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一边品尝,一边赞叹:“张兄,这手艺真是绝妙!味道绝佳,这就是咕咾肉吧?我从未尝过如此美味!”他曾在各种奇异的影像中见过咕咾肉,却从未真正品尝过。淮海的粤菜馆并不都供应这道菜,因为这里的粤菜讲究快速便捷。
淮海的粤菜馆,即便在繁华的商场内,也只是装饰华丽的茶馆,仅提供十几种点心和二十几种菜肴,且大多简单易做。老火汤的醇厚,咕咾肉的地道,都被简化成加了菠萝的糖醋里脊。就连店内的烧腊,也无法与厚街、虎门、中山、小榄等地街头小摊相媲美。
小榄街头十二枚金币的烧鸭叉烧双拼饭,连同免费的鸭架汤,其美味甚至超越了淮海高档商场内四十五枚金币的烧鸭饭。淮海的生活成本高昂,商家无暇慢工细作,只能以快捷取胜。
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张桐用心烹饪的菜肴显得尤为珍贵,尤其是在淮海这片土地上。陈瑶家境优越,她曾品尝过咕咾肉,但相比之下,张桐的咕咾肉让她觉得别具一格。
“好香啊!我以前吃过咕咾肉,但肉质平淡无奇,只有番茄酱的酸甜。吃完酱汁,肉就没什么味道了。但张桐的咕咾肉,既有番茄酱的酸甜,肉本身也充满浓郁的香气,我能品尝到肉的醇香和鲜美,不只是酸甜而已!”陈瑶对美食的鉴赏力显然高于牛犇。
牛犇只知食物好吃与否,而陈瑶因见识广泛,能迅速找出食物的优点和不足。张桐端着灵泉之水,看向黄泽英:“怎么,不尝尝吗?再等下去,恐怕只能舔盘子了。”
张桐并非戏言,陈瑶和牛犇正快速享用这盘水晶咕咾肉,就连对酸甜不感冒的黄刚,尝过一块后也对张桐竖起大拇指:“做得好!这是我尝过的最好水晶咕咾肉了!”
黄刚经验丰富,对酸甜口味不甚喜爱,他的赞美已是极高评价。黄刚瞥了眼黄泽英:“我怎么说的,不可貌相。看来你输了。小庙也能藏大仙,你仅凭外表判断人和店的好坏,今天恐怕要碰壁了。”他不忘教导儿子。
黄泽英咽了口口水,倔强地说:“我还没吃,吃了再评价!”他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毕竟刚才夸下海口,不好意思主动夹菜。但在顶撞了父亲后,他终于拿起筷子。
黄泽英其实酷爱酸甜菜肴,如糖醋里脊,每次用餐必点。但有些餐馆做得不尽如人意,要么裹粉太厚,里脊肉少,吃起来像炸面团配番茄酱;要么裹粉太薄,里脊肉炸得干硬,成了炸肉干配番茄酱;要么炸得不够脆,口感不佳。黄泽英自认为是糖醋里脊的行家,每年不知品尝了多少盘。
咕咾肉虽与糖醋里脊不同,但黄泽英坚信自己能找到张桐这道菜的瑕疵。他夹起一块里脊肉,入口的冰凉与酸甜瞬间刺激唾液分泌,一口咬下,肉还是热的,肉汁四溢,酸甜酱汁与猪肉的鲜香交织,下肚后,黄泽英竟不自觉地吃完了第一块。
咦?!挑刺儿的事呢?为何刚才想不出如何挑剔?黄泽英回过神,发现自己忘了初衷。
对了,肯定是自己吃得还不够,再尝一块,细细品味。黄泽英又夹起一块里脊肉,这次还混入了一片小菠萝。首位将菠萝融入菜肴的厨师,真是天才。
菠萝的酸甜与适中的口感与里脊肉相得益彰,咀嚼时,菠萝的汁水充满口腔,湿润的感觉让人情不自禁地吞下了第二块里脊肉。
“嘿,你吃得有点多啊,你不是不吃吗!”牛犇开始抱怨黄泽英吃太多了。尽管张桐做了满满一大盘,但牛犇担心三人不够分,他要保护自己的份额。
“我乐意,我想吃就吃,你管不着。”黄泽英下意识地反驳了牛犇……
"嘿,安静些。专心用餐,餐桌之上不应言语过多。"陈瑶咀嚼完口中的食物,这才对两位少年训诫道,她的举止显然透露出良好的教养。
张桐轻轻拍了拍肖潇的肩头:"给他们添三碗米饭,我来个番茄炖灵蛋。"
黄泽英不知怎地,恍惚间已端起米饭,大口吞咽,同时品尝着咕咾肉和番茄炖灵蛋。他本该挑剔的,不是吗?
番茄炖灵蛋,或许是世间最受欢迎的下饭菜之一,酸甜的番茄与煎得香气四溢的灵蛋相得益彰。尤其是当灵蛋的汤汁淋在饭上,拌匀后,那滋味美妙无比!牛犇便是如此,向肖潇要了个勺子,舀了两大勺汤汁浇在饭上。
喜欢我就开个餐馆怎么就不正常了请大家收藏:()我就开个餐馆怎么就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