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乱世红粉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蒙曼:

太平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现在史书对她的评价是&ldo;多权略,频著大勋&rdo;,那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既有政治抱负,又有政治能量,是一个政坛女强人,可是我们无论是按照古代的说法,还是按照今天人的说法,其实都是按照太平公主日后,当她成为政治人物以后的形象,来回顾她、评价她的,可是这个太平公主,难道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政治人物吗?这个肯定不是这样的,其实啊,太平公主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完全是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模式去塑造的,先是一个孝女,长大之后人们希望她当一个贤妻,以后希望她当一个良母,那我为什么说太平公主本意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去塑造的呢?因为史书之中记载的太平公主的第一个形象,就是一个孝女的形象,在《新唐书&iddot;公主传》里,有这样一番记载,说太平公主小时候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她的母亲武则天给她的外祖母尽孝,去当了女道士,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也知道太平公主的母亲是武则天,武则天的母亲叫杨夫人,杨夫人也是一个有政治手腕的女人,当年没少给武则天帮忙,所以她在670年去世的时候,武则天确确实实,从内心里感受到了丧母之痛,那怎么样表现对母亲的这种哀思和孝心呢?咱们知道,当时啊,李唐王朝不是姓李嘛,它自认为是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的后裔,所以它整个信奉道教,这是官方宗教,那么道教当时就认为,如果说一个家庭之中的晚辈能够去献身宗教,当一个宗教职业者,那就能够给去世的前辈带来福气,能够让先辈在阴间过得更好,那按照这种逻辑,武则天怎么样才能够表示对母亲的孝顺呢?她出家当女道士就可以了,她这么一当女道士,一修行,她妈杨夫人以后在阴间就能够日子过得很舒坦,可是咱们也知道,武则天是什么身份啊?她当时可是二圣之一啊,她是国母,她怎么能出家当女道士呢?她不可能,她不可能怎么办啊?武则天当时就让自己的小女儿,替她去当女道士去了,也就是说让这个外孙女去替外祖母求这个冥福,那这个小女儿是谁呢?

这个小女儿就是太平公主,只不过当时她可不叫太平公主,那她叫什么啊?我们不知道,史书之中没有对她最早的名字的任何记载,我们也不能瞎猜,不过既然是当了女道士了,那就得有一个道号,这个道号叫什么呢?道号就叫太平,我们今天叫太平公主,其实是从她的道号来的,大家一听这个名字,可能就有感觉了,她是父亲和母亲生的,唯一活下来的一个女儿,父母对她非常非常的宠爱,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她能够太太平平地度过一生,对她还是很珍惜的,那么小小的太平公主呢,为了给外祖母修冥福出家了,这是一种模范的孝行啊,这是能够上传的,那种孝女的行为,那她表现出这样的孝行,是在多大年纪表现的呢?我们还不知道,因为史书之中也没有留下,关于太平公主出生年月日的记载,我们就只能推算了,怎么推呢?太平公主最小的哥哥,就是后来的唐睿宗李旦,他出生在公元662年的夏天,那太平公主最早也只能出生在公元663年了,那如果说她生在663年的话,到670年杨夫人去世,她最大也只有7岁,那还是一个标准的小孩子,什么时代的标准,这都是一个孩子,那一个孩子嘛,她对宗教能有多深的了解啊?所以其实虽然当了女道士,有点走过场的性质,她并没有离开家,只是到有什么宗教庆典啊,重大活动啊,她再露一露面,就像玩票一样,既然玩票,她就没有真正离开父母的身边,没有住到道观里头去。

画外音:

童年时代的太平公主,因为替母亲武则天当道士,而被塑造成了一个孝女形象,但是太平公主当道士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真的住进道观,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模式,武则天还是希望太平公主,能够成为一个贤妻良母的,可令人费解的是,后来太平公主当贤妻良母的机会来了,武则天却真的把女儿送进了清冷的道观,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太平公主还会成为一个贤妻良母吗?

蒙曼:

可是咱们也知道,在中国古代,这个女孩子是不能够在娘家终老一生的,长大之后总要出嫁,那么太平公主嫁给了谁呢?说出来大家可能比较意外,太平公主差一点成了土蕃人的媳妇,土蕃嘛,咱们现在都很清楚了,他是藏民族的前身,差不多和唐朝是同时崛起的,在唐太宗的时候,太宗曾经派文成公主去土蕃,跟松赞干布和亲,留下了汉藏民族友好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是太宗时期。那到了唐高宗时期,土蕃的势力开始有所发展了,有所发展呢,他就想要攻城掠地,想要扩充势力,当时就向唐朝,青海和甘肃一带进犯,攻下了好几座城池,那咱们知道,唐朝虽然一时军事没占优势,但它毕竟是一个当时的大国,国力很强,而土蕃虽然一时显得战斗力很好,但是它的国力远远不如唐朝,所以呢,土蕃是没有办法打持久战的,没有办法打持久战怎么办呢?这时候他就跟唐朝提出了和好的请求,提出我要跟你们和亲。

