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罗他不能够亲自造访教会,解决问题的时候,通常会用写信的方式来处理,但是他事奉后期因为入狱,所以没有办法亲自造访教会,圣经上的保罗书信,大多是他在入狱或者是软禁的时候写的,所以他不能够亲自去处理问题,必须用写信的方式来处理。
接下来我们要看的第一卷书信,是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捕的时候写的,当时他遭到软禁,跟一名罗马士兵铐在一起,但是因为是关在自己租的屋子里,所以可以接见访客。再来写给提摩太、还有提多的书信,是在黑牢中等候处决的时候所写的,所以保罗的书信大多是在狱中写的。
很多杰出的基督徒作品都是在狱中写成的,本仁约翰的《天路历程》就是个好例子,现在我们就要来看一看所谓的“监狱书信”,是保罗第一次遭到囚禁的时候写的,那次是遭到软禁。
我要很快的来复习一下前面说过的几件事,保罗的书信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写给个人。第二种是针对教会的某个情况而写。第三种是一般书信,给一般的基督徒传阅,不是为了处理危机。
有三卷书信是在同时间写的,由同一名信差,名叫推基古,送到同一个地区。第一封是给腓利门的信,那是保罗写的第一封短信,谈到一名脱逃的奴隶,这我们以后会谈到。接着他写了《歌罗西书》,因为歌罗西教会出现了一个危机。再来他写了一般性的书信,我们称作《以弗所书》,这封信原本没有标明地址,在早期的手抄本中没有出现以弗所的地名,可见是一般性的书信,最后传到以弗所就留在那里,所以这三卷书信的性质不同。
现在要看的《歌罗西书》是第二种书信,你必须从字里行间了解他们的处境、情况、危机、还有需要。保罗他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他这封信又是写给谁的呢?他为什么要写信处理对方的情况?我们必须要了解每卷书信的原因。
保罗的书信有一定的格式,那是希腊文化之中正式的书信格式,有寄件人的名字,有收件人的地址,还有问候语、信的本文、总结、最后的问候语,然后是签名。所以我们在看圣经上的书信的时候,必须要先回去了解当时的情况是如何,看看教会实际的情况,然后要和今天产生关联,把原则应用在我们的身上,所以在读保罗书信的时候,需要做很多功课。
现在我们来上一下地理课,这里是土耳其的西方,我们从这张开始看,保罗书信所到达的地方几乎都在这张地图上,《加拉太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以弗所书》、《哥林多书》、还有《罗马书》,这些地名都在地图上,《帖撒罗尼迦书》、《腓立比书》,保罗的书信大多是送到爱琴海地区。
但是我们现在要仔细看的是土耳其西部,当年是罗马的亚西亚省,这是一条循环路线,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撤狄、非垃铁非和老底嘉。各位,是不是很耳熟呢?这是《启示录》中收信的七个教会,信差可以顺着这条路线送信。但是我们要看的这个地区,这里有一个山谷,被三个城镇所环绕,希拉波立、老底嘉和歌罗西,我们要看这块小地区和以弗所。
保罗这个时候在罗马遭到软禁,但是他写信给这个地区,特别是这个山谷。我要给大家看一张照片,这是一座很美的山谷,穿过这座山谷的河流,名字有重大的意义,山谷在这里,歌罗西在这里。很美的一座山谷,群山环绕,但是穿过山谷的那条河叫做“曲流”,“曲流”,各位有没有听过这个名字?这条河流遍布许多地方,“曲折”这个词就是来自这条河,一条曲折的河流。
我们将看到歌罗西是一个曲折的教会,教会的情况常跟它的所在地有相关联,当地的情况渗透进入教会当中,这个教会开始曲折起来,就偏离了真理,教会偏离真理是很常见的现象,以上就是背景的介绍。
现在我们来看看歌罗西这个地方,保罗的第一封信是在《腓利门书》谈到一个脱逃的奴隶,他把这个名字叫做阿尼西母的奴隶,送回到主人那里,主人腓利门是住在老底嘉这个地方,但是保罗他当时也想要写一封信给歌罗西教会,还有给以弗所教会,所以这三卷书信同时送出,由同一个信差送到同一个地区。
现在来看歌罗西,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你可以看出这座城位在一条要道上,穿过亚西亚通到亚拉伯,是一条很重要的道路,位在这样一条东西要道上会产生一种情况,就是有各种背景的人来这里定居,而且还有来自各个地方的旅人,所以歌罗西城像是一个大都会。有早期定居在这里的非利基人,还有很多希腊人、有犹太人、还有罗马人,后来萨拉森人把这个城市变成一个萨拉森城,这座城一向是个世界村,因此又更重要了。
这座城里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宗教,很多很多不同的宗教,是一个“多元宗教”的城市,各位,你们有没有听过这个词呢?这个词现在很普遍,“多元宗教”是指同一条街上有不同宗教的信徒,今天的英国普遍有这种现象,伯明翰市有些街上可以看到锡克教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印度教徒、基督徒和犹太人,通通住在同一条街上,这当然会带来很多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这么多不同的宗教互相竞争,怎么样和平共处呢?
