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力学名词出现在时下的语言中。如“给力”,“正能量”等。既如此,聊聊力学的一个终极原理,也许有好处。因为一,这原理,大概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于是也应适用于诗文。第二,它又进一步折射了《沥泉》诗评家的的智慧。
熵增原理。估计书友不陌生。说得是一个系统,比如一个社会、一株大树、一块馒头、一种语言,等等,如无外力作用,终将解体。树能枯,馒头要馊,语言会死,国将不国。
我们的语文,不管过去多么光辉灿烂,现在已经开始“自自冉冉”地“蓝瘦香菇”了。
语言当然要与时俱进。大宋的铁匠再能耐,不识“钛合金”更不知“激光”、“液晶”、“云计算”。语言更会自由发展,走到它的反面,这是熵增原理保证了的。至今,无人能证伪此原理。想反,有无数的证明。
保护一个语言的基本体系,是不得了的大事,轮不到我等人微言轻者讲话。只看到,《沥泉》诗评家,用他们的劳动,在保护国文的一部份——古诗的规律。
不玩古诗,早已有之。胡适不是说,“诗国革命何处始,要须作诗如作文”吗?因此,维护诗词规律,体现出诗评家的大智慧。
每当我读诗评。不仅仅是得到莫大鼓励,而且是心灵的净化。在他们的激励鞭策下,《沥泉》特别仔细地写了“六十九回,将军解甲池边坐挂却‘绝演’说诗文”,写对诗词规律的浅显理解。算是对诗评家宝贵劳动的呼应与感谢。
如果书友们有时间,不妨也读读他们的诗评。毕竟,读了《沥泉》,大家知道这些诗在说什么呐。
沥泉神枪下册,七十五至八十回诗评
七十五(1)两胡伏诛三岔口,二吴送亲十字坡…
我曾年少轻狂
沉吟良久,意境无法超越丁名立兄之评,窃来续貂作数:
沥重大将风范,三横铁匠手段。众人心悦诚服,齐投岳帅帐前
龙老汉说:
夜伏昼行往前走,眼看已到家门口。柳木车轴实难撑,三横换轴露一手
(2)
我曾年少轻狂说:
阳泉西来拦车队,一言不合发雌威。巾帼不比须眉逊,醋海翻波宝刀飞。
龙老汉说:
运煤车上插风帆,发明之人乃阳泉。回家路上遇三横,心生醋意战一团
(3)
丁名立说:
多日不见情义重,阳泉大要秀恩爱。这波方停那波起,难道马上有厮杀?
龙老汉说:
虽然不明就里,阳泉就坡下驴。正与三横亲热,沥重排兵御敌。
我曾年少轻狂说:
刀里加剑如电闪,阳泉浣度战军官。沥重挥旗行注目,东路忽来敌若干。
(4)
龙老汉说:
对方来势汹汹,不幸遇上沥重。一番调兵遣将,未战已抢上风。
我曾年少轻狂说:
落日余辉光犹耀,东军手持扎麻刀。细问知是送婚辇,三横不由觉蹊跷
(5)
我曾年少轻狂说:
千娇百媚百媚生,风情万种万种功。沥重有心抑金女,力助阳泉梳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