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得了夏金桂的首肯,就在夏家帮忙。夏家那些老仆本来瞧他是个纨绔公子,又是家里没落靠着夏家过活的,颇有些倚老卖老的意思,贾琏不但不以为意,还颇有几分事必躬亲、不耻下问的模样,渐渐笼络得几个老仆皆另眼相看,也开始教导他些事情,贾琏本性聪敏,从前贾府,都是他一力操持,如今又是勤恳用心,不上数月,夏家的事务,已经上手,他又曲意奉承、伏低做小,哄得那些老仆人在夏金桂母女两个耳边没口子地夸赞贾琏。
夏金桂见丈夫出息,自矜之余,也怕贾琏算计自己,几次试探,贾琏只是小心谨慎,没有露出一点不满。他的侍妾早被驱逐,贴身的丫鬟小厮都对夏金桂言听计从。
夏金桂渐渐的也就懈怠下来,将手头生意泰半交给贾琏,自己在府内颐指气使、作威作福。邢夫人起初喜她有主意,能襄助自己对付二房,如今被她抢了风头,又生出不满来,然而贾赦一力维护,邢夫人也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含声,咬牙隐忍而已。
宝钗暗暗留心这边,见贾琏逐渐入彀,就又托薛蟠去引贾琏去外流连,谁知薛蟠这回倒彻底改了性子,一口回绝道:“我日后再不去那些风月之地的,妹妹不要为难我。”又派人催问张靖之事,说“妹妹没法子,我可就直接去和妈说了”。
宝钗忙将自己的打算说了,薛蟠一听,立刻道:“既如此,我立刻再付那边几万银子,快些把官儿捐了,我好把人娶了,莫耽误人家青春。”急得宝钗跺脚道:“我的糊涂哥哥。”顾不得嫌疑,流水般派婆子回家将薛蟠苦苦劝住,又设法托人同张靖说了,张靖也辗转从林府托人来信,才堪堪叫薛蟠打消了主意,却又一股劲儿地催起宝钗来。
宝钗无法,一面去凤姐那里探口风,一面又托黛玉去问方姨娘,再一面才叫薛蟠托了他素日的朋友,勾引贾琏出去。
谁知不但薛蟠,贾琏也是转了性子般,几番请托都请不出来,再叫旺儿去劝他时,他竟连旺儿也骂走了,亦不肯再入往日那般流连风月。
原来欢场情义,靠的都是真金白银,从前贾琏乃是侯门贵胄,富贵公子,自然不乏可人,如今家道中落,又娶了商人悍妇,在那勾栏圈里的名声就渐渐不大好听了,贾琏聪明,吃过几次闭门羹,已知众人意思,自己倒断了念想,一心一意地谋划生意。
宝钗见贾琏上进,倒是意外之喜,索性同探春说起,请来贾琏,隐晦地提起迎春的婚事。
贾琏于迎春,情分上倒属寻常,然而毕竟兄妹道义所在,且又是探春所托,便答应道:“我同老爷说说,事情未必能成。”
探春道:“了不起寻个普通人家,只要人安分些,我们姊妹几个替她凑些聘礼也使得,不多不多,一二千两总还凑得起。”
贾琏笑道:“我一父同胞的亲妹妹,还叫你们出钱,那不是岂不是打我的脸?你放心,再怎么样,那也是我唯一的妹妹,我总尽力就是。”
探春道:“此事关节,乃是大伯,其中重中之重,又在银钱,哥哥千万留心。”
贾琏点头道:“我省的。”一路出去,到屋中时正见夏金桂在炕上坐着,见了他便没好气地道:“魂不守舍的,又在想哪个相好了?”
贾琏笑道:“不是相好,是生意上的事。我想明年是乡试年,后年是春闱,咱们家里的桂花卖给这些学子,也是一注进项。”
夏金桂嗤笑道:“那些学子能有多少人?又有几个买得起我这贡上的桂花?这么点子生意,也亏你看在眼里。”
贾琏正色道:“做生意总是有赚头,便不嫌少,再说我们也不一定要拿那好桂花去卖,就不用桂花夏家的名头,还省的遭了别人的眼。”
夏金桂见他言之成理,便哼一声道:“算你在理,这样一算,要多少本钱?”
贾琏道:“我想移栽两片,选其中好的整树、整枝贩卖,边角料做些好口采的状元桂、探花桂、进士及第等小物件儿,另外再新栽一些幼苗,待下一次大考,也长得差不多了。”
夏金桂道:“赶考的哪有那么多,就算个个都买,也用不到许多罢?”
