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夫子教导孩子读书并不是事无巨细的层层把关,大概是觉得他在讲台上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导效率太低,所以他立马转变了方式。
毕竟站在前头,学堂里,看着几个昏昏欲睡的孩童,陈夫子同样很无语。
音量提了起来,简单让其他孩子熟悉书本,他则开始逐个拿着书一字一句的指点孩子们读书。
一对一的指导果然立见成效,对于新鲜事物,大家的兴趣还是很足的。
很快就到了李承平这里,王勤立马装模做样的拿着书本看起来。
看这小子装的有些过火,李承平真的很想笑,没有理会一旁的王勤,陈夫子径直看向李承平。
他对这个孩子印象还是很深的,很有眼力见,知道往他茶杯里添水。
顿了顿,陈夫子道:“今日我先教习《三字经》,跟读两遍,不求熟记,认识即可。”
应该是为了让全班学生听到,陈夫子提高音量道:“明后几日可随意询问,之后就。。。但凡有学过的字不认识,小心墙上挂着的戒尺。”
李承平离得近,耳朵首先受到攻击,斜眼瞧了眼墙上挂着的木头做成的戒尺,心里也是止不住的打个哆嗦,厚得嘞!
跟随着夫子读记古代蒙学经典读物,李承平分外恍惚。
没有机会表现自身,李承平跟读几遍,陈夫子就不管他,转个弯到了王勤旁边。
陈夫子奉行的就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理念教导这些学童,或许是对李承平印象更为深刻的因素存在,他多加叮嘱了几句。
直到指点完所有学生后,他没有再管其他,自顾自的坐在前边的书桌前看起书来。
李承平对于周围的同窗进入学习状态甚为惊讶,大家年岁终究不大,能够这么快适应的学习,属实是为难他们了。
由此来看,农家的孩子多少来说都懂事的十分早,同时有长辈的期许和嘱咐,晓得读书机会来之不易。
所以,即使身旁的王勤好似屁股被针扎了一样动来动去,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克服兴趣的认起字来。
学堂的书籍都是李承平大伯一个字一个字抄写下来的,出人意料的是一连比对书本书,发现字迹格式排版几乎一模一样,自己大伯这么有实力,看来考中童生的难度同样大的出奇。
不过大伯既然全部都是手抄,说明这个时期的印刷术并不成熟,或者是太贵了,村里没人舍得。
大乾朝的字体与李承平以往见到的繁体字确实有些许不一样,若非陈夫子指导一番,有部分字他还真的不大认识。
读的越顺,李承平是越觉得奇怪,《三字经》他自然是读过的,可放到现在,他早就还给老师了。
但看着渐渐熟悉的“人之初,性本善”时,李承平惊人的发现,他仅仅只是诵读一两遍,竟然基本已经可以记住夫子教授的全部内容,他多少有些克制不住心情。
难道记忆力的提升就是他的金手指吗?
等今日课程一结束,大家恭敬的对陈夫子,道:“先生,明日见!”学堂也是散了学。
学堂是不管饭的,陈夫子自己都得洗米做饭,哪有功夫管他们,待到晚饭时间,陈夫子就把他们放回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