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知道和珅的底细,心中自然不服,也不堪与之为伍。于是冷冰冰地说道:&ldo;和大人贵为大学士,怎敢受你的大礼?素闻贵府富丽堂皇,我恐怕无福消受,实在是高攀不起,拜访一事,以后再说吧。&rdo;说罢扬长而去,竟不顾愣在原地的和珅。纵然和珅心中对福康安十分痛恨,却也不敢得罪他,只好咬牙忍住这口气。
和珅担任崇文门税务监督的时候,对所有来往官员都收取一定的税金,行为十分猖獗。有一次,山东布政使陆中丞进京朝见皇帝,不知道规矩,经过崇文门税关时,一时间难以凑齐税金。陆中丞无奈之下,只好把随身行李都放在京城之外,只带一名侍从进了城。陆中丞进京城后,向友人借了衣服、被褥才能住下,实在狼狈。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了和珅在崇文门定的关税过高,雁过拔毛,堂堂一省的布政使衣服都扔了才能进城,有失堂堂朝廷命官的体统。朝廷中的官员都知道和珅正受宠,不敢随便出来议论。
后来,福康安知道了陆中丞一事,心中实在难以忍受这等龌龊之事,就向乾隆帝禀告了此事,上奏请求改变崇文门收税过高的情况。因为如今地方官员俸禄微薄,大老远的来到京城,还要受盘剥,长此以往,官场风气恐怕将越来越差。
乾隆知道福康安所奏属实,但也并没有责怪和珅,因为崇文门收税也是经过他同意的。和珅虽然没有什么损失,却更加记恨福康安了。但像福康安这样有权有势的人,谁敢对他怎样?和珅只好继续隐忍,但却并未放弃报复福康安的想法。不久,和珅就给了福康安一个下马威,却操作得滴水不漏,让福康安哑口无言。
福康安常年在外带兵打仗,他的老部下李天培是他本人一手培养出来,并做到了湖北按察使的职位。乾隆五十四年(1789)七月,李天培从湖北进京述职,他想趁机给自己的老上级福康安带些礼物,于是精心挑选了一些上等的木料。由于路上要走水路,他就使用了朝廷专门用来调运官粮进京的漕船,按规定绝对不允许&ldo;公船私用&rdo;。可李天培以为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就跟着上路了。
天不作美,李天培私自给漕运&ldo;加塞&rdo;,致使航道充盈难行。恰巧和珅的弟弟和琳当时是湖广道御史,专门负责监督官员,他很快发现了李天培的行为,一时间难以定夺。为什么呢?因为认真追究起来,这是假公济私的大罪,按照大清律法,难免要牵扯到福康安,如果福康安不知情还好说,如果知情,二人都要被严惩;不过当时这种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况且李天培假公济私并未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在蔚然成风的假公济私行为中,私自托运这点儿木料也不算什么,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和琳不敢因此事而弹劾李天培,害怕得罪其背后的福康安,以后在官场难混;但若要装作不知道而被别人发现,向皇帝告发了的话,自己也难以承担罪责。
和琳犹豫不决,就与在朝中的兄长和珅商量。和珅一听大喜,他善于把握皇帝的心思,知道乾隆最近有意整顿吏治。福康安又和自己向来不睦,此事证据确凿,正是打击福康安的绝佳机会,而且自己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再说,只要弹劾李天培假公济私一事即可,对福康安可以只字不提。只要钦差大臣继续追查,早晚会牵连到福康安,但那和自己的弟弟无关,真正感到棘手的是查案的人。
于是,和珅授意和琳利用御史的身份向乾隆帝上奏折,只需弹劾李天培私自动用漕运船只、假公济私即可,不要提及福康安。
乾隆接到奏折,大为震怒,就命令阿桂彻查此事。事情本来就很简单:李天培用漕运的官船私自托运木料,木料的主人却是两广总督福康安。福康安当时正在安南征战,京城的宅院正在翻修,需要上好的木材,而湖北汉口一带一直是木材汇集之地。于是福康安书信委托老部下代为置办,并北运抵京。李天培知道这些钱只能自己出,而且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但碍于情面,无法推脱,又不想花费自己太多银两,于是就将置办好的木料一起装上朝廷在湖广的漕运粮船,来把这批木料运到京城,以省运费。这种假公济私的行径被御史和琳发现,这才有了弹劾李天培一事。
阿桂作为主管此事的钦差大臣,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感觉十分棘手。他心中十分清楚,这是和珅在向福康安示威。阿桂觉得不宜把此事扩大化,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禀奏皇帝:&ldo;李天培擅用官船,理应受罚,但河道拥塞、航道迟滞,并非出于他的本意;买木材是福康安委托,但是私自动用官船是李天培的个人决定,福康安并不知情,臣以为应该治李天培的罪,但此事与福康安无关。&rdo;
和珅一听,知道这是阿桂为福康安求情。连忙上奏:&ldo;李天培假公济私,实属大罪,皇上应该严加惩治,否则就是纵容,难免有其他官员仿效。&rdo;乾隆心中也有心整饬吏治,加上对和珅向来欣赏,决心要把李天培这件案子办成铁案,以儆效尤。
于是,他下圣旨严惩,着令重新判决:&ldo;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济私,致使航道阻塞,后果严重,革除一切职务,发配伊犁;福康安对部下约束不严、纵容部下,难辞其咎,念其作战有功,判决革职留任,扣罚总督养廉银三年、俸禄十年。&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