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大明朱祁镇的结局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病榻上的瞻基对孙氏的殷勤侍奉已感到木然了。他知道自己的病已非药石所能治愈,每当孙氏捧上汤药时勉强喝上两口不过虚应故事而已。这时他倒很想那个被废为静慈仙师的胡皇后能出现在病榻前。他已经很久没看到她了,不过胡皇后始终没有来乾清宫,只把她为皇上消灾祈福的经文亲手誊抄了一份送来御览。瞻基看着那字迹娟秀的蝇头小楷,心中着实感动。

除了两位皇后,瞻基育有二子二女。次子祁钰为吴贤妃所生,年方六岁,因系庶出,在瞻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不能和太子祁镇相比。自从瞻基确信自己病愈无望,就不能不为后嗣之君担忧起来。皇太子年方八岁,懵懂顽皮,尚未就学,何堪临御天下?好在自己给他留下了一个坚强的辅政班子,&ldo;三杨&rdo;、张辅、胡濙等忠诚而又经验丰富的老臣足以应付任何惊涛骇浪。不过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母后尚健在。年近六旬的张皇太后历经三朝,她帮助父皇仁宗在激烈的储位斗争中最终胜出,得登大宝。洪熙、宣德朝的许多恤民新政都得到她的赞许。蹇义、夏原吉、杨士奇等前朝重臣,无不对她尊崇敬服。幸得她老人家掌舵,瞻基对身后之事也放心多了。

也许是因为心灵感应,瞻基正念及母后时,忽闻宫门外内侍通报:&ldo;皇太后驾到!奴婢等恭迎太后。&rdo;

寝殿中一阵骚动,闻太后深夜驾临,值夜的宫人太监都醒了瞌睡,纷纷出迎。年迈的张太后倒还精神矍铄,在宫女们小心搀扶下下了辇,簇拥着步入寝殿。老人家径直走到瞻基御榻前,早有宫人搬来绣墩,请太后在床前坐下。

瞻基在弥留的恍惚中听到母后来看他,在榻上挣扎着要身边的太监扶他起来。但气血亏输殆尽的他哪里还能动弹,只在枕上欠了欠身,似乎已耗尽全身力气。他声若游丝地道:&ldo;孩儿不孝,累母后……这么晚……还不能安寝……&rdo;

张太后看着瞻基黄肿发暗的脸,不禁悲从中来,两行泪珠已然挂在她苍老的脸颊上。她颤巍巍地摸索着攥住瞻基搁在锦被上的手,像是要尽力把儿子从死神手里抢过来。但此刻她仍然强忍住内心的悲痛,违心地安慰瞻基:&ldo;皇上气色比前日好多了。儿啊,你不用着急,我已发懿旨至南京,叫他们延请江南各省名医火速来京为你会诊。据太医院说,江南神医可多啦!咱们贵为天子,倾全国之力,还怕治不好你的病么?&rdo;

瞻基这时已进入迷惘状态,已然看不清母后的脸,但他完全能体会老人家殷切的爱子之心。他轻轻叹气道:&ldo;儿自知……人的寿夭……自由天定……不可强求。儿此去不足为憾,唯念太子年幼,不能执掌国柄,因此郁结于心……&rdo;

张太后攥着瞻基的手,好像是握着一段枯枝,气息全无。她此时确信儿子的命程走不远了,见他提到继承国祚的皇太子,连忙安慰他道:&ldo;皇上尽管放心,太子虽然年幼,但他天资聪慧,进学之后,日后必成大器。朝中有蹇义、&lso;三杨&rso;、张辅、胡濙等老臣辅佐,先帝以来推行的各项恤民德政必能继续发扬光大。&rdo;

&ldo;诸臣虽贤,但他们毕竟是臣子,不能主持国柄。&rdo;瞻基的目光缓缓移至御榻上的锦盒,继续交代道,&ldo;朕已亲笔拟就遗诏,任命杨士奇、杨溥、杨荣、张辅、胡濙为幼主辅政大臣,在太子亲政前主持朝政。所有军国大事,需禀报太后而后行。孩儿不孝,只得劳累您老人家了!&rdo;

