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接下来的几次我们要谈保罗的多卷书信。所以,我想在谈他的书信之前,先来看看保罗这个人,看他为什么写这些书信,我们应该如何了解这些书信。
保罗到底是谁?我们对他的了解远多过其他使徒,其实新约圣经有一半的篇幅不是保罗写的、就是跟保罗有关,如果把《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加起来,新约圣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是以保罗为主角。保罗对过去两千年来的教会历史。影响之大仅次于耶稣,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最大。
保罗到底是谁?先来看看保罗的生平,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他的书信。我要谈保罗信主之前、信主经过以及信主以后,这是保罗人生的三大阶段。我可以告诉各位,其中以第三阶段最长,也最精彩。
保罗出生在一个叫大数的地方,那是在今天土耳其的东南方,就在地中海的东北角,那是一个大学城,是当时名气排第三的大学。最有名的是雅典大学,好比今天的剑桥大学,我这样讲是因为我是剑桥人。亚历山大大学排名第二,它的排名就好比是今天的牛津大学。大数大学就好比今天的德罕大学,排名第三。我听说排名顺序是这样的,所以大数大学是地中海沿岸名气排第三的大学。
保罗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主要是受到三大影响:第一,他的父母是犹太人,他是一个犹太人。他以身为犹太人为荣,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他不以身为犹太人为耻,但他后来愿意放弃这个身份。他从小就相信以色列的神“雅威”,上帝在他的生命中一直居首位,不过,他却误以为逼迫基督徒就是事奉上帝。他生于便雅悯支派,《士师记》记载这个支派差一点遭到灭族,幸存下来以后人数锐减。但是,从便雅悯支派却出了以色列第一个王扫罗。“扫罗”这个字的原文发音比较像是“撒乌”。所以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取自以色列的第一个王,都属于同一支派,就取名为扫罗。后来,他给自己取了个拉丁名字:Paulus,意思是“小”。所有的资料都显示他是一个个头矮小的人。
但那只是他一部分的成长背景,他可能小时候就搬到加利利去,我们知道他们全家搬到加利利,后来送保罗去耶路撒冷求学,受教于一个名叫迦玛列的知名自由派教授。新约圣经只提到迦玛列一次而已,有人问他:“该怎么对付基督徒?”他回答说:“我们应该等着瞧,若是出于上帝就会继续下去,若不是就会无疾而终。”是一个很典型的骑墙派,圣经后来没有再提到迦玛列,这个人抱持自由派思想,包容各样的想法。他说等着瞧嘛、不用急着对付什么。但是他门下的学生扫罗,想法却完全相反,扫罗说基督徒是危险分子,对我们犹太教带来空前的威胁,我要全力制止。
有意思的是上帝在有敌意的人身上,反而比在漠不关心的人身上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多年前我到一个青年俱乐部讲道,在场有三十个青年人,我回家后,师母跟往常一样问我聚会的情形,我说其中两位有可能信主,他们两个听了我的讲道以后气得差点掉眼泪,所以这两个人有可能信主。其他人只是坐在那里,大眼瞪小眼。结果六个月内,我们替那两个人施洗,有敌意的人比漠不关心的人有盼望。这个叫做扫罗的学生,比他的教授迦玛列还有盼望,因为迦玛列只是观望,叫大家等着瞧,但是扫罗说他要全力反击,于是采取了行动。他投票表决要杀死第一个殉道的基督徒,当大伙表决要不要杀死司提反的时候,扫罗投下赞成票。他甚至还替扔石头的人拿外套,杀了第一个为耶稣殉道的人。
从那个时候起,他的内心开始痛苦起来,良心感到不安,因为他亲眼看到司提反殉道的时候脸上充满荣光,他(司提反)说:“我可以看见耶稣在天上,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
司提反殉道的样子在扫罗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他一直良心不安,但他就此展开了反对基督徒的行动。他愿意做一个反对基督徒的宣教士,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处去迫害基督徒。所以他在信主之前就已经是宣教士,但目的是反对基督徒。不过,他愿意离开家乡和家人到各地去迫害基督徒,这是其中的一个背景。
