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都听谁说的呀?”赵老太太一听这话,先是一愣。
“我上个集市听人唠嗑说起来的,就听了一嘴,人多口杂的,也不知道真假。”看赵老太太这表情,不会不知道吧,如果她奶不知道,那她刚刚可就多嘴了。
“行了,小小孩子别啥事都打听。”赵老太太继续浇菜园子,也不知道想啥。
她倒是后悔多嘴,不过算算日子,这都半年多了,想想也该有身子了。为啥赵家小叔没给信,也可能是没得了功夫,也可能刚刚有了准信,正回来送信也说不准。
“奶,你中午去上院吃去呗,我娘一直想让你上去吃,说是叫了几次你都不上来,她都不好意思再叫你了。”这是实话,她家每次弄鱼她娘都下来先叫赵老太太上去吃,不过每次都不上来,她娘就盛上一碗给送下来。
所以现在每次家里弄鱼,她娘就直接盛碗里给送到下院来。
“奶,自从上院盖房子,你都没大去过。”她凑到赵老太太跟前,“奶我跟你说啊,现在上院弄的可好了,奶你一会过去看看好不好啦。”看着赵老太太孤零零的,加上刚刚自己多嘴多说了一句,现在她是觉得还蛮亏欠的,不由得就有些腻歪。
“去去,一边去,领着小小边上待着,在这碍事的。”赵老太太把小小抱出菜园子,又把她给拽的远远的。“不愿在这待就家去,小小孩子婆婆妈妈的没个正形。”
好吧,“那奶你中午吃啥啊?”
“你快家去吧!一个小丫头片子话这么多!巴巴的一点都不得闲!也不知道随谁了!听的我这个心烦!”她看赵老太太是真的受不了了,手里还拿着水瓢呢,就过来要撵她家去。
“行了行了奶,我家去还不行吗。”
娟姐和宝哥不在家,和赵老太太也没说明白,她领着小小又回了上院。这个时辰做饭还早,她看之前洗好的破的瓶瓶罐罐都立在角落里,就挑出来几个,现在日头出了老高,也不能种花草,她就用石头在罐子上画画。
罐子是陶的,找个小石子,慢慢的刻也是能刻出样子来的。
说实话她画画水平一般,小时候没学过,只大了喜欢上自学了几年,多少有点正形,但是照专业的还是差上很多。不过现在这水平以后有机会多练练,想想也是够用的。
画什么好呢,她转头一看小小在旁边逗猫,咦?有了。
她坐在地上,拿着石头慢慢在罐子上刻,她要画的是胖墩。
由于还是不太好刻,她就画了简笔画,画好之后从栅栏跟前摘了几朵开的正艳的话,搓成汁,当作颜料给涂在罐子上。
虽说不太上色,但是多少也能看出来点。
弄好之后,她左右掂量着看了又看。额,说实话,不太好看。。
看来这画画的水平还有有待学习,说到学习,她想起来她现在在古代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啊。这里是繁体字,自己也不认识,毛笔也没练过,不会写。虽说自己穿越过来,多少有些优势,但是自己知道的那些终究是有限,看来以后有机会得找个人教自己读书识字,练字也是要的。
这一折腾日头就高了,该准备午饭了。连着吃了好几天炖鱼,她也吃烦了,但是家里也没啥有油水的东西,院子里的菜也没下来,一时她都不知道做啥菜。
饭肯定是十顿有九顿的高粱米水饭。
饭做好之后,弄点啥菜好呢。葱沾酱,洗了野菜放桌子上。
再煎一条鱼吧,实在没别的能想到的了。她把梯子搬过来,放屋檐下,爬上梯子,从晒鱼干的绳子下拽下一条鱼。然后屋里烧火,放上点油开始煎。
煎好的鱼她放到盘子里也摆到桌子上,上面还用一个盘子扣着,防止小胖墩偷吃。
刚弄完鱼,她娘和于瑶两个回来了,一人扛着一袋子杏子,手里还都拿着一个大筐,两个筐也是慢慢的。
“弄的鱼吧这么香,老远就闻到了。”她娘和于瑶两个把筐和袋子背到西屋,“这事咋弄的,香味这么大。”
“娘,我炸的鱼干。”
“炸的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