张太后见瞻基已安排好后事,只得强忍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极端悲痛,颔首答应。也许是年纪大了,承受不了眼巴巴目睹亲人离去,她毅然站起身来,含泪嘱咐道:&ldo;天快亮了,皇上好生休息吧。&rdo;

瞻基依依不舍地目送宫人们簇拥着母后缓缓离去,这时五更已过,他似乎已经耗尽身上仅有的一点能量,进入弥留之际的迷惘状态。他自知人生之路马上就要走完,示意守在御榻旁的太监速召顾命大臣们进宫。

然而当杨士奇、张辅等人的舆轿尚在匆匆往宫门方向赶时,宣德皇帝朱瞻基在天亮时分停止了呼吸,走完了他三十七岁人生的最后一程。

这时已是正月初三的凌晨,鹅毛大雪依然铺天盖地地下着。皇帝驾崩,全国举哀,宫墙内外哭声一片……

第二章 到底由谁继承皇位

一 殉葬的后宫嫔妃

肆虐十多天的暴风雪终于停了,街市两旁仍有一堆堆积雪,但车马行人终于渐渐多了起来。时值新春正月,京城的老少爷们素有互相串门拜年的习惯,少不得三三两两,提几盒京饼果子走家串户,互道新春吉祥。临街的商铺或住家也有挂几盏灯笼,贴上几副春联的,但那喜庆气氛远没有往岁那么浓。正月初三紫禁城里传出当今皇上驾崩的消息,钟鼓楼和京城各寺观奉命为国丧鸣钟一万杵。那悠悠不绝的沉重丧钟宣告着国殇之痛,谁还敢明目张胆地大肆闹腾过新年?大串大串鸣放鞭炮的场景没有了,近郊农民舞龙耍狮的社火也绝了迹。街头巷尾,天空中偶尔&ldo;噼啪&rdo;两声,飘过一丝硫磺味儿,那不过是尚不懂国丧是怎么回事的娃娃们在玩&ldo;二踢脚&rdo;而已。

皇帝驾崩,紫禁城皇宫内外弥漫着哀伤悲痛的气氛。宫中到处挂着白色的孝幛和黑色的孝带。供奉大行皇帝梓宫的几筵殿上,高高竖起&ldo;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rdo;牌位。殿堂深处是临时搭建的守灵孝棚。皇帝大殡次日,礼部就制定了国丧礼仪:宫中自皇太子以下及诸王、公主均服衰三年;文武官及命妇朝夕哭临三日,衰服二十七日。服内停音乐、婚娶,官停百日,军民停一月。经大行皇帝的生母张太后恩准,宣宗皇后孙氏带着皇太子祁镇、吴贤妃带着皇次子祁钰及两位未成年的常德公主和顺德公主守灵。每当王公大臣、百官及命妇们前来哭临吊唁,孝子和一众守灵人都要齐声举哀。几天下来,孙皇后和吴贤妃都已哭得眼睛浮肿,声音沙哑,丝毫没有了平日后妃的雍容华贵与绰约丰姿。皇太子祁镇这年号称九岁,他是宣德二年十一月出生,实际年龄只有七岁零两个月。祁镇生性顽皮好动,开始时他觉得守灵蛮好玩的,能看到从未见过的各类官员和王公大臣们,他们一个个老泪纵横地匍匐灵前,有的还号啕大哭、捶胸顿足地表达自己对皇上殡天的哀伤。在这个时候,作为孝子,祁镇被母后强按在地上陪同行礼。最初他对这种仪式感到新鲜有趣,慢慢地就厌倦了,于是灵机一动,把比自己小一岁的祁钰拉过来,连哄带劝地把孝杖塞到他手里,让他轮值当孝子。吴贤妃虽然心疼儿子,但也不敢说什么。孙皇后也乐得默许了祁镇自作主张的孝子轮换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