另外还有两股影响力,除了犹太背景的影响,还有希腊文的影响。他住在大数,讲希腊话,那是古时候通用的语言。就像斯瓦希里语,那是非洲东岸的通用语言,到处都可以通。在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懂希腊文,因此,保罗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可以传讲福音。另外一股影响力就是罗马法律。保罗的父亲他对罗马帝国有贡献,因此获得了罗马公民的身份,也许是因为他为罗马士兵做了许多帐篷,我不知道,但是帐篷业是他们的家族事业,扫罗在十二岁的时候进入这个行业,后来从事这行谋生多年。因为他的父亲是罗马公民,所以年少的扫罗也继承了罗马公民的身份,这个身份赋予他一些特权,他便加以利用。扫罗晚年的时候利用这些特权,向凯撒提出上诉,当他遭到处决的时候,不必像彼得还有像耶稣一样被钉十字架。他是被砍头,那是罗马公民的特权,速战速决。而钉十字架却是一个漫长的死亡过程,没有一个罗马公民遭到钉十字架的处决,钉十字架对罗马人来说是极大的侮辱,所以保罗最后遭到砍头。他的罗马公民身份派上用场,他有权利向上议院提出上诉,他可以直接向凯撒上诉,而他后来就是这么做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三种影响加起来很特别,犹太人、希腊文和罗马法律,使他特别适合为耶稣向外邦人来传福音,这种成长背景再理想不过了。可见上帝早在你信主之前就在预备你接下人生的使命,在你还不知道之前就在预备你。当扫罗还在母腹中上帝就对他有一个计划,不断预备他。后来扫罗从反对基督徒,变成一个基督徒宣教士。想要让犹太人变成基督徒,只要做一件事,其实不应该称犹太人为基督徒,毕竟“基督徒”一词是一个外邦名词,源自外邦的安提阿教会。应该说犹太人变成完全的或真正的犹太人等等,不要称犹太人为基督徒。
犹太人要信耶稣,只需要做一件事,他们只需要知道耶稣仍活着。有一次,我在剑桥讲道,会后有一个二十五岁的犹太女子来见我,她问我说:“你是说拿撒勒人耶稣现在还活着吗?”我说:“是啊,祂活着。”“耶稣如果还活着,那应该是我们的弥赛亚啊?”我说:“对啊。”她又问:“我要怎么样才能够知道祂还活着呢?”我说:“你直接去问耶稣就行了。”她照着去做,然后就知道了。十分钟以后她就开始教我《圣经》,这些都在她的背景里,都在她的血液里,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差知道拿撒勒人耶稣是弥赛亚。当她抓到关键,就可以了解整本《圣经》,才信主十分钟就可以教我《圣经》了,将来以色列全国信主就像这样。扫罗当初怎么样在往大马色的路上信主,将来全以色列也要这样信主,当他们看见被钉十架的耶稣,就会明白自己错的多么离谱。
当初扫罗在往大马色的路上就是如此。第一个场景发生在戈兰高地、靠近一个叫库奈特拉的小镇,当扫罗这个犹太人、法利赛人,这个犹太人中的犹太人,希伯来人中的希伯来人,当他的脚一踏上外邦的土地,拿撒勒人耶稣就向他显现。对他说:“我要差你去外邦人那里。”所以保罗是在外邦人的境内信主的,这一点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扫罗上戈兰高地去离大马色还有几个钟头,耶稣就向他显现,当年耶稣就在这座山下,当着彼得、雅各和约翰的面变相。
但耶稣这次显现的时候出现更大的荣光,因为扫罗这次见到的耶稣早已升天,祂重拾了原有的荣耀。耶稣当初放弃了祂的荣耀来到世上,但是当祂升天后就重拾他原有的荣耀,人亲眼看见那种荣光铁定会瞎眼。假如我们现在可以看见耶稣的荣光,眼睛一定会瞎掉,视网膜一定会受伤,这些录影的灯光已经很刺眼了,但是耶稣的荣光更大。彼得、雅各和约翰目睹仍为肉身耶稣的荣光,而非升天后耶稣的荣光,升天后的耶稣重拾天父的荣耀,那种的荣光比正午的阳光还烈,扫罗的眼睛就瞎了,他立刻悔改,相信耶稣。
他整个重生过程历时三天,直到亚拿尼亚来为他祷告,扫罗才彻底重生。上帝吩咐亚拿尼亚去为一个叫做扫罗的人祷告。“扫罗?他是来杀我们的啊?”亚拿尼亚不得不咽下自尊心去了,他对扫罗说:“我是来医治你,让你能够再看见,并且在水中受洗,然后被圣灵充满。”这个时候重生的过程才大功告成。我有一本书叫做《正常的重生》,就谈到这个,扫罗花了三天的时间,从悔改相信到受洗,然后被圣灵充满。但从此以后保罗视整个过程为重生,他每次领人信主,一定要完成全部的步骤,这可以看《使徒行传》第十九章,保罗认为这才是正常的重生。现在他准备好要事奉,但是他竟然没有立刻成为宣教士。
他立刻开始讲道,因为不可能忍住不说,但是他很快就招来敌意,不管到哪里他都会招来敌意,可是他主要是犹太人的反对,罗马人从来不敌挡他。有一次他还被放在篮中从城墙上垂下来逃生。
保罗预备出来事奉的过程很有意思,他不是马上开始服事,我们常想立刻开始服事,一蒙召就想放下一切马上开始服事。但是,保罗至少等了十三年,才开始按上帝的蒙召服事。
问题是有的时候上帝很急,我们却不急;或者是有的时候我们很急,上帝却不急。我们千万要搞清楚,这是美国传道人布鲁克斯说的。所以,保罗到亚拉伯呆了三年,好好地想清楚,重新思考他对上帝的认识。他没有去读圣经学校,他没有去进修圣经的知识,也没有去请教别人,而是单单与主独处。因为他很特别,他是一个最后目睹复活耶稣的人,他自称是最后一位使徒,很特别的一位使徒,第十三个。有很多人说他应该是第十二个,取代加略人犹大,这是错的。保罗一向承认十二使徒的身份,他从未自认是十二使徒之一,但是他是第十三个。他一向以特别的使徒身份自居,“我没有见过祂吗?祂没有召我吗?”
