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祖母……&rdo;孟玉嘉祈求道。孙氏拍拍孟玉嘉的肩膀,说道:&ldo;凭什么让我的孙女受委屈。&rdo;言外之意是不认孟玉妍这个孙女了。孟玉嘉知道再劝再求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了,于是岔开话题道:&ldo;吴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do;孙氏见孟玉嘉好奇,定下心来道:&ldo;你祖父年轻的时候也去边关征战过,曾经吴家祖父还是一个偏将军,算来还是他救了你祖父。&rdo;孟玉嘉嘴角抽了抽,果然是狗血的报恩定亲。&ldo;现在的吴家当家人是……&rdo;孙氏道:&ldo;在侯府住着的,便是当年那位偏将军的小儿子,这次他是为了给早逝兄长留下的遗腹子前来提亲的。&rdo;孟玉嘉心中暗暗将其记下。&ldo;听说吴家现在定居在望燕县?&rdo;孙氏点点头:&ldo;吴族长还是前城的把总,胡狄在去年被边关将士打退,没有个一两年是不会卷土重来,吴族长没有儿子,所以就急急过来替他侄儿求亲了。&rdo;孟玉嘉有些奇怪,以前的吴家偏将不为儿子求娶孟家姑辈,算来也是知道差距并未放在心上。怎么如今吴家偏将去世了,他的儿子和孙子怎么就笃定孟家会将女儿嫁过去?&ldo;说来那吴家小子也是不错的,不过若不是想求我们侯府女儿,我说不得会好好替他寻一门好婚事。&rdo;孟玉嘉奇怪的问道:&ldo;祖母为何如此说?&rdo;孙氏笑道:&ldo;吴家小子和祖辈不一样,他生在武将家族,但是却是从文,年纪才十八就考中的举人。&rdo;孟玉嘉十分意外,十八岁的举人确实稀罕。虽然边关那边的举人比别的州省容易考上,但是也不能否认这吴家小公子的本事。现在孟玉嘉也想通为什么吴家会来求亲了,这根本是想为这公子铺路。吴家是武将,势力也在边疆,又算不得什么高位。吴公子中了举人,那么他迟早有一天会进京会试。会试不管过不过,他要想当官,想要一个好的前程,还真的需要找人帮忙打点。对于他们那个家庭而言,没有比岳家更令人放心了。孟玉嘉想到这里,紧迫的心便松了几分。吴家这样的现实表示他们不敢慢待侯府贵女,而且……既然吴家公子要进京赶考,那么就不会永远呆在边关。虽说嫁进吴家的日子比不上侯府锦衣玉食,但是日子好好经营绝对不会差。原本的孟玉嘉还担心吴家那位是个大字不识,是个匹夫之勇的粗壮汉子,现在听到是个读书人,孟玉嘉表示满意。别和孟玉嘉说什么读书人心眼多,不如汉子那边老实憨厚那样稳妥。在孟玉嘉心里,她占据绝对的优势,那人就是心眼多,也要努力想法子让他对自己使不出来。孟玉嘉露出些许的笑意,孙氏一直看着孟玉嘉,将孟玉嘉如此模样,她问道:&ldo;怎么?你对他有兴趣?&rdo;孟玉嘉面上一红,道:&ldo;祖母,现下我放心啦。吴家……公子既然是举人,过不了几年就会进京赶考,届时动点关系将其留在京城便是,不管是我嫁还是三姐姐嫁,也算是好良缘了。&rdo;孙氏一听,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她怎么就没想到这么一出?&ldo;玉嘉,你……&rdo;孟玉嘉恢复平静,道:&ldo;一切但凭祖母做主。&rdo;孙氏的心思立即转了几圈,孟玉嘉瞅了孙氏一眼,敛住眼中所蕴含的情绪。孟玉嘉觉得,祖母终究是拗不过祖父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她远嫁。孟玉嘉这样说出来,也是为了留下后路。并不着痕迹的让祖父祖母少些争执,毕竟一桩不像想象中那么差的婚事让孙氏的反感没那么激烈。作者有话要说:男主你啥时候出来呢?☆、孟玉嘉见父孟玉嘉陪了孙氏很久,连晚膳也一块用了。用完晚膳,孙氏派身边的人送孟玉嘉回了三房。三房院子的灯都是极亮的,这么久了,孟玉嘉也知道不仅孟玉琪和孟玉如被禁足,连大伯母和母亲都被祖父支使大伯和父亲给禁了足。孟玉嘉并未回自己的房间,而是去了厨房。&ldo;正房的膳食可送过去了?&rdo;三房掌管膳房的是朱大家的,朱大家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据说还是母亲带过来的。&ldo;都送过去了,可是却都被退回来,奴婢瞧着,这膳食没有用上几口。&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