面对多元宗教的情况不同于面对大多数人是信奉同一种异教,以弗所人大多是信奉同一种异教,这种异教也就是亚底米女神。但是歌罗西就不同了,这个地方各种宗教充斥,我在这里列举一下:有泛灵论,这种宗教相信自然界中万物皆有能力,河有灵、树有灵、山也有灵,你可能以为现代人不会去相信这个,但是随着“绿色运动”兴起,这种论点死灰复燃,膜拜生殖的邪教、膜拜大自然之母,实在是很奇怪,膜拜大地的人都视大地为女性,有大自然之母,还有大地之母,有很多持泛灵论的人,都是膜拜大自然中的灵,那是一个很不寻常的自然现象。
在刚刚的那张图片当中看不到,那座山整座山都是白色,他们把它称为“棉堡”。我最近在一些旅游手册上看到了照片,观光客在这座雪白的山上游泳、做日光浴,温泉中盐份的沈淀物覆盖整座山,蔚为奇观,你可以在旅游手册上看到很多人去那里泡温泉,在白色的山崖上做日光浴,这里就叫作棉堡,有温泉。自然界出现不寻常的现象,当地人就加以膜拜。
再来是很流行的星相学,是从东方的波斯传来的,当年在歌罗西教会里,就有人迷上了占星学。今天在英国,有六成的男人、还有七成的女人,他们就天天占星。莎士比亚说:亲爱的布鲁特斯,问题不是出在星座,而是在我们自己。可是,还是有人占星卜卦。
所以在歌罗西这座城里有泛灵论,有从东方传来的星相学,有希腊和罗马的万神殿,歌罗西城里膜拜希腊和罗马的各种神祗,还有从东方传来所谓的神秘宗教,通常被称作“诺斯底宗教”。“诺斯底宗教”跟“不可知论”论点刚好是相反的,“不可知论”说没有确定的答案,“诺斯底”则认为有答案,诺斯底有许多秘密知识和入会权利,所以歌罗西有神秘宗教。
另外还有犹大教,但是歌罗西跟圣地距离很远,这里的犹太教已经有点变质,犹太教很容易这样。主持广播节目的莱诺布鲁拉比,他就是典型的例子,当犹太教离开原来的根,就会变成那样,变得更像哲学,少了一点道德,多了一点神秘,已经脱离犹太教的真谛,很多人因此受到吸引,可是这是很危险的东西,变得既不是犹太教也不是基督教。
歌罗西也有基督教,但是不是由保罗传来的,保罗没有来过这里,甚至可能也不曾路过。那么,歌罗西教会是怎么建立的呢?当年保罗去以弗所带领一个叫作以巴弗的人信主,以巴弗想把福音传给他家乡的人,保罗问他是哪里人,他说是歌罗西,于是保罗就叫他去歌罗西传福音。歌罗西教会是以巴弗所建,他在以弗所由保罗带领信主,这点很重要。
保罗写信的这间教会,并不是由他建立,他也从来没有去过,所以《歌罗西书》中才有那么多的问候语,因为他需要跟对方套交情。你写信给陌生人的时候,都会提到双方都认识的朋友,所以保罗提到以巴弗,提到歌罗西出生的亚里达古,也提到了底马,另外还有几个彼此都认识的人。
以巴弗告诉保罗歌罗西教会有一些问题,但是以巴弗并没有正式的使徒身份,他只是去传福音,找了几个邻居一起聚会,但是现在教会出现了问题,以巴弗把实际的情况告诉保罗,保罗就决定写信给歌罗西教会。但是保罗对这个教会并没有权柄,因为这个教会不是他所创立的,教会的人也不认识他,所以书信从头到尾的语气都十分冷静温和,跟他写信给哥林多人的语气完全不同,因为跟陌生人说话,不可能用强烈的语气,非得要跟熟人才有可能,所以《歌罗西书》比较委婉。
那么,歌罗西教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圣经学者对于实际情况如何,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不过,这个教会在信念、在行为上,的确出现了错误的教导。信仰会影响你的行为,信仰如果是错误的,那么行为必定有偏差,信仰如果正确,行为就会正确。
