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怎么养出健康的宝宝 > 第17章 47个月宝宝的日常照护(第2页)

第17章 47个月宝宝的日常照护(第2页)

一个人的听觉在妈妈肚子里就已形成,而发育的关键期则在婴幼儿阶段。因此,要想宝宝终身听力良好,务必抓好出生后至3岁期间的听觉保健,预防宝宝的听力受到损害。

预防宝宝的听力受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避免噪声污染。宝宝听觉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太大的声音刺激会损伤稚嫩的听觉器官。迪斯科、摇滚乐等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噪声性耳聋。因此,家里的音响音量不能开得太大。

避免意外伤害。宝宝6个月以后,喜欢用手去拿一些特别小的东西。妈妈在照看宝宝的时候,要避免宝宝将细小物品如豆类、小洙子等塞入耳内,以免造成外耳道黏膜损伤、感染。

防止外耳及中耳的感染。中耳腔内有一条通往鼻咽部的细管称为咽鼓管。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短、宽且直,,呈水平位。感冒等一些疾病引起的鼻咽部分泌物增多,或当宝宝吐奶或呛奶时,细菌便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此外,在给宝宝淋浴、洗头时,千万不要让污水进入耳内。

积极防治传染病。麻疹、流脑、乙脑等都可能损伤听觉器官,造成听力障碍。因此,要按时接种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积极防治各种急性传染病。

警惕药物致聋。聋哑症是感音性耳聋中最严重者,而感音性耳聋很多是药物中毒造成的。因此,宝宝病了尽可能不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抗疟药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对内耳有毒副作用,一些药物还可发生变态反应。

应对“粘人”的宝宝

在日常护理宝宝的过程中,妈妈常常会遇见这样的事情:小宝宝除了粘在妈妈身上,其余的人谁都不理,哪怕是睡在他身边的爸爸,也无法从妈妈手里把他带走。只要一离开妈妈,宝宝就哭个不停。碰到这样的宝宝,妈妈经常是无奈而又上火,毕竟妈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陪着宝宝,妈妈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那么,碰到粘人的宝宝,妈妈应该怎样来处理呢?

爸爸要经常抱他亲他、和他说话,尽量让宝宝知道你是爱他的。

爸妈都在家时,可以让宝宝一个人玩,但爸妈要保证有一个人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他可以常看见你。这会使他在妈妈上班不在家时,想到:“现在妈妈不在,过一会儿会在的,等着吧!”

在你离开前让宝宝处于愉快的状态。早上你早一点起来,做好上班的准备,再和他玩一会,然后在他正玩得高兴时,和他再见,并说一会回来和你玩”。

当宝宝不冷静时,你要冷静。你要坚定地对他说:“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使离开、回来变得很自然。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给宝宝,走时要微笑、说话声音要轻柔,不要给宝宝急躁勿忙的感觉,让宝宝感到害怕和无助。

在你回来时一定要对他说:“我回来了,你玩得高兴吗?”老说同样的一句话,他会对你离开他了再回来,不那么在意,安全感不受影响。

不要偷偷溜走。不和他说声再见就走,会显得你真的消失不见了。

不要迟到。如果宝宝白天要送到爷爷奶奶那边,去接他的时候一定要准时,不要让宝宝焦急地等待。

纠正宝宝的“恋物癖”

宝宝在婴幼儿时期会透过各种感官来满足探索的需求或安抚情绪,例如:为满足口腔吸吮欲望,就有了吸奶嘴、吮手指等动作出现,为满足触觉舒适的感觉,就出现了抚摸棉被角,或是喜欢覆盖或把玩熟悉柔软的毛巾、毛毯、棉质纱布、玩偶、枕头等。

从发育的观点来看,这些现象都是自然的过程,宝宝在婴儿时期,当想睡觉、肚子饿、兴奋、不顺意的愤怒情绪等情形出现时,爸妈或护理者可能会随手拿些替代物来安抚宝宝的情绪。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极少的宝宝也会对这些替代慰藉物产生依恋,患上“恋物癖”。

