸荠跟大蒜一样,虽不能预防所有的蛊或者说解掉所有的蛊,但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觑,平常只要在事先吃些荸荠,或者关键时刻在嘴里含上一些荸荠,便能预防不少蛊。
在蛊门中,那大蒜又称‘半月’,则荸荠则又被称做‘满月’,是因为这蛊是极阴之物,在古代蛊门也以月亮为尊,甚至于以前的话多是女性养蛊,男的养蛊可说是少之又少,而这大蒜和荸荠外形上倒和半月与满月相似,又因其重要性,才被称之为‘半月’和‘满月’。
只不过因为这荸荠不如大蒜那么容易保存,而且季节性也很明显,时间一长便容易脱水和腐烂,再加荸荠的功用和大蒜相似,所以渐渐被蛊师弃之不用,蛊师出门再外,带的多是大蒜,而不大会带荸荠,所以在蛊门中荸荠的名气也不如大蒜那么大,甚至于到了现在,这荸荠的作用也是被忽视乃至遗忘。
说到这里,年尹突然莫名地笑了笑,说道:“除了这‘半月’和‘满月’之外,在蛊门中还有一种叫‘双月’的东西,也是极其重要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谢林和张朗都不由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张朗不用多说,自然是不知道的,就算猜也猜不中,而谢林唯一知道的是那大蒜在蛊门中又叫‘月牙玉’或者‘半月’,是因为谢林父亲留给他的那本笔记上对大蒜的作用也有简单的介绍,至于那叫‘满月’的荸荠,还有叫‘双月’的东西,那笔记上却是并无提及。
年尹告诉谢林他们这所谓的‘双月’就是鸡蛋,不过是煮熟了的鸡蛋,因为鸡蛋煮熟了以后,蛋清蛋黄泾渭分明,又分里外两层,就像一个大的月亮套着一个小的月亮(虽说没月亮那么圆),因此被称之为‘双月’。
而这鸡蛋既然在蛊门中被称之为‘双月’,其作用自然也是十分的重要,不过不同于大蒜和荸荠,这鸡蛋并不能预防中蛊,而是能够用来检出一个人是否已经中蛊。
如果有人中了蛊,只要拿一个用清水煮熟的鸡蛋,连壳吞进嘴里,含上几分钟后再拿出来,那鸡蛋里面的蛋黄便会变成黑色。
因为这下蛊是件十分隐秘的事情,让人防不胜防,有的时候人就算中了蛊,也几乎没有任何感觉,而一旦发现不对,往往已是回天乏术,只有等死了。所以蛊门中许多蛊师,除了那些极其自信之辈,只要行走在外面,见过那陌生人,事后往往就会往嘴里含上个煮熟的鸡蛋,看看自己是否中了蛊,如果发现已经中了蛊的话,也好早做准备,省得到时候身体里的蛊突然发作,都来不及应付。
听了年尹所说,谢林和张朗不由称奇不已,也感叹这蛊门实在是凶险得很,每天都得提心吊胆。
那张朗甚至都有些犹豫起来,到底要不要跟年尹学什么养蛊。
因为年尹说过,一旦学了养蛊下蛊,就算是蛊门中人了,就算别人不会来害你,你学了蛊之后,了解了蛊的厉害和可怕之处,也会忍不住担心有人用蛊来害你,会一直生活在不安之中。
而且说实话,这人心一向是很难知足的,绝大多数人一旦学会了养蛊下蛊,拥有了超越常人的能力,便也会产生更大的需求乃至说野心,试图以自己的能力获取更大的财富、权势和名声,有的人的心思也会误入歧途,觉得自己凭借着超凡的实力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会不择手段地攫取他人的财富等东西。
这样一来,自然难免与他人起纷争。
而这世界之大,能人众多,且不说其他能人异士,就算蛊门中,虽然如今这个时代养蛊下蛊的人是越来越少,但蛊师总体数量却仍是不少,蛊门的力量也不可小觑,至少那五大养蛊世家的存在,连国家都不敢轻视。古往今来,拥有超凡的能力,却仍拥有一颗平凡心,能够满足默默无闻的生活的人终究是少数。
因为利益或者说不断膨胀的野心所驱使,许多蛊师之间也会出现各种矛盾和纷争,而一旦有这样的情况,对于双方蛊师来说,最终很可能就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结局。但就算一个人的实力再高,也难保证不会遇到比他实力更高强的人,而且在蛊门中,两个蛊师之间生死争斗,胜负也不全决定于实力的高低,会受很多因素的印象,毕竟这蛊师相斗往往都不是面对面真刀实枪地干架,而往往都是靠偷袭,暗杀等等。
所以蛊师往往谨慎多疑,每时每刻都要提防被别人下蛊,被人暗算。也正因为这蛊门中人内耗严重,所以一直以来都很难真正繁荣昌盛。
而对于对于张朗来说,以他的家世,自然不是一定要走这一条路。就连年尹也告诫张朗,说他如果真学了养蛊下蛊的本事,或许一辈子也别想回头了,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例子,不少蛊师都想曾脱离蛊门的纷争,过上平常人的生活,但因为种种原因,却始终无法如愿,正所谓人在江湖,生不由己。
有人就有江湖,就算空门之中,也分等级,也有各种资格之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当然谢林心中的犹豫也只是一闪即逝,毕竟这养蛊下蛊对于他来说可是如此的神秘,也是如此的有吸引力,更重要的原因是那阿芸也是会下蛊的,分明也应该算是蛊门中人。
而年尹说了一番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说这荸荠虽然生吃会有渣子,但只有生吃才能起到预防中蛊的作用,如果是煮熟了的话,便是没什么辟蛊的作用了。
听得年尹这么一说,谢林自然是没有了抱怨,还开玩笑说以后自己就专吃这荸荠了,反正这荸荠吃起来味道也不错。
年尹却冷笑了几声,说这荸荠可不能多吃,因为荸荠性寒,吃得太多的话也会对身体产生损害,尤其生吃更加有害,那老人和小孩都最好得少吃荸荠,就算谢林和张朗,也得悠着点。
原本大嚼着荸荠的张朗顿时不由停了下来,一脸的尴尬。
之后三人收拾好东西,便在年尹的带领下,下了山,动身前往年尹的家乡。
年尹说,他的家乡有一个名字,叫长寿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