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广场上是傣族、黎族、傈僳族的建筑风格。傣族建筑主要体现为干栏式建筑,建筑特色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地形、建筑材料等因素。在河谷坝区,由于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的生态环境,傣族居民建筑主要以“干栏”(俗称竹楼)为主。这种建筑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壁,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住人,下层养家畜、堆放农具杂物等。整座建筑空间是从一楼到二楼,一楼和二楼之间,用竹子或木板做成墙壁或搭成楼板隔开,分成了上下楼和住房。随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以混凝土砖瓦结构代替竹木结构,但仍保留“干栏”的形式或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仍习惯称呼它为“竹楼”。
傣族建筑还包括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是用土木质结构,分为两层,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粮食和杂物,还专门为牲畜修建圈子。土墙有两层,厚三尺左右,能起到冬暖夏凉的独特的功效。佛寺建筑是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人,专门修建的一种佛寺,屋檐错落多层重叠,房顶多为平面,用青瓦覆盖等样式建筑为主。由大殿、僧舍和鼓房等修建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经楼、一座佛塔。主殿外观一般是单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顶,也有悬山式屋顶、多角或亚字形重檐歇山式屋顶。房顶坡面进行一至两次跌落后,有两层或上中下三层的单面坡或三面坡,还有五面坡的,坡面的多少和佛寺的地位息息相关,级别越高,坡面越多。屋面按纵向分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或五段式,以中间最高,使寺院屋面呈现出多层错落,既美观而又神秘庄严。
傣族的特色食品有“剁生”:主要特点是使用刀将食材剁成细末或细条,加入各种佐料进行调味。主材是用筋少肉嫩的生牛肉、牛肚、牛肝等食材制作而成的一种生食菜肴。“油炸青苔”是傣族特有的传统美食。傣族人从江河中采集青苔,洗干净后,加工成青苔干片。在食用时,把这些干片剪成小块放入油锅中煎炸至金黄色即可食用。此外,油炸青苔在傣语中被称作“改英”。“香茅草烤鱼”关键是选用香茅草作为香料,这种茅草天然地有一种柠檬香味,具有和胃通气、醒脑提神的功效。制作时,先将鱼洗干净,加上各种佐料,然后裹上香茅草进行烧烤。烤制过程中,使鱼肉与香茅草的香气完美结合,就成了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
傣族的“酸笋煮鸡”是傣族的传统名菜,既开胃又排汗。这道菜选用满了一岁的鸡和陈年笋为最佳食材,把鸡肉切成块以后与酸笋、草果、胡椒、砂仁、蒜、姜等配料一同炖煮。使酸笋和鸡肉二者之间产生高度融合,使得汤汁清香、酸饴适口即成。“菠萝饭”是傣族的一种特色美食,具有甜、咸两种口味。甜的菠萝饭通常使用紫糯米制作,经过浸泡和混合菠萝果肉后,再放入菠萝容器内蒸熟。咸的则加入胡萝卜、玉米、青豆、虾仁等食材,与香米饭同炒,无需额外调味。这种饭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还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包烧”通常是将肉末或肉丁与香茅草、香葱、油和少许盐混合,然后用芭蕉叶包裹,置于炭灰中慢慢烤熟。其食材有猪肉、鸡肉、鱼和虾等。傣族的特色饮食之一是食花。
傣族人不仅食用野味,还食用多种植物的花。食材有攀枝花、白花和芭蕉花等,这些花经过调料处理后即可食用。这种饮食结构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高碳水化合物,与现代倡导的绿色饮食相符。“蚂蚁蛋”是傣族特色饮食之一。黄蚂蚁生长在树上,其蚁巢由树叶牵连成圆球形。蚂蚁蛋的食法多样,可以凉拌,将蚂蚁蛋用开水烫过,与烧熟的番茄、葱、蒜、香菜、辣椒等混合食用;也可以蒸食,将蚂蚁蛋与葱、姜、蒜、青辣椒拌匀,用芭蕉叶包好蒸熟食用;还可以烧汤,将蚂蚁蛋与番茄、香菜一起煮十分钟即可。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傣族的美食很多,有时间去看看吧。
傣族又称泰族,分布在中国、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傣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一世纪,史籍中就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许多学者也认为《蛮书》中记载的“蛮蛮部落”即是西双版纳一带傣族的先民。在元明时期,汉傣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促进了傣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傣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即傣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此外,傣族还使用泰语和老挝语。傣族所用的文字为傣文,有多种方言和文字系统。
