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票号的事我也正是如是想的,公子还有什么其他的吩咐尽管说。&rdo;马华脸上的兴奋和喜悦之情犹在。
王诩看着马华说道:&ldo;我要办报纸。&rdo;
&ldo;报纸?&rdo;马华奇道,眼前这个自己看中的人总有奇奇怪怪又让他惊喜的想法。
&ldo;怎么解释呢,就是用几张很宽大且不缝线的纸,记录这一天杭州的大小事情,以及奇闻异事,官府通告,甚至是衙门断案。&rdo;王诩简单地解释道。
马华细细地琢磨了一下,又提出了疑问,&ldo;注意是很好,可是哪去收集这么多事?又放在哪里卖呢?&rdo;
&ldo;收集的事,马先生就不必担心了,至于卖嘛,可以放在街边的书摊上卖,卖出多少份就给街边摊主分一些钱,这样就不愁卖了。&rdo;王诩又补充道:&ldo;很多士子文人,也可以来报纸上刊载他们的想法和对大宋的一些想法,以及自己的文章和见解,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声望。同时,若刊登他们的文章和见解的报纸卖得好的话,就像分给摊主钱一样,也分给他们。新词、新曲,志怪野史,说书人所说的书,以及往昔圣贤们的劝解和著作都可以。甚至是提点刑狱司所判的奇怪的案件或者正在审理的案件也行,达官贵人们的乐子、平常人家的小事、青楼坊间的秘闻,哪家酒楼的菜肴好,哪家酒楼的收的钱便宜,让杭州人能够感受到杭州每一个角落,每一天所发生的事。&rdo;
&ldo;而公子也可以在这个报纸上写公子的诗词文章,就凭公子的才学,不日就能名噪江南。&rdo;马华一语道出了王诩的一个想法。
&ldo;正是如此。&rdo;王诩虽如是说着,但心头还有另外的一个想法,除了赚钱和博名以外,那个重要的作用他现在还不能说。
&ldo;公子真乃不世出的奇才,公子有何吩咐,马某定然为公子办妥。&rdo;
&ldo;嗯…城北的破庙可是有主之地?&rdo;王诩想要先解决土地问题。
&ldo;这个我就不大清楚了,若果是空置已久的破庙应该就是无主之地,公子若要购买的话,交给马某不是难事。&rdo;马华一眼就看出了王诩的打算。
王诩沉吟一阵,想要将两个问题一起解决掉,而且在他看来这两个事放在一起说不定还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ldo;我看城北破庙那一条街,占地甚广,而且多是不大富裕的人家,能不能买一些他们的地,让后给足补偿?&rdo;王诩问道,地皮现在是很关键的东西,而且他想来城北一带地价应该不会很贵。
&ldo;只要给足补偿,就不是问题,只是公子要多少地?若占得广了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rdo;马华提醒到,他心想王诩买地应该是为了安置招募来的雇工,但是何以要用这么多地。
&ldo;那目前要多少钱一亩地?&rdo;王诩考虑着成本,现在他要做的事太多,而且钱庄的事还有很大风险,所以不能再无所顾忌地用钱了。
马华皱着眉头细想了一下道:&ldo;具体数额我也记不得太清楚了,上一次和史知州谈及过,应该在一百贯上下。而且,这只是地价,若要拆他们的宅子的话,就要因人而异了。&rdo;
王诩当初想过花费会很多,但他决心要做好这件事,想了想,夏彦那里还有十万贯钱,应该能够足用。遂在心里换算着单位,三个足球场大小应该差不多:&ldo;不管多少,都要做,三十亩的地方应该够了。&rdo;
&ldo;事情不大,但是还需要和史知州商量,其中细节也破有些繁琐,所以公子可能还有等些时候。&rdo;马虎并没有问王诩究竟要干什么,他知道一步步地解答王诩的问题,最终王诩的目的就会显现出来。
&ldo;杭州城目前的书坊有多少?&rdo;王诩思量着下一个步骤问道。
&ldo;大的三家其中有两家是马某的,包括这间,小的七八家。若公子需要,将它们都买下应该不是难事。&rdo;马华迅速地知道了王诩的目的,知道他想要拿下所有的书坊,消除所有潜在的对手,这一点上王诩也很合他的性子。
和聪明人说话的确不费事,王诩笑着将自己剩下的问题一股脑地说了出来:&ldo;除书坊外,还需要一些文人士子,需要他们的见解和文章,当然也会付给相应的钱。还有,那些收集故事和时事的人不一定都会写字,所以需要一些会写字的人,不仅要他们写,还要让他们教会更多人写。&rdo;
&ldo;所以,公子除了想要办报纸以外,还要办书院?&rdo;马华从王诩的话中看到了一幅清晰的蓝图。
王诩毫不避讳地答道:&ldo;不仅仅如此,不仅是让更多的人学会读书写字,让那些想要参加科举但却没有家资的人能够顺利地走上仕途。还要让那些不擅长读书或是不想读书的人有一技之长,我的书院不仅教授四书五经,也要教授谋生技能,甚至教授强身健体之法。&rdo;
马华接着王诩的话往下说道:&ldo;将书院和办报纸的地方放在一起,就能让那些不得志的文人士人能有一个发表自己看法的地方,同时也能让他们成为学院的先生,教授更多人,甚妙,甚妙。&rdo;
马华美美地想着王诩画出的蓝图,忽又问道:&ldo;公子是否是要用报纸带来的利钱来补贴学院?&rdo;
&ldo;正是如此,所以要买下所有的书坊,不能让他人插手。&rdo;王诩仰头长吁道:&ldo;教育这个过程,太过漫长了。不过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改变宋朝士人的文弱之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