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钟摆就摇向另一端--拥抱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并将之视为解决贫穷与不公等问题再现的最佳方案,因此许多人会说这就是今日新兴的意识形态。事实上,亚当?斯密(AdamSmith)的《国富论》(TheWealthofNations)--这份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料之一--似乎将自由市场神化了。他认为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当它自由发挥时,不需要倚靠上帝或道德规范,就会自动使人的行为趋向社会的最大利益。虽然现在言之过早,但从2008—2009年所发生的大规模经济危机来看,这次人们对资本主义的不满,可能也和上个世代对社会主义的看法相同。现在正有新的一波书籍,都在发掘解读最近市场资本主义中的意识形态本质,这些书有畅销类、学术类、世俗类和宗教类,其中甚至有的书名改为《失败了的众神明》,因为连自由市场都已经被当作有像上帝一样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得到快乐和自由。
尼布尔指出,人类的思想经常会高举某件有限的价值观或事物,并将它当作最终极的答案,这样我们便自觉能解决所有的事,而且认为那些反对我们的人都是笨蛋或坏蛋。但这正如所有的偶像崇拜一样,会使我们盲目,例如激进的左派思潮认为,有权力的国家是救主,而资本家就是魔鬼;保守派的经济思想则认为,自由市场和竞争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因此自由派和政府就是快乐社会的阻碍。
然而现实远不是如此单纯。高度累进式的税率结构会造成某种不公平,让辛苦工作的人没有报酬,反而受到高税率的惩罚;但低税率而没有福利的社会,也会产生另一种不公平,使得只有负担得起医疗开销和精英教育的家庭的孩子们,才有享受美好前程的机会。简言之,坚持某种意识形态的人,不愿意承认任何政治理论都有其明显的副作用,他们也不愿相信其反对者也可能有正确可取的想法。
在任何文化中,如果没有上帝在其主体里,那么性爱、金钱和政治就会各自填满不同人的心灵真空处。这就是为什么政论中充满越来越多意识形态和两极化的言论。许多人对于现今许多有害的公开政论,将其归因于两党间缺乏共识,但其实根源远比这个理由更深。正如尼布尔所教导的,他们是回到了这个世界的开始,回到了与上帝的隔绝,回到了疯狂地努力要补偿那无边的赤裸与无力感;而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乃是恢复和医治我们与上帝之间的关系。
在圣经中有一个戏剧化的例子说到这方面的医治。这是关于一个君王的故事,他有着决心掌权的意志,因此使得他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
?缺乏安全感的君王
在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帝国兴起,取代了亚述和埃及,成为世界上独霸一方的强权。不久之后它就入侵犹大国,攻下耶路撒冷,将以色列的精英阶层,包括军官、艺术家和学者们都掳到了巴比伦,最后,当时已知的大部分西方世界都被巴比伦的君王兼将军尼布甲尼撒所征服。但是根据圣经但以理书第2章的记载,这个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竟然晚上睡不着觉。
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他做了梦,?心里烦乱,不能睡觉。王吩咐人将术士、用法术的、行邪术的和迦勒底人召来,要他们将王的梦告诉王。他们就来站在王前。王对他们说:“我作了?一梦,?里烦乱,要知道这是什么梦。(”但以理书2:1—3)尼布甲尼撒王为这个梦心里烦乱。他梦到了一个高大如塔的巨像,可能这是他希望世人对他的印象--“常胜不败的巨人,在世界上居高临下”,但是这个巨像却有一双“泥脚”,并且最后被砸得粉碎。他在冷汗中惊醒,心中起了疑惑:难道这是表示他的帝国将要被倾覆?还是有人会来利用这个隐藏的弱点?许多追求权力的人都是极为焦虑和害怕的,但尼布尔认为,他们是因为焦虑和害怕,才追求政治上的权力。不过,就算害怕不是人追求权力的动机,它也是经常伴随着有权力的人。有权力的人都知道,他们是被人嫉妒的对象,仿佛站在其竞争者瞄准镜的十字准星中间,而爬得越高的人就可能摔得越惨,因为他有太多可能会失去的东西。
当麦道夫(BernardMadoff)因为诈骗650亿美元而被判150年徒刑时,他公开责备自己的骄傲。过去,他曾经有一年亏损了相当多的钱,但他“身为财务管理师,不能承认这样的失败”;他不能接受承认以后将带来的权力和名声的损失。当他开始借着庞兹骗局(Ponzischeme)来隐藏自己的漏洞时,“骗局越滚越大,他更无法承认错误”,他总是以为自己“有办法挽回局面”。
因此,虽然权力常常是由害怕而产生,但是它也会生出更多的恐惧。尼布甲尼撒王的这个梦把他的不安全感暴露出来,让他如坐针毡极为不安,但是有权力的人通常极不愿意承认他们所感到的软弱无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无力感的恐惧
尼布尔在他的《人的本性与命运》一书中讲到罪恶、政治与权力,而尼布甲尼撒王正可以作为一个范例来研究。尼布尔在“罪人”一章中指出:“人有不安全感,并且……他要借着决心掌权的意志来胜过这个不安全感……他假装自己是不受限制的。”
