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曾写道:"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苏轼也说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诗句充分展示了酒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
由此可见,酒的市场潜力巨大。
况且,如今的浊酒已经让酒客们如此欢乐,而他即将酿造出的精酿白酒又怎能不让人期待呢?
他只需专心酿造,至于销售问题,可以交给。。。。。。向小将军?还是靳家军?
哎呀,暂且不论,等酒酿成再说吧。
蒸酒的事情交给付炙恒。
看着眼前这个原来一心只想读书的文人,纪辽突发奇想“你认识付强么?”
付炙恒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平静回答道:"他是我的堂哥。"
果然!听到这个答案,纪辽不禁笑了起来,还真是付强的亲亲戚。
突然想起他刚入伍时的样子,估计不是自愿来的,便也不再多问。
此时,付炙恒正专注地盯着眼前的酿酒设备,眼神中充满了兴奋与期待。
付炙恒曾品尝过纪辽酿造的白酒,对其品质感到十分震惊。
他自认为品味过无数美酒,但与纪辽的白酒相比,那些低度的浊酒显得平淡无奇。
尽管只有十八岁,但是酒龄已有十年,没办法,他的酒文化可谓是从娃娃抓起的。
他外祖家就是做酒的,他那豪爽的娘从四岁起就开始用筷子沾了酒给他舔。
如今,有机会学习新的制酒方法,他的开心兴奋压都压不住。
酿酒和蒸馏虽然都是酒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它们却是两个不同部分。
纪辽找了两个人管理。
付炙恒负责管理蒸馏部分,而酿酒则被交托给了另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来负责,这样可以实现更有效的分工与管理。
纪辽的计划是先酿造一批米酒,因为米酒相对于其他酒类来说,出酒速度较快,见效也更快,可以迅速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还会在酿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高粱酒,以走高端路线,提高产品附加值。
当这些安排妥当之后,纪辽将重心放在了研究自己的行军路线以及装备上。
包括弓弩、带有血槽的匕首、锁扣、滑轮、飞爪等,甚至还有工兵铲,连衣服是特制的。
十天后,一场严格的考核开始了。
在140多名士兵中,只有110人通过了考验,正式成为纪辽的亲兵。
纪辽亲自为他们颁发了属于他们的兵服,这让那些经过艰苦厮杀才获得资格的110名士兵激动不已。
穿上这身衣服意味着——他们终于保住他们的一日三餐。
原来这里吃得好,真不是传说,哪怕再苦一些,冲着这吃的,他们也觉得值得。
队员出来,就进入了下一阶段的训练,野外求生的训练。
负重训练是基础,还有反侦察,近身搏击,攀爬、索降、躲藏……
直把营里的哀嚎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喜欢带着百度去逃荒,小瞎子他太撩人请大家收藏:()带着百度去逃荒,小瞎子他太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