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刘伯承觉得好笑,想回电表明观点时,第二封电报来了。
只有简单的一个字:&ot;干!&ot;
附言:博客升级后,版式不一的现象显得严重了。前数段密集、后数段稀疏,阅读效果糟糕。如果读者点击下方&ot;阅读&ot;字样,页面效果会好些。
(747)
得悉&ot;刘伯承游击军出现在包头附近&ot;的紧急报告,雷巴尔科大将明白,这场为期两周的战役打僵了。
远程奔袭作战的特点就是这样,如果不能一蹴而就,就要马上脱离。手中这点苏联红军精华,决不能拼光耗尽。
他适时地发出了&ot;收拢部队,向北转移&ot;的命令。并派遣留守包头的重型坦克团--全部为新式&ot;斯大林2型&ot;--向刘伯承那个唯一的坦克旅发动了一次打击,以扫清后撤之路。
&ot;鄂尔多斯风暴&ot;的尾声,就是&ot;敕勒川,阴山下&ot;的坦克战。
二兵团的坦克旅是刘伯承从欧洲带回来的。其中两个营,是分别用缴获的德国&ot;豹式&ot;和4型坦克装备的,甚至还有两辆&ot;虎1&ot;和三辆&ot;虎2&ot;式拼凑的一个重型坦克排。他一直当成宝贝,把他们留在八达岭内的南口训练场,并从贺老总那里&ot;匀&ot;出来一些供应一兵团的红外夜视装备--&ot;猫头鹰&ot;;好不容易把这个坦克旅练成了一支精兵。
战斗当日,可说是&ot;天似穹庐,笼罩四野&ot;,雷雨前的大草原乌云滚滚。
两支坦克劲旅对头开进。刚刚翻过小山冈就遭遇了。
&ot;斯大林3&ot;和&ot;虎2&ot;从2000米距离开始对射,双方一直打到200米的近距离,谁也不肯相让。
中国坦克旅的颓势直到暴雨之前乌云密布时分才略见扭转。能见度的急遽下降,使&ot;斯大林&ot;的瞄准率出现偏差,而躲在一边不敢靠近的&ot;猫头鹰&ot;这回派上了用场,夜视装备帮助&ot;虎豹们&ot;找到了目标,最后几轮射击的便宜使得遭遇战的天平又恢复到平衡状态。
坦克旅长韦杰上校痛心疾首地在大雨中把部队撤了下来。
百来辆的坦克旅,活着的坦克兵,勉强还能拼凑编出一个营,但&ot;活着的&ot;坦克,已经不够一个连了。
老虎全死了。4型坦克也一辆不剩。幸存的10来只豹子遍体鳞伤,谢尔曼更是七零八落……韦杰旅长心想,这下没脸回去见刘总了。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只见大片金属残骸。
(748)
绥远。大青山下。
战场是苏军打扫的。士兵们整理出一些破碎的装甲,揭掉双星涂装的外表漆皮,纳粹铁十字赫然在目。政治部干事们主张把它们拉走,作为再次找到中国人勾结法西斯的又一铁证。
但雷巴尔科大将对此不屑一顾:
&ot;这些破烂,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随便去拣。你就说是从蒙古带回来的,谁和你争论呢?中国人即使勾结了法西斯,又怎么样?现在世界上除了我们,有谁来谴责他们?扔掉吧,有那点地方,不如多拉几个伤兵!&ot;
大青山区。
增援的苏蒙混合骑兵集团军,包围了华北二兵团的两个山地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