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安点点头:“对,红的!”
“这不对!”
瓷器的内胎不用上釉,瓷泥是什么颜色,烧成后就是什么颜色,至多塑胎的时候弄平整一点。
所以,这块瓷片选土时,瓷土就是红色的。
但这与常识不符:瓷土的颜色越深,说明氧化铁含量越高,烧出的瓷胎颜色也就越暗,反之就越白。
但自从有瓷器历史开始,无不是以白为美。
其次会影响耐火度:铁越高烧成温度范围越窄,从而导致成品变形的机率增高。
所以,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哪个窑口,只要烧瓷,必然要陈腐、沤泥、洗浆……目的很简单:除铁。
越低越好,一般的铁质量分数都在百分之一以下。
这块瓷片红成这样,至少也在百分之五以上……说实话,干了半辈子文物和考古,第一次见这样的?
他又端详了一阵:“釉面却这么白,用了化妆土?”
“对!”
“为什么直接不选浅色瓷土?”
“为了增强可塑性!”
李定安指了指凸起的花纹,“和高强度水泥中加铁粉,铺路的沥青中掺铁渣是同样的道理!”
明白了:这不是普通的光面瓷,而是浮雕瓷,可塑性越高,越好雕琢。
“没见过……至少奈曼的地质与环境监测历史数据中,从没有发现过铁含量这么高的高龄土!”
左朋组织了一下措词:“李老师,会不会……找错地方了?”
“不会,就在奈曼!”
固安寿伦公主嫁的是德木,德木是奈曼部郡王,这批公主的陪嫁工匠不在奈曼烧瓷,能到哪儿?
“但砖红壤类粘土?说实话,整个北方都非常少见!”
“只是少见,但并非没有……左局,你看看这个?”
李定安又推过来一份资料,居中是一张照片:一樽泥塑的大黑天(密宗护法神),体形很大,立在神坛之上。
应该摆放了很久,多处掉漆,露着泥胎:红的?
再看资料:道光二十年,德木被选为固伦额附,其父阿旺郡王在成善庙塑左右无量佛
、大黑天,为道光皇帝祈福增寿。
之后运入京城,请四世章嘉国师诵经后,置于紫禁城中正殿(宫内藏教庙宇群),现存于故宫宝华殿。
成善庙又名龙尾寺,建在青龙山中端南部,离山庄还不到两公里。
神像是在这儿塑的,那土又是从哪来的?
不可能从其它地方运过来,八成就是从青龙山就地采的。
“道光时期距现在还不到两百年,那土呢?”
“正在找!”
“如果在青龙山,那就应该很好找:这种土富铁、富铝、富硅,但缺钾、缺磷、缺氮,且黏性重,易板结,连草都没办长……如果有,肯定裸露于地表,根本不用钻探,无人机就能拍到……”
相应的,地质资料就会有记载。
但结果是没有……
“所以我怀疑,埋在地底下!”
左朋想说句不可能,但话到了嘴边又嗯了下去:地底下的事情,哪能说的清楚?
“但你现在探的是老道山的山顶……那上面全是石头,连草都不见几棵?”
“我找的就是石头。”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