贾琏笑道:“这你就错了,你想商家要招徕士子,要有好口彩,少不得也要妆点一番,城中百姓见读书人都买桂花,他们自然也是要跟着买一买的,再有城中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遇见心仪的读书少年郎,也可以送一枝桂花,既不贵重,又是好兆头。”随手扯过一张纸,将士子的大约数目、往年大考时候京中物价涨跌一一算过,夏金桂见他考虑周详,倒也点头道:“那这事就交给你了,所费几何,都从库中取罢。”
贾琏道:“我却还有个想头,不如我们找些才名显著的士子,请他们来买我们的东西,别人见他们来买,自然也要跟着买,他们这样才气,总有几个要中的,等到中了,再请他们在人前替我们说一两句好话,日后自然不愁卖的。”
夏金桂道:“他们既然有名气,能做官,怎么会肯替我们这些商户说话?”
贾琏笑道:“做官无非也是为了个钱字,多花点钱,总有人肯的。”
夏金桂听了沉默片刻,才道:“你算这上下,大约要花多少?”
贾琏道:“不多,五六千银子罢,便不成了,你只当是慰劳我这几月辛苦,好不好?”
夏金桂冷笑道:“你这几月不过是做分内的事,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口虽如此说,一则喜贾琏近日知情识趣,哄得她高兴,二则也觉此事颇有可为,便拖拖拉拉准了四千银子,还不肯叫贾琏直接取了,只许他出去看货,叫管家拿钱去打点。
然而买卖树苗之事,管家可以插手,那人情往来、送礼收礼的勾当,却还是要贾琏亲自经手。
贾琏便今日关五百,明天取三百,零零散散,总取了有几千银子,打点下十数个有些名望的士子,夏金桂见有名有姓,也不怀疑,却不知这些人大多不是薛蟠同窗,就是宝玉同窗,受托帮忙,至多也不过吃一顿饭,喝几次酒,实在不成,有几十两银子的贽见也就够了,一来一往,加上生意上过手,至将出孝时,倒叫贾琏攒了五千银子,贾琏又暗中物色了一个秀才,家住京郊,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性情和顺,家境尚可,暗中又买通府里一个媒婆——便是他从前相好的牙婆是也——前去作伐。
那秀才听说是京中贾将军的侄女,又不必自己出聘礼,疑心是迎春有不可对人言之隐疾,还自犹豫,那媒婆道:“实不相瞒,她是庶出女儿,继母不容,嫂子又再三逼迫,她哥哥怜悯妹子,所以宁愿自己出钱,叫她嫁到低门,只要当家作主,不必受那些腌臜气就好。她打小跟着祖母,也就是那府里的老封君,教养得极好的,再说,你就是娶个村姑,总还要破费几两钱钞,如今一文不花,白得一个大家小姐,就算有些不足,大不了将钱来买个良妾便是,还和侯府沾亲,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怎么算都不吃亏,这无本的买卖,何苦不做呢?”
秀才听得在理,也就允了婚事,贾赦正是四处寻索的时候,忽见有人肯出钱提亲,问起家世年貌,也算不差,自无不许,堪堪等到出孝,便草草打点嫁妆,将迎春嫁了出去。
宝玉天性聪颖,又得名师严父教导,进境极佳。本来因他守孝,错过科试,还要再等几年才考,谁知这一次学政旅途中又耽染疾病,误了行程,至宝玉出孝时节刚好查至京中,宝玉堪堪过了科试,捷报传回,阖府欢庆。王夫人便想叫宝玉与黛玉再同房而住,宝玉却道要准备秋闱,禀过贾政,依旧只是住在前院。
贾政自己孝期未过,也乐得与儿子同院而住,日日教导他上进,黛玉便又住在园中,与宝钗朝夕相对,虽然晚上不能在一处,日间却也少不了耳鬓厮磨。
宝钗是青春正盛、火气壮大的时候,憋了这许久,心内眼中,早已是烈烈如焚,然而又恐黛玉心结未解,兀自强行忍耐,不肯先开其口。
黛玉虽觉愧对贾母,毕竟情之所钟在宝钗,且又早许下百年之盟,因此倒又把那名教规矩、礼仪大防丢在一旁,一心里想的,只是如何与宝钗厮守,谁知出了孝这许久,也不见宝钗如从前那般主动掇弄自己,心内难免惴惴,不知宝钗又是什么意思。
两人相互疑猜,见面之时,彼此都觉得对方话里有话,两人又都是心思敏锐之人,越是深想,便越猜疑,日思夜想,昼夜不宁,尤其黛玉又是守孝亏了身子的,不多时候,竟又倒在床上,小小地病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