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季羡林读后感 > 第36章(第1页)

第36章(第1页)

第59节:回到祖国(12)

然而,现实毕竟不是神话。接着来的是三年自然灾害。人们普遍挨了饿,有的地方还饿死了人。人尽管挨饿,大学里还要运动,这一次是&ot;拔白旗&ot;。每-系选几个被拔的靶子,当然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又是批判,又是检查。乱哄哄一阵之后,肚子照样填不饱。

到了一九五九年,领导上大概已经感觉到,&ot;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ot;,仿佛共产主义立即能够实现,里面颇有点海市蜃楼的成分,不切实际。于是召开庐山会议,原本是想反&ot;左&ot;的,但后来又突然决定继续反右。会议情况,大家都清楚的,用不着我再来说。于是又一路&ot;左&ot;下去。学校里依然不得安静,会议一个接一个。一直到一九六五年,眼光忽然转向了农村,要在农村里搞&ot;四清运动&ot;了。北大一向是政治最敏感的地方,几乎任何运动都由北大带头。于是我也跟着四清工作队到了南口。因为&ot;国际饭店会议&ot;还没有开完,所以我到南口比较晚。我们被分派到南口村去驻扎,我挂了一个工作队副队长的头衔,主管整党的工作。日夜操劳,搞了几个月。搞了一些案子,还逮捕了人。听说后来多数都平了反。我们的工作,虽然还不能说全是&ot;竹篮子打水一场空&ot;,然而也差不多了。我们在南口村呆到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奉命回校。此时&ot;文化大革命&ot;已经来势迅猛,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场运动就此开始了。

我的学术研究

一九五七年

这一年我写了两篇学术论文。《中印文化关系论丛》和《印度简史》出版。

1?《试论1857年至1859年印度大起义的起因性质和影响》

一九五七年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百年纪念。我为此写了这一篇论文。后来扩大成了一本专著:《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于一九五八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文中和书中,我利用了学习到的一点辩证法的知识,对这次大起义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2?《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

在我一九五四年写的那一篇关于中国纸和造纸法传入印度的文章中,我讲到纸是由陆路传入印度的。后来有人(算不上是什么学者)反对我的说法,主张纸是由海路传入印度的。我列举了不少论据,论证此说之不当。

一九五八年

这一年,我写了三篇论文。

1?《印度文学在中国》

根据我平常阅读时所做的一些笔记,加以整理,按时间顺序排列开来,写成了这一篇文章。我在这里使用的&ot;文学&ot;这个词,完全是广义的,寓言、神话、小故事,以及真正的文学都包括在里面。印度文学传入中国,是多渠道的、长时间的。这篇文章中列举的材料,远远不够完全。以后在其他文章中,我还提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一直到今天,新材料仍时有发现,在这方面还大有可为。这篇文章,虽写于一九五八年,但是,由于个别领导人的极&ot;左&ot;思想的干扰,一直到一九八零年才发表出来。

2?《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这一篇文章与第一篇性质不完全一样。第一篇是正面地阐明我的观点,这一篇则是一篇论争的文章。美国梵文学者佛兰克林&iddot;爱哲顿(frankl

edrton),毕生研究他称之为hybrid

sanskrit(混合梵语)的佛典语言。他写的皇皇巨著《文法》和《字典》,材料极为丰富,应说是有贡献的。但是,他对我的一些论点,特别是语尾-a

&iddot;〉o,u的看法,持反对态度。他先是否认,对《文法》中几个地方表示反对;但是到了最后却忽然说:&ot;季羡林大概是对的。&ot;这岂不是非常滑稽!

3?《最近几年来东方语文研究的情况》

严格地说,这算不上是一篇学术论文。因为它材料颇多,也颇有用,所以列在这里。

一九五九年

这一年只写了一篇勉强可以算作学术论文的文章。汉译《五卷书》出版。

《五四运动后四十年来中国关于亚非各国文学的介绍和研究》

情况同一九五八年3相同。

一九六零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