傣族的传统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等。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也是最为盛大的节日,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傣族妇女的服饰通常为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穿无领对襟和长管裤。这种服饰特色体现了傣族的审美和文化传统。傣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图案大多是虎、龙等,这既能表示勇敢又能装饰身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传统正在逐渐淡化。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傣族的传统节目有“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三至七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泼水节期间,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人们相互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场面十分热闹。“开门节”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结束,从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
傣族的“关门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三个月。关门节期间,民众到佛寺里听高僧讲经是一项主要活动。在这期间,傣家人不举行婚礼,不建盖新房,不出远门,主要是集中精力搞生产。“巡田坝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迎春歌集会节日,内容是通过群众巡游,起到催促农事、保护树木的意思,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傣族的“花街节”是花腰傣的特殊节日,因为花街节是青年男女交流择偶的重要形式,当地称为“赶花街”,也被称为“东方的情人节”。“对歌节”是红河两岸的傣族男女青年在每年五月端阳这天,汇集于马街乡乌湾村的那丙大龙潭附近过“对歌节”。对歌这天,各村男女青年盛装而来,开展男女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对歌比赛。当然傣族的文化活动远不止这些,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
黎族的建筑特点是船型屋。这种房屋外形像篷船,内部似船舱,以茅草铺顶,草泥糊墙。其结构简单,以木条、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十分原始和简单,属于传统竹木结构建筑。船型屋的设计考虑到了海南的气候条件,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地。船型屋不仅是一种居住建筑,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屋顶上的茅草腐烂或被烧毁后,会重新翻盖。在船型屋的中间,立着三根高大的柱子象征着男人,六根低矮的柱子象征着女人,这寓意着一个家庭由男人和女人组成。船型屋是黎族最传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住宅,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融,黎族民居经历了从巢居、干栏到地居的建筑演变过程。为了保护黎族建筑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经过相关部门和黎族人民共同努力,通过重新定位、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以及改造融合等方式,旨在将最具黎族建筑文化特色的船型屋完整地保存下来。
“鱼茶”是黎族古老而传统的腌酸制品,也是黎族的一种传统美食。将腌制好的生鱼和米饭搅拌混合,然后密封,经过二十天左右的发酵后(有点像做米酒),有一种鲜中带腥,酸中带咸的味道,很多人不习惯。“黄姜饭”也是黎族特有的美食。把生黄姜舂烂,挤出黄色的姜水来煮米饭,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产妇食用还可以补身体。“山兰酒”是黎族人在“三月三”饮用的水酒。这种酒采用当地的一种旱糯稻也就是山兰稻谷酿制。制作时,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球饼”碾至粉状掺入其中(也就是酒曲),装进坛里。一天后,取少量冷水沁入容器里并封口。饮用时用“竹竿一吸胜壶觞”也就是用中空竹竿直接插入壶中饮食的方式,黎族人饮酒不用酒杯。
黎族的“琼中小黄牛”又称“野牛肉”,肉纤维细长,水分低。最好吃的是一岁左右牛龄的牛,这种琼中小黄牛全是野放的,当地人称之为“不回家的小黄牛”。黎族人把它们放养在海拔八百米以上的山上,以吃草木树叶为主。每隔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牛主人会到山上去领着牛群到固定的地方去吃一些盐巴。等小黄牛满一岁以后宰杀,然后架在木炭上烤熟食用。现在又演变出了很多的新做法,有竹筒牛肉、琼中橙汁扣小黄牛等。黎族人的美食有很多也与其他民族相同。
黎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包括春节、年仔节、迎春节、军坡节、鬼节、牛节、敬祖节等。其中,春节是黎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黎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祭祀祖先、唱歌跳舞、制作美食等。“年仔节、迎年仔节”通常非常隆重,每家每户都会放鞭炮庆祝。而“迎春节”则是为了纪念黎族的远古祖先。“军坡节”是海南特有的风情习俗,活动中人们会接婆祖回村里,并进行婆祖巡游,象征着视察民情、为民排忧解难,每到一处人们便敬香磕头,以示对祖先的怀念、敬仰与尊重。军坡节时,村寨中会选一个较大的场地来“装军”演戏,贩售土特产,并进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有道士跳神舞、装神穿腮等,富有神秘色彩。此外,还会上演琼剧和公仔戏,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精神世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黎族“鬼节”是当得知某人为禁母后,病人的亲属会立即通知所谓的禁母,通过警告、抽打和洗澡等方式处理。警告可以通过放置树皮、竹制短箭,贴上汉字写的“警告信”,挂上猪脚、鸡脚、鸡头等物,甚至夜间到禁母门前鸣枪示威,直至禁母答应请道公来“解禁”。抽打过程中,娘母或道公让禁母背上披着草席(也可为树皮),用笔条在其身上抽打(并不真正用力),然后禁母逃走,到河边把草席丢到河中,表示禁鬼被赶跑。黎族对不同类型鬼魂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对饿死鬼需要人们走过其死亡地点时,捡拾一块树叶或拾一块石头放在那里,表示关心;水鬼则需要人们定期祭祀,以保证平安;灶公鬼则被认为住在黎族房子中厅的火塘上,平常不能用木柴树枝敲打,主人搬家也不能动它,以免给家庭带来伤害。