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千里狼自行车是杂牌吗 > 第32章(第1页)

第32章(第1页)

对清军阵型的百般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

第一,日军抢占了t字炮战阵位,这一点,其实北洋水师已经有所准备,那就是双方打成的阵位后来更象一个&ldo;六&rdo;字众所周知,t型阵位打的就是对方的先导舰,而丁汝昌的阵型先导舰有两艘,可以大大分散对方的攻击,同时两翼左右分开,比纯粹的t字炮战多少能发挥后方舰只的火力,事实上,作为先导舰的定远镇远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相反起到了吸引敌军火力的作用,只是让日军一下子打掉了指挥部,是北洋水师最大的败笔。

第二,开战之初,舰首对敌,各舰只能开主炮,后部火炮无法发挥优势,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这是为了取得阵型优势的必然牺牲,就象日本海海战东乡平八郎的阵前回头一样,挨了不少炮弹,换来一个t字炮战的有利阵位只是丁汝昌失败了,东乡成功了,所以他们获得的评价才如此不同这两个问题和后面的战斗比较,不能算大的问题--刚刚看到蝌蚪朋友的评论,有一句话令人茅塞顿开,那就是北洋水师的舰艇前后主炮不平衡,前炮大大优于尾炮,因此正面对敌牺牲的火力并不太大。

那么,事实上北洋舰队的确分割日军舰队成功,这么好的队形,周密的计划,这么高昂的士气,为什么没有发挥作用呢?我认为这主要有六个原因

第一,计划太复杂

这种&ot;考虑周密&ot;的复杂的作战计划在实战中往往难以实现,简单的计划更好些,因为实战中各舰不可能象平时一样没有干扰的实施计划就仿佛射门的足球运动员,在拉拉扯扯之下复杂花哨的动作往往难以成功日本海军最后一场大战:莱特湾大海战,就是败在了一个纵横几千公里的&ot;周密&ot;的复杂作战计划上。

第二,对日军火力估计不足

对日军战斗力和战争的惨烈程度估计不足可以说只有开战之后北洋水师的官兵才完全明白日军的战斗力,日军密集而准确的炮火,精确的指挥使北洋水师大吃一惊,也严重影响了士气如果事先知道日舰的命中率那么高,致远决不会冲出去独挡日舰全队的炮弹,那本来是只有定远镇远才能做的事情丁汝昌的负伤,从&ot;头面烧烂&ot;等状况看,根本不可能是飞桥断裂,很明显是挨了日军的炮弹,只是清军无法相信日军的炮弹会那么准确!这造成的影响在后面还要叙述,但是可以看出请军对挨上这样凶猛的打击没有思想准备,这就影响了北洋水师实施后面计划的决心象吴敬荣,肯定没有这种思想准备,于是就此精神崩溃北洋水师大概抱着狩猎的态度来的,没想到却是一场浴血死战!北洋水师领导人的思想这时肯定从彻底歼灭敌人向保护自己不被歼灭快速转变,而这在原来的作战计划中考虑不多仓促改变作战方针,北洋舰队战斗力和计划的优势当然大打折扣在这种肉搏战中,日军快炮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清军对自己军械的落后和士兵素质的不足考虑不周。

第三兵力不够充足。

按照原来的作战计划,左五右五,没有预备队,哪条船也不能沉才能完成,没有考虑到日军可以在最初的战斗中就给与北洋舰队重大的打击,切割敌编队虽然成功,随着济远,广甲的逃走,即便指挥健全,这个计划也已经很难实行。

第四失去指挥

最重要的一点,这个计划需要各舰作为一个整体,协调一致,并加以流畅的指挥才能实现,何时包抄,怎样应对敌舰的反扑,都要从舰队的角度而不是某一条军舰的角度考虑,而清军恰恰是一开战就失去了指挥,又没有指定预备指挥官(镇远不是很好的预备旗舰吗?为什么没有指定?大概还是轻敌了吧),造成了后面的大混乱我看到有关于致远升旗问题的讨论,想起马尾海战中参将高腾胜也曾经在飞云号上升起龙旗根据台湾钟汉波将军的解释,那只是表示舰上有高级将领,相当于后来的将旗,在海战中亮出来,表示决一死战的意思并非接管指挥权日军的评价是&ot;勇者过勇,怯者过怯&ot;,致远的出队和济远的逃跑把舰队的八字形阵拆得七零八落,随着丁汝昌的负伤,清军根本就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而这个计划没有指挥是根本无法进行下去的!清军的各舰没有自己的头脑,其思维是由失去控制的旗舰代行的,不乱怎么得了?想想林彪在打虎山战役中下达了攻击命令后就让各纵队各行其是,那才是最高级的作战计划呢!

第五,指挥官结构有问题

北洋水师内部,大约只有丁汝昌真正是打过仗的(还有显然没有统帅气质的方伯谦),也有指挥全军的能力次一级的指挥官即使优秀者如刘步蟾都显然缺乏战略的全盘考虑,刘可以指挥一艘战舰打得有声有色,但无力也没有经验指挥全队的战斗,所谓有将才没有帅才何况他本身也是第一次参加真正的战斗,对他的要求无法过高所以在丁负伤之后,就没有一个能够有才能和魄力,负责贯彻这一计划的指挥官了

第六,运气不好

这个计划是典型的中国人崇尚的&ldo;后发制人&rdo;,所以在前半部分是要注定要吃亏的,而真正分割了敌人,可以自己赚便宜的时候,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去赚所以看起来清军在整个战役全盘都在吃亏,看不到一点亮点因此后世对丁汝昌的雁行阵只有批评

个人认为北洋海军的失利和阵型的关系应该远远比单纵阵和雁行阵那样简单的对比深刻后人评价,往往把先人都看作老气横秋或窝窝囊囊之辈(他们确实比我们老么),但是实际上当时的人物也都是一时豪骏,必有自己的血气和智慧,丁汝昌为了北洋水师的胜利,可能比谁都要呕心沥血,而他的才干也比评价他的人可能要高很多您认为我这样的分析是否有一定道理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