保罗是那种可以书写《圣经》的使徒,因为他和复活的耶稣有很特别的关系。他在亚拉伯沉思了三年,他心里一定这样想,当初耶稣在保罗往大马色的路上与他相遇,问他:你为什么逼迫我?保罗大可回答说我没有逼迫你,我是逼迫基督徒。但是他没有这样回答,因为他突然领悟,你怎么样对待基督徒,就是怎么样对待基督,这层领悟让他渐渐地体会到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各位了解吗?保罗他知道,坐在最小一个弟兄的身上就是坐在基督的身上,基督徒确实就是基督在世上的身体。你怎么对待基督徒,就是怎么样对待基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保罗对于上帝的认识,是来自于他往大马色路上和复活升天以后的耶稣相遇,以及他在亚拉伯旷野独处、沉思三年的心得。后来他到耶路撒冷,在那里四处碰壁。基督徒不相信他真的信主,换做是你,你会相信吗?如果有人逮捕你的家人入狱,下个主日却来到教会说他已经信主,我想你也会怀疑的。
但是,人称劝慰子的巴拿巴,他真的是一个好人,是他将扫罗介绍给耶路撒冷教会。但是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很不高兴,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他们觉得保罗是一个叛徒,他原是受拉比训练的优秀门生,却成了他们所痛恨的基督徒。所以保罗就被送回大数去待了十年之久。
我想说的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件事,以为保罗一信主之后,就立刻出来宣教,到处去传道。不是,他先到亚拉伯沉思三年,再回到家乡呆了十年,他在那里等候上帝印证他的呼召。
十年以后巴拿巴又出现了。各位请看,这条是通往大马色的路,这一条则是大马色的“直街”,保罗就在那里受水洗,被圣灵充满。这条路今天还在,是穿越大马色城的一条直街,你们也许有兴趣知道,这张照片照的不好,但是这个地点很重要。你也许不认得这个地方,平常很少看见这个地方的照片,这是今天叙利亚的一个大都市,叫做安提阿,这个城在新约圣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保罗的一生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呢,浪子比喻中的浪子,就是在这里把钱挥霍一空。在福音书时代,只有一个“远方的国家”,那个地方就是安提阿,人称古代的巴黎,又像古代的阿姆斯特丹或是曼谷,你一听就明白了。如果你有钱可以挥霍,而且你是住在以色列,那么就可以带着大把的银子去安提阿,因为安提阿有许多寻欢作乐的地方,浪子就是在那里落得与猪争食的下场。如果你想找一个地方寻欢作乐,去这里绝对错不了,这个地方是一个灯红酒绿地方,是一个充满了罪恶的地方。但是,第一间外邦人的教会却是在安提阿建立起来的,巴拿巴也是其中一分子,耶稣的门徒就在此地第一次被称为“基督徒”。
过了十年以后,巴拿巴将扫罗带到安提阿这个外邦教会,扫罗这个犹太人中的犹太人,如今必须过外邦人的生活。他说他愿意这样做,多年以后他说:“我向犹太人就做犹太人,向外邦人就做外邦人,我愿意这么做,好叫我可以救些人。”我想很多人并没有这种弹性,我们必须要学习。反正扫罗来到这个外邦教会,有一次五个人在祷告,其中有两位教师、另外还有两三位先知,他们在主里服事的时候,有预言对他们说:“时候到了,你们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做我召他们做的工。”所以,扫罗透过两个方式蒙召:先是信主的时候耶稣给他呼召,但是后来在教会领受预言,呼召得到印证。
我想特别来谈一下这个。很多基督徒以为,只要从上帝那里领受到呼召就够了,我认为应该要等到教会印证这个呼召,这样你就有了从头和身体来的双重呼召,将来遇到难关的时候,这双重呼召会帮助你坚持下去。所以巴拿巴和扫罗即将第一次同工,其实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同工,他们两个人都先当过执事,负责管钱,两个人在安提阿教会第一次同工,就是保管耶路撒冷的饥荒救助基金。耶路撒冷南方发生饥荒,安提阿教会就发动募款,他们觉得巴拿巴和扫罗可以胜任管钱的这个工作,这实在很有意思。扫罗蒙召到外邦人那里去,但是却在教会里管钱,不过他们照做了,这是他们两个人第一次同工。
我们常常会急着想去做大事,但是扫罗和巴拿巴却愿意先做管钱的工作。现在,他们要被差派出去了,安提阿教会并没有在、在金钱上支持他们,只是差派他们出去而已,我们后面会看到他们自己赚钱谋生,所以他们出发了。