其实人类对于自己的生命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权力,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五的事件都不是人所能控制的,包括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父母与家人,童年的环境,身材的高矮胖瘦,遗传而得的才干,以及绝大多数的环境遭遇。简言之,我们这个人和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上帝所赐予的;我们不是无限的创造主,而是有限而必须依赖的受造者。
英国诗人亨利(w。E。Henley)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一条腿被锯断,但是他仍然努力奋发成为一位作家与评论家。青年亨利勇敢地写下了着名的拉丁文诗《不被征服》(“Invictus”)。纵然窄门无比险窄,尽管严惩绵延不尽,我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我是自己心灵的统帅。
然而正如尼布尔指出的,亨利的话过度夸张,是扭曲现实、“被骄傲之罪所感染的”观点^。虽然没有人应该忽视学习克服障碍的重要性,但是亨利若没有与生俱来的文学才华,又没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也没有父母和社会关系,那么他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他有点像尼布甲尼撒王的情况,被迫要面对自己的软弱无力:因为亨利的女儿在五岁时就过世了,他一生都没有从这个打击中走出来。在这个充满无法克服的力量的世界上,他只是一个渺小而有限的人。
如果尼布尔所言是对的,而且人类对于软弱无力的恐惧是根源于他们与上帝的疏离,那么人类必定会发展出许多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而不只是借着政治和政府来解决而已。权力这个偶像是一个“深层偶像”,可能会在许多其他种类的“表层偶像”中表达出来。
我在大学时代认识了一个人,他在归信基督之前是一个声名狼藉的花花公子。他的作风是引诱一名女性,在和她发生性关系以后就将之弃如敝屣。当他接受基督信仰之后,立刻就改正了自己在性爱上的恶习,并且积极投入基督教的事工。可是在他心中的深层偶像并没有改变:他在每次上课或讨论中,仍然是既好辩又喜欢控制全局;在每次开会时,他总是要争取主导权,不论是否有如此的安排。他在对不信主的人分享自己新得到的信仰时,经常说话伤人而且态度严苛。
很明显,他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并未转移到基督身上,而仍然是在自己身上--要以权力控制别人,这样他才会觉得人生有活力。这就是他要与异性发生关系的原因;他不是受她们吸引,而是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一旦他达到了目的,就会对她们失去兴趣。这也是他想要参与基督教事工的原因;他不是有兴趣要去服侍上帝和别人,而是要拥有那种知道自己是对的、自己握有真理的权力。他的权力偶像把它自己隐藏起来,但用别的形式表现出来:先是性关系的形式,然后是宗教的形式。
因此,权力偶像并不只限于那些很有权力的人才有,你也可以在微小、不明显的地方追求权力,例如在邻里之间恃强称霸,或在某个机关小部门呵斥几个属下。权力偶像围绕在我们四周,我们该怎么办呢?
?被呼召要谦卑的君王
尼布甲尼撒王的谋士们不能为他解梦,最后有一个被掳在王宫中服侍的犹太人进前来,他的名字叫做但以理。虽然尼布甲尼撒王不记得梦的内容,但是但以理仍能靠着上帝的能力而知道这个梦,并且能解释这个梦。
王啊,你梦见?个大象,这像甚高,极其光耀,站在你面前,形状甚是可怕。这像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你观看,见有?块非?手凿出来的?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砸碎,于是?金、银、铜、铁、泥都?一同砸得粉碎,如夏天?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座?山,充满天下。(但以理书2:31—35)这个大像代表世上的国家,它以巨大偶像的模样出现,代表世人将权力和成就偶像化。它就是人类的文明--商业与文化、统治与权力,都是人类为了荣耀自己而有的作为。但是一块巨石把这个偶像砸得粉碎,这石头与偶像的材料明显不同,它是“非人手凿出来的”,即是从上帝而来的。虽然石头的价值似乎比不上大象身上的那些金属材料,但终极来说它是最有力量的材料,而且如但以理所说,它是将来要临到世上之上帝的国(但以理书2:44)。
这个梦是呼召人要谦卑。虽然环境似乎常有利于猖狂的暴君,但不论是缓慢的或是快速而戏剧化的,上帝最后还是会把他们拉下台握有大权的人应当要知道,权力并不是出于一己的成就,而是上帝所赐予的,并且人间所有的权柄到最后都必定会瓦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帝借着这个梦要叫尼布甲尼撒王改变他对上帝的观念。身为异教徒的他,是相信多神的,即世界上有许多的神明和超自然的力量,他并不相信只有一位超越的、全能的、制定一切律法的上帝,而且每个人都要向他负责,包括他自己在内。这个梦告诉他有一位至高的上帝,他拥有全权并会审判世人,而且他也得向他交代他是如何使用权力的。
?尼布甲尼撒王接受了这个信息。
当时,尼布甲尼撒王俯伏在地,向但以理下拜,并且吩咐?人给他奉上供物和香品。王对但以理说:“你既能显明这奥秘的事,你们的上帝诚然是万神之神、万王之主,又是显明奥秘事的,(但以理书2:46—47)尼布甲尼撒王宣告上帝是“万王之主”,这个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在此竟然俯伏在地--这样谦卑的举动,实在与尼布甲尼撒王平日所习惯的骄傲不相称。
?幻象:我们以为自己能掌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