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追光者历史背景 > 第90章 苏洵苏轼苏辙 一门三文豪(第3页)

第90章 苏洵苏轼苏辙 一门三文豪(第3页)

他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迈奔放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恢宏;又有婉约细腻之篇,如《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情感细腻。苏轼对词的改良,极大地提升了词的文学地位和艺术价值,为后世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后来,苏轼又有了第三任妻子王朝云。她曾是歌妓出身,却与苏轼情投意合。尽管他们曾失去过孩子,经历了伤痛,但这份感情依然真挚深厚。

说来也巧,苏东坡的三任妻子都姓王,三横一竖,仿佛冥冥中注定的缘分。这也使得苏东坡拥有了如人间四月天般的美好情感经历。他与妻子们相处融洽,尤其是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和第三任妻子王朝云,两人在同一时期相处也非常平和,彼此尊重,共同给予苏轼温暖与支持。

苏轼对待每一位妻子都关怀备至,尊重有加,而他的妻子们也都以深情和理解陪伴着他走过人生的起起落落。这份夫妻间的和睦与相互扶持,成为了苏东坡人生中温暖而珍贵的篇章。

苏轼的政治生涯起起伏伏,但无论身处何地,他都能凭借着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为当地百姓谋福祉。

公元1084年,苏东坡结束黄州四年多的生活,奉朝廷调令返京,担任礼部郎中。在朝廷的时间不长,约一年左右。

苏东坡因与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在诸多政事上政见不合。公元1089年,他再度被贬,此次被贬至杭州,出任杭州知州,任职约两年。

当时的杭州西湖,水浮莲肆意蔓延,湖水严重淤积,水利状况糟糕透顶。苏东坡到任后,立刻与当地官员深入交流,坚定地扛起了治理西湖的重任。

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曲折。资金极度匮乏,人力严重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种种难题犹如重重高山横亘在前。

但苏东坡毫不退缩,他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地组织民众展开大规模的疏浚行动。挖出的大量淤泥无处安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思冥想,苏东坡终于想出了用淤泥筑起苏堤的巧妙办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他精心构思设计了三潭映月。每当明月高悬,月光透过三个石塔中的圆孔倒映在水中,宛如十五个月亮散落在湖面,波光粼粼,如梦如幻。

周边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曳,荷花散发着阵阵幽香,与三潭映月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西湖治理工程大功告成。西湖的美景更胜往昔,湖水清澈如镜,岸边垂柳依依,苏堤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蜿蜒于湖面之上。

百姓们欢呼雀跃,称赞他是救民于水火的大恩人。当地官员也对他的智慧和毅力钦佩不已,对他的领导才能由衷赞叹。

这一非凡事迹传到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对苏东坡的功绩赞不绝口,认为他心系百姓、德才兼备;但也有人心怀嫉妒,恶意诋毁,企图抹黑他的成就。

苏东坡为此情此景欣然挥笔,写下诸多诗词文章,如《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湖的迷人风姿。

他治理西湖的功绩,永远铭刻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后人传颂的千古佳话。

苏轼的一生,虽与朝廷中的某些政见不合,但每到一处地方任职,他都能与当地官员协调合作,无论顺境逆境都能泰然处之、积极生活的人生态度。

他的每一段经历,都是对生活的深情拥抱;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心灵的真诚倾诉。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坚韧,何为豁达,何为对生活的无尽热爱。

苏轼漂泊了一生,在他的晚年,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房子,朴素中蕴含着雅致。小院清幽宁静,石径曲折,几株梅兰竹菊绽放其间。屋内,客厅摆着一张平实的木桌和几把老旧的椅子,书房里书籍满架,墨香弥漫,卧室的床铺干净整洁,温馨宜人。

苏轼以为可以颐养天年了,一生在仕途上历经磨难,多次遭遇贬谪。结果在公元1094年,62岁的他被贬至岭南惠州。苏东坡这一次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于是他交代了很多的事情,只带上了儿子陪伴左右,在惠州,担任的官职低微,但他并未因此消沉。

苏轼积极参与当地的民生建设,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作物。同时,他还致力于推动当地的教育发展,为学子讲学授课,传播知识和文化。

苏轼尽情享受岭南的独特风光和美食。他品尝了鲜美的荔枝,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表达了他对岭南生活的热爱和对困境的坦然。

命运并未放过他,不久后,苏轼又被贬至海南岛的儋州。在儋州,他克服了艰苦的环境,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传播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公元1100年,朝廷大赦,苏轼踏上北归之路。可惜,公元1101年,苏轼在北归途中于常州逝世,享年65岁。

苏轼去世后,其弟苏辙悲痛万分。苏辙按照当时的礼仪和家族的传统,妥善安排了苏轼的后事,并尽力整理和保存苏轼的遗作、遗物,以缅怀兄长并传承其文学和精神遗产。

苏轼共有四子,分别是苏迈、苏迨、苏过、苏遁。苏迈曾随父辗转于各地,仕途上未有突出成就。苏迨自幼体弱,在仕途上也表现平平。苏过文学才华较为出众,随父在贬谪之地生活,受苏轼影响颇深,能诗善文,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苏轼的后人在历史上虽未有特别显着的作为,但苏轼的文学造诣和人格魅力对其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世界报》在2000年,评选了1001年至2000年间的12位“千年英雄”,在此次评选中,中国人里只有苏东坡获此殊荣。

这一评选充分彰显了苏东坡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它不仅是对苏东坡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喜欢历史追光者请大家收藏:()历史追光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