牛节和敬祖节等也是黎族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傈僳族的建筑特点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傈僳族的建筑多建于高山和半山腰上,这是因为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的选址位置。建筑材料多采用当地的竹子、木材等。修建竹篾房(俗称“千脚落地房”)和木楞房等。千脚落地房的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即支撑楼房的底层木柱直径小、间距密、数量多,有的多达一百多根,这种结构使得房屋看起来好像长了脚一样,因此得名。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这些地区多高山和半山区。千脚落地房多建在向阳的坡地上,这种地理位置和建筑方式有助于抵御入侵之敌,同时也能避开坝区河谷地带的瘴气、瘟疫等。傈僳族的传统选址理念是“居山不居坝”。千脚落地房不仅是傈僳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而且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大量历史信息,集中体现了傈僳族人民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千脚落地房的设计考虑到了防潮、通风散热,以及防御蛇虫野兽的侵害和抵御一般性水灾。在匹河一带,这种房屋采用竹篾编墙,有利于通风,适应半山温暖带气候,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傈僳族的“木楞房”使用当地天然成龄的圆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不去皮、留槽,两端以缺口咬合,呈“井”字形层层摞叠构成房屋四壁。木楞房的结构设计简单而严密,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四壁用削皮后的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屋顶则用木板铺盖,上压石块,整个建筑冬暖夏凉,且特别防震
傈僳族在建造木楞房时,不仅注重实用性,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在选料上讲究,一般在秋、冬两季砍伐木料,并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仪式。木楞建筑能防潮防水,结构稳固,这种建筑形式不仅适应于多雨的地区,还能有效防止虫害和湿气的侵入。傈僳族的建筑中常设有火塘,这是家庭和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宗教和社交活动的中心。火塘的存在不仅提供了温暖和光明,也是家庭成员和客人聚集的地方。
傈僳族的“漆油鸡”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特色美食。做法是将三黄鸡切块,和姜片一起放入冷水中煮,水沸后两三分钟,捞出来沥干水份。然后将漆油(漆油是一种由漆树种子榨取而成的天然植物油)放入锅中烧化后,放入鸡块翻炒去腥,再加入开水煮沸后,再用小火煮半小时后放入盐、白糖、生抽、小红椒等佐料,再焖煮五分钟后即可食用。还有怒江傈僳族手抓饭、石板粑粑。傈僳族的甜木瓜炒乌鸡丁,是具有食疗作用的药膳菜。泸水县片马乡所产的白花甜木瓜,个大味美又具有健胃助消化、祛风止痛、舒筋活血的功效,吃法多样,炒鸡为最常见。甜木瓜炒乌鸡丁这道菜主要用料为鸡脯及腿肉、甜木瓜、精盐、白酒、葱、姜、味精、酱油、湿淀粉、青辣椒、少量猪油而做成。傈僳族的其他美食也与其他民族类同。
傈僳族的传统文娱活动有:傈僳族的歌舞十分具有特色,民间舞蹈只跳舞不唱歌,不是那种一歌半舞的形式,只是使用多种乐器伴奏,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舞曲。《双人琵琶舞曲》的表演通常在节假日及喜庆场合进行,弹奏的曲调根据不同的场合有所不同。如在过年时,舞蹈会从辈分较大的家庭开始,一直跳到辈分较小的家庭;而在红事(如婚礼)上,舞蹈的曲调和跳法基本上与节日相似。白事(如葬礼)上的弹奏曲调和舞蹈动作则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情感的表达。
琵琶舞的伴奏乐器除了琵琶外,还包括其他传统乐器,如口弦等,这些乐器在舞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增强了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琵琶舞的历史悠久,其产生、演变和发展与傈僳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历史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舞蹈形式不仅是傈僳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音乐中不可多得的民间“交响乐”,富有较高的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阿哥阿妹情意投》等反映了爱情生活,而《撒麻种》、《种包谷调》、《找菜歌》等则模拟劳动生活。傈僳弹唱是傈僳族文化艺术的一部分,其歌舞形式多样,既有载歌载舞的形式,也有只用乐器伴奏的舞曲。傈僳族的民间乐器包括其布厄(小三弦)、很子(弓弦乐器)、举列(笛子)、笛里吐(小竖笛)、葫芦笙、玛果(口簧)、阿其诀列、达提吐、唢呐、玛拉(大号)以及大锣、大镲、大鼓等。傈僳族的舞蹈中,有一种称为“锅庄舞”,又称“果卓”、“歌庄”、“卓”等,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等地。锅庄舞是一种圆圈歌舞,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傈僳族的器乐曲多为歌舞伴奏的舞曲,纯器乐曲较少。其布厄演奏的《传情调》、《划船调》等,很自演奏的《约玩调》等,都是傈僳族的传统乐曲,内容丰富,表演的方式又各自不同,充分体现了傈僳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内涵。
喜欢戎马生涯致富路请大家收藏:()戎马生涯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