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蕴道:“吴老一贯心里有成算,他平日帮衬阿留那么久,想必那养蜂的事宜都学的差不多了,他在家里养蜂不愁没钱过日子,常家几个兄弟还能照顾他。阿留跟着你认过字又会算术,只呆在老家里养蜂反而可惜了,不若同常大郎一起跟着三郎过来做生意的好。”
最主的是,万家村里那大头的生意如香皂、造纸、木活都被几个大户分了,常家几小子又只会打猎,还能去哪里找什么挣钱的营生呢?更何况跟着他来这里的人诸如那些读过书的小子都学起来办事,现如今只有有空缺,一个小吏还是做得的,那原本只是因为力气大过来帮衬的熊大、陈三都因为卫舟学了不少东西,别说那些做文具的活计,还有炮制羊毛、盘炕,哪个不是手艺呢。
他们还因着这手艺被派去乡间教导,还上了报。万家村但凡想没有门路又想更出息的人都想过来吧。
过得几日,卫舟得闲了果然买了一头羊回来,杀了后,一半切片,一半切块腌制了串好,然后跟阿留说了怎么做。
阿留对吃食确实有天赋:“烤肉就跟之前烤鱼那般,锅子就先熬好了汤。”
等他把这只羊都做好了,家里这么多人吃着且还不够呢,吃了的人都觉得好,郑莯和聚福楼的人连连道:“这生意可以做。”
卫舟反而道:“先不急,本地人的生意没什么好做的,你们先看看这里的羊毛。”
先把这里人手里的东西卖一波,等本地人手里攒了钱,他们就愿意拿钱出来收拾屋子,做些旁的营生,等下一波杨家的生意人多来,本地人就能从杨家那边赚些旅费,那些商人看到这里有好货物,又有底方住有底方吃才会愿意多跑过来进货,如此反复循环,本地人才能有钱。
卫舟跟郑莯道:“你先跟这里人算算,买多少羊,再找好店铺盘下来,我预计前两年只能挣外地商人的钱,之后才挣得了本地人的钱。”
此后郑莯忙着看商铺,找人签养羊的契约,他跟卫舟学着,也不自己买牧场养羊,就叫百姓们养了,他出本钱买小羊,本地百姓把羊肉贱卖给他,也有人不要他出本钱,但要他答应一定收了自己的羊。
另一边叫了阿留过来果然有用,这时候饮食业只在上层社会里发达着,有些手艺的厨子都是大户人家家里的,底层人也不大仔细去研究吃食,偏阿留舌头灵,手头稳,还有些莫名的天赋,一下子就帮卫舟把配料配好了。
卫舟还拉着他研究如何去羊奶的腥,这羊奶还是因为卫舟老想做牛奶的生意,偏偏这里养的牛不是那黑白的奶牛,他找人问奶牛的时候,有人家问他羊奶可不可以。这可不是灯下黑了么,他先前压根也没想起羊奶来,羊奶的腥还挺重。
卫舟道:“若是做羊奶生意,不能跟家里似的只去了腥这么直接卖,还是要想办法做成奶片或奶粉。”
阿留想了想问:“就像那粉皮?”
卫舟带来的两个小红薯经过三年休养,终于让整个村里人家家户户都种上了,他还特地做了红薯粉,这里边也有阿留的功劳呢。
卫舟道:“差不多,应当也是要煮要晒的,只是具体怎么比例,要你尝试着弄。”这事便交给阿留了,他如今每天批改学生的作业卷子,是抽不出空来做实验的。
待得七八月间,天气热了,彭蠡的生意人都把羊肉锅子和羊肉串的配方买了、羊毛衣也收了一批,便回去做生意了,江南也有羊,也能做这生意。卫舟只把吃食的配方卖了,那炮制羊毛和织毛衣的法子可没卖。至于他们有没有找本地人买就不得而知了。
杨家的商队这才过来,这时候阿留的奶粉已经弄出来了,奶片奶糖没弄成,弄成了奶糕。杨家大头的生意自然是跟延思县买煤炭,小头才是买这些羊奶产品、羊毛制品。
本地的家庭旅馆果然开了张,郑莯那唯一一家火锅兼烤串的店更是每天都有人。
这生意开始一年果然如同卫舟所想,分淡季旺季,只能等商队过来才能挣上前,本地人家家都不愿意花钱去吃,他们馋嘴了自家做了就好,即便没有秘方,也能凑活。
但是待得次年秋,可能是卫舟的报纸起了广告效果,可能是郑蕴的政绩越来越多,那巡抚竟然路过这个贫困县城,去看了煤矿,还去看了扫盲班,看了百姓家的炕,自然也去吃了回火锅、烤串。至此这个店火起来了,那些大户人家也愿意跑过来吃一次,还有人学了到邻近其他县城开店。
不止延思县,北地一众依靠养羊的人家都有的盼头了,他们把羊毛自己炮制了搓成线,手艺好的自己打了毛衣,手艺不好的只卖线,羊肉还没养到最好就有人上门来买,羊奶也能每日寄出来卖给奶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