宝宝的恋物癖是轻微孤独症表现之一,发展下去,比较严重的会形成敏感退缩、忧郁脆弱的性格,对宝宝的健康发展影响非常大。为了防止宝宝出现这样的倾向,专家建议父母增加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多用亲情和宝宝沟通,一般来说我们并不赞成爸妈过早地让宝宝独处一室。不过,宝宝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爸妈就要多加注意了,尽量及早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戒掉宝宝的“恋物癖”。比如,平日里喜欢含着奶嘴睡觉,爸妈要尽量减少宝宝吃奶嘴的时间与次数,慢慢地,他就会对奶嘴生疏,但是帮助其改善的父母要持之以恒,不要宝宝一吵闹就拿给他。尽量不要将焦点摆在这件事上,以淡化处理的方式,宝宝自然而然就会忘记这件事了。当宝宝已经长了牙齿,可以吃辅助食品时,尽量让他们吃固体食物,唯有在口腔期得到满足,才能对于奶嘴的需求不那么强烈。

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也许不会将宝宝依恋的物品视为有害的东西,但是癖好一形成,可能会发展成宝宝对某些特定物品产生强烈的依赖,因而影响独立健康人格的发展,父母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事。

训练宝宝用勺吃饭

宝宝逐渐长大,除了乳汁,还需要添加各种辅助食品。当宝宝开始品尝乳汁以外的食品时,就要遇到用小勺喂的问题——因为好多固体食品是不能用奶瓶喂的。为了能使宝宝顺利地添加辅食,吃上糊状或固体食物,让宝宝习惯和熟悉小勺是很重要的,这也为日后能顺利断奶打下了基础。

一般来说,妈妈开始用小勺喂时,宝宝往往不习惯,因为以前吃奶的时候,都是努力地吸,而现在突然面对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一时无法习惯。因此,开始的时候,宝宝会“拒绝”用勺子喂的食物,有的宝宝一碰到勺子就会把嘴转一边,有的甚至用小手往外推。如果这个时候妈妈继续用勺子喂宝宝食物,宝宝可能就会闹情绪了。遇到这种情况时,爸妈可在每次给宝宝喂奶前,先试着用小勺喂些食品或在吃饭时顺便喂些汤水。慢慢地宝宝觉得小勺中的东西很好吃,一旦形成了条件反射,再喂宝宝就比较容易接纳小勺了。

有的爸妈看到宝宝拒绝用小勺喂食,就不再坚持,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用小勺喂食,不仅是让宝宝吃到食物,关键是要引导宝宝主动学习吃食物。让宝宝在不断品尝到新的滋味中,激发宝宝吃食物的热情,宝宝只有接受了小勺,才能吃出乐趣。爸妈在护理宝宝的时候,要注意帮助宝宝学会使用小勺。具体方法是:在喂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妈妈可以让宝宝拿一把勺,自己拿一把勺,边给宝宝喂饭,边教宝宝怎样用勺。开始宝宝持勺不分左右手,妈妈没有必要迫使宝宝纠正,两手并用有助于宝宝左右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用勺子不够熟练,会弄得手、脸、衣服到处都是饭,甚至摔碎碗杯。爸妈这时不要斥责,更不能因此让宝宝失去兴趣,一定要多给宝宝机会,相信宝宝会逐渐熟悉并掌握这些技巧的。

开始排便训练

训练宝宝控制大小便可从宝宝2个月时开始,此时,宝宝的腰还很软,但妈妈可以将宝宝抱在怀里,给他一个信号让他排便,便后即将宝宝放回原位,时间不可长,也不要过于着急,慢慢来,使宝宝明白“信号”与排便的关系。当宝宝条件反射建立起来后,就会按照父母的指令大小便了。

在宝宝半岁左右,当宝宝清醒时,可半小时到1小时把尿1次,在宝宝入睡前要把尿,入睡后数小时应把尿一次。随着宝宝的长大,把尿的时间可相应延长。

等到宝宝1岁的时候,宝宝基本可以自己坐稳,这时可以让宝宝坐在便盆上大便,而不需要爸妈把持,如果你的宝宝还不能自己坐稳,爸妈可以蹲在旁边给予扶持。爸妈要经过观察和摸索,逐渐掌握宝宝大便的时间,不要因时间掌握不准而让宝宝坐盆的时间太长,更不要在宝宝坐在便盆上时给宝宝喂食。此外,便盆要放在一个容易看到的地方,而且位置要固定,以便让宝宝想要大便时形成条件反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