信仰如果是错误的,行为必有偏差,所以错误的教导进入了教会,那么,到底是某一个异端教导吗?的确有一些圣经学者这样认为。是某一个神秘宗教吗?还是诺斯底宗教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莫衷一是,因为我们从保罗所列出的错误信仰和行为,看不出是哪一种已经存在的异端或是邪教。有一些异端马上可以识破,但是歌罗西教会的问题却没有办法一眼就看穿。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错误教导进入了教会呢?不是犹太教,不是神秘宗教,也不是星相学,好像是很多东西的集合。所以圣经学者才会感到不解,但是这跟“新世纪”很像,各位知道“新世纪”吗?“新世纪”是一种心态,它不是一种运动,它是一种心态,而不是运动。像是大杂烩,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素食主义、女性主义、还有大地之母主义等等。“新世纪”思想就像是滚雪球,沿路扫到的东西都被包进去,它并不是某个组织,它只是一种心态而已。我想渗入歌罗西教会的异端,应该就像是这个样子,那是一种心态,简单地说,是个大杂烩。
歌罗西教会真正的问题自古至今都存在,那就是把太多外面的东西带进基督教,所以问题不是出了异端,而是出了“宗教杂烩”。这个词你们需要知道,“宗教杂烩”就是把很多种宗教混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杂烩,看到什么就抓进来搅和,这不是什么异端邪教,而是一个不好的大杂烩。
当你在基督教信仰之中掺杂了其它的宗教的话,再加上你的外邦背景,最后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基督教,也许你还称它为基督教信仰,但是它其实已经失去一些精髓,这正是歌罗西教会的问题,也是我们当今教会特别棘手的问题,所以《歌罗西书》带来的信息非常重要。
这篇信息十分理性,但是今天真的很需要冷静的头脑,需要温暖的心和冷静的头脑来把问题给理清楚。今天有很多种东西不断地渗入教会,反射区健康疗法已经进入教会了,却有很多基督徒在做,就连瑜珈也进入教会,我们必须看清这些事情,了解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
《歌罗西书》给了我们一个好工具,让我们可以分析信仰掺杂的危机,尤其今天的社会施压给我们,要基督教和其它宗教掺杂,要我们相信各种宗教,把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和犹太教掺杂在一起。教宗在阿西西召开联祷会,呼吁为世界和平祈祷,所有的宗教都出席了,在坎特伯里教堂有一片树林,各个宗教各从不同的路走向教堂,为这些树祷告,很多都跟自然界有关。你会发现万物皆有灵的信仰渗入了歌罗西教会,这种现象到今天仍然存在。我先讲这个,好叫你看见这种现象到今天仍然是存在的,我们今天仍然要面对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