学生时代的我,必须要把扫罗的宣教之旅画的滚瓜烂熟才行,我在学校成绩最差的一科就是圣经知识,所以你们都很有盼望。但是,我跟萧伯纳一样,离开学校以后才开始学到东西。我以前常常得画这些图,教授教的东西我只记得这一样,我连在做梦的时候都可以画的出来。
扫罗和巴拿巴在安提阿,这里是耶路撒冷,涟漪从耶路撒冷扩散到安提阿。现在换成安提阿是中心点,涟漪从这里(安提阿)扩散直到罗马。扫罗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把福音传遍地中海东北岸,一直到罗马帝国的首都,这正是他和巴拿巴要去做的。他们先到居比路,然后回到大陆。在安提阿、路司得和特庇这些地方植堂,这是另一个安提阿城,然后回来向母会安提阿教会报告经过,然后他们再出去宣教。
保罗的书信大多是写给爱琴海沿岸的教会,我们等一下再看另一张地图。接着第三次、第四次宣教之旅,后来又离开克里特,在马耳他发生船难,以囚犯的身份抵达罗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保罗的策略是在每一个主要的城市植堂,然后再尽快离开,再继续植堂。有的时候只呆三个礼拜,他在哥林多呆了十八个月,有时候是不得不离开,有时候是自己想要离开。但是他留下一间教会,让他们把福音传遍当地。他没有在各个城镇建立教会,他会找出那个省份的主要城市,在那里建立教会,然后由他们接手去传福音。
这个策略非常的成功,他不是全部都自己来,他先建立一间有生命力的教会,吩咐他们将福音传遍全省,然后他离开继续植堂。他是一个真正的使徒,不断的在动,他不断的探索新的地方,把福音传到未得之地。保罗在《罗马书》中说:“我不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我要找福音未得之地。”他不断向前走,直到跨越那片海洋,福音首次传到了欧洲,欧洲从此就不再一样了。
保罗经历过很大的危险,他遇过三次船难,但是《圣经》中只描述其中一次。他遇过多次洪水,差一点被淹死。被人用石头打,躺在地上等死。他曾经又饥又渴,不得睡觉。除此之外,他还得为众教会挂心,这似乎是他最大的重担。船难、鞭打都不算什么,但是看顾众教会的工作,各位知道吗?哦,那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如果晓得看顾众教会有多难,就会知道他的意思。有的时候进狮子坑,还比跟执事开会要容易多了。但是,教会建立了以后当然就需要再跟进,他很关心所有教会的情形,不像有一些布道家来办一场大型的布道会,结束以后就走了,从此不再过问。保罗不是这样,他建立教会以后,会持续关心教会在品质和数量上的成长。
他用两种方式跟进。一种是回去探访,这是他常常用的做法。教会在建立一年之后,他通常会回去探访,然后在各教会设立长老。使徒一旦设立了当地的长老,工作就完成了。保罗曾经写信给提多说:“我把你留在克里特,完成在各城设立长老的工作。”所以教会一旦有了当地的长老,使徒的任务就完成,就可以离开了。但是把教会建立到这个阶段并不容易,所以保罗有的时候会回去探访他们。但是如果一直回去探访,就没有办法继续植堂,他的目标是把福音传到西班牙,他想将福音传遍地中海的北海岸,保罗的“野心”很大。但是他如果得一直回去探访教会,那么就不能去西班牙,所以,他跟进教会的第二个方法是写信。因此,新约圣经中才会有保罗书信,他用这个方式来跟进福音工作。
保罗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先说他最后以囚犯的身份抵达罗马,等候审判。他的朋友路加医生为他写抗辩书呈给法官,也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保罗那次无罪开释。后来他就远赴西班牙,传统深信保罗去了西班牙,并且再度探访几个地方,像是克里特、尼哥波立,还有几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后来,他跟耶稣一样被出卖了,他被一个叫做亚历山大的铜匠出卖,结果第二次被捕。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尼禄。他匆匆被带走,甚至来不及带走他的笔记本还有他的外套,在《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我们会再谈到。他在信上写说:请把我的外套带来,这里很冷;还有我的笔记本、日记请把这些东西带来。以上就是保罗的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