那咱们也知道,所谓和亲,就是少数民族来迎娶中原王朝皇帝的女儿,当然有的是干女儿,有的是亲女儿,那现在土蕃人提出和亲了,唐高宗这儿有几个女儿啊,唐高宗活着的女儿,一共就三个,老大和老二都是肖淑妃生的,当时早已经出嫁了,留在身边,就是这小女儿太平公主,当时年芳十二、三岁,按照咱们现在看还很小,可是唐朝人认为,这已经到了适婚年龄了,土蕃人也是摸清楚情况才来的,所以一开口就提出来,我们想娶太平公主,那他们提出这个要求了,给还是不给呢?唐高宗和武则天可就犯了难了,照理说这和亲是一件好事,边疆可以安宁,战士可以回家,这是谁都愿意看到的局面,可是另外一方面呢,这土蕃实在是太远了啊,当时也没有青藏铁路啊,走过去那真是,一番风雨路三千啊,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啊,很悲惨,感觉上让人很不舒服,那到底是让不让这个太平公主去呢,武则天就在国家领导人和慈母之间做着这种心理挣扎,那挣扎来挣扎去,她决定还是当慈母吧,不给,不让太平公主去,可是人家提出来了,怎么办呢?她就想,太平公主前两年不是,半真半假地当过女道士嘛,干脆咱们这次来真的吧,就让她正式入道算了,所以就给她临时抢修了一座观,就叫做太平观,让太平公主到那儿去当了观主,正式住进这个道观里去了,而且还像模像样,举行了全部的入道仪式,一下子,票友正式下海了,那么这个土蕃一看,太平公主人家已经出家了,那你就不能要求,娶人家当媳妇了,所以就只好作罢了。

和亲的事情也不再提起,那咱们说,真的出家了,太平公主是不是以后就被撂到道观了呢?其实我想不可能,虽然没有留下记载,但是我个人认为啊,按照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想法,也只是让她在这儿避避风头而已,一旦土蕃人不再提出和亲的要求了,他们也就让女儿还俗,可是呢,当时又碰见一种情况,就是当时已经是唐高宗的后期了,唐高宗身体不好,整天忙着生病,武则天整天忙着篡权,两个人都挺忙,谁也顾不上女儿的事了,所以虽然主观上没有想到把女儿撂到道观里,可是客观上这一连几年,也再没有提让她还俗的事儿,其实咱们也可以理解,在父母的心目中啊,儿女永远是小孩子,特别是太平公主是最小的女儿啊,父母潜意识都希望让她在身边多留几年,各种原因吧,反正这个春花秋月等闲度,一年一年过去了,太平公主的大好青春,也一点一点地溜走了,父母就是不提让她还俗,出嫁的事情,那太平公主会不会就在道观里终老一生啊?她可不会,太平公主等来等去,终于等明白一个道理,幸福是要自己去争取的,别人不提咱们自己提好了,那怎么提呢?直接找到唐高宗和武则天,说你可得给我找个驸马了,这个话不好提,尤其是古代女子,觉得这样的想法,不太好意思说出口,那怎么才能让父母明白自己的心愿呢,太平公主想来想去,她想出了一条计策。

有一天唐高宗举行家宴,所有的儿女、亲戚都一块儿来参加,那么太平公主也就来了,她怎么来的呢?她身穿一袭紫袍,腰间围着玉带,头上带着黑色的方巾,同时还挎着弓箭,这样一身打扮来了,那么来到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呢,她就说了,父皇、母后,我给你们跳个舞吧,接着就跳起一段,当时军官跳的舞蹈,那唐高宗和武则天一看,女儿英姿飒慡,一副青年武官的样子,他们不由的就笑了,说小丫头啊,你又不是一个武官,你怎么打扮成这个样子啊?太平公主一听他们发问,马上也不跳舞了,说话了,说啊,您二位要是觉得我穿这身衣服不合适,把它赐给驸马好不好啊?那这时候啊,唐高宗和武则天这才恍然大悟,女儿是想要出嫁了,那也对啊,考虑考虑,这个时候太平公主已经十七、八岁了,可不是该出嫁了,于是经过她的这么一番提示,马上给她选驸马的这个事情,就提上议事日程了,不过我们说到这儿,可能还有人有疑问,说太平公主想要招驸马,干嘛非得打扮成一副武官的样子啊,咱们看书也好,听戏也好,不是经常听到是中状元招驸马嘛?太平公主怎么不打扮成一个状元郎的形象啊?其实这样问,就是对我们唐朝的这个时代特征不太了解了,所谓中状元招驸马,这样的概念,是从宋朝以后才产生的,唐朝人不这样想,唐朝的驸马啊,一般都是从勋贵人家之中产生的,而且一旦你当了驸马,那就要被委以重任了,都要到禁军系统里头当武官,替岳父保卫国家,所以太平公主,她打扮成一个武官的样子,说明她的想法,相当相当主流啊,在她的意识形态之中,她就是想要招这么一个英雄的驸马,替她的父亲保卫这个李唐江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