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山居笔记佳句摘抄 > 第61章(第1页)

第61章(第1页)

我和王元化先生正好在内,在评判的空余时间,我开始向他询问前不久,我特地列出一些模糊之处再进一步请教王元化先生,终于,我可以为张可老师写下一段话了

这段话不长,大致如下───

张可,一九二□年十二月出生于苏州一个书香世家,受良好早期教育十六岁时考进上海暨南大学,这是一所拥有郑振铎、孙大雨、李健吾、周予同、陈麟瑞等教授的大学,学风淳厚一九三八年十八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全力投身革命,大学毕业后主要在上海戏剧界从事抗日活动,自己翻译剧本、组织小剧场演出,还多次亲自参加表演结识比她较早参加共产党的年轻学者王元化

抗战初年在一次青年友人的聚会中,有人戏问王元化心中恋人,王元化说:

&ot;我喜欢张可&ot;,张可闻之不悦,质问王元化什么意思,王元化语塞八年抗战,无心婚恋,抗战胜利前夕,有些追求她的人问她属意于谁,张可坦然地说:&ot;王元化&ot;以基督教仪式结婚其时王元化在北平的一所国立大学任教,婚后携张可到北平居住但张可住不惯,说北平太荒凉,便又一起返回上海

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这两位年富力强而又颇有资历的共产党人势必都要参加比较重要的工作,但他们心中的文学寄托,在于契诃夫、罗曼罗兰、狄更斯、莎士比亚,生怕复杂的人事关系、繁重的行政事务和应时的通俗需要消解了心中的文学梦,再加上已有孩子,决定只让王元化一人外出工作,张可脱离组织关系

因胡风冤案牵涉,一九五五年六月王元化被隔离,还在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张着惊恐万状的眼睛看着父亲被拉走关押地不断转换,张可为寻回丈夫,不断上访

王元化被关押到一九五七年二月才释放释放后的王元化精神受到严重创伤,幻听幻觉,真假难辨,靠张可慢慢调养,求医问药,一年后基本恢复当时王元化没有薪水,为补贴家用,替书店翻译书稿,后又与张可一起研究莎士比亚,翻译西方莎学评论张可还用娟秀的毛笔小楷抄写了王元化《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其他手稿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王元化曾患肝炎,张可尽力张罗,居然没有让王元化感到过家庭生活的艰难&ot;文革&ot;灾难中,两人都成为打击对象,漫漫苦痛,不言而喻

&ot;文革&ot;结束之后,王元化冤案平反在即,一九七九年六月,张可突然中风,至今无法全然恢复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王元化彻底平反,不久,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门主要领导职务

王元化对妻子的基本评价:&ot;张可心里似乎不懂得恨我没有一次看见过她以疾颜厉色的态度对人,也没有一次听见过她用强烈的字眼说话总是那样温良、谦和、宽厚从反胡风到她得病前的二十三年漫长岁月里,我的坎坷命运给她带来了无穷伤害,她都默默地忍受了人遭到屈辱总是敏感的,对于任何一个不易察觉的埋怨眼神,一种悄悄表示不满的脸色,都会感应到但她却始终没有这种情绪的流露,这不是任何因丈夫牵连而遭受磨难的妻子都能做到的,因为她无法依靠思想或意志的力量来强制自然迸发的感情,只有听凭仁慈天性的指引,才能臻于这种超凡绝尘之境&ot;王元化又说:&ot;当时四周一片冰冷,唯一可靠的是家庭如果她想与我划出一点界线,我肯定早就完了&ot;

写完这段话我凝思良久当年在长江边的小村庄里日夜与我谈话的张可老师,前前后后背负着多大的重担!粗略算来,那时走到我面前的她,二十六年前加入共产党,十五年前脱离,九年前丈夫被捕,六年前与丈夫一起进入莎士比亚研究并翻译了大量西方典籍……,这,难道就是那位与我们同住在肮脏的泥屋里、经常在淤泥中摔跤、塞给我几粒巧克力又告诫我必须用功的可亲老师吗?十七岁男孩子眼中的一切都那么浅薄,不知道长者在关爱我们的同时是否心动一头,想吐露一点心中的苦涩?我相信,即使有过一闪念她也立即咽下去了,人生体验最深刻的地方是无法用言词来传递的,只有让你自己去体验直到今天我才敢说,老师,我体验过了,因此才会回过头去捕捉三十多年前的瞬间,用一篇万字长文把它虔诚地写出来

张可老师至今健在见到客人来她还会开心地问候着,张罗出几碟点心但在我看来,她在十八年前病倒时,在王元化先生的号啕大哭中,已举行了一个完成人生使命的隆重仪式我请求我的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不要再去打扰她,她已经太累,让她安静想念她时可以读读王元化先生的大著宏论,在那里,字字行行都有她的影子在

有空,我会代你们去看望她老人家

作者附记:王元化先生对本文有关部份进行了精细校订,谨此感谢

余秋雨《山居笔记》

关于友情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

我并不赞成这句话孩童时代的友情只是愉快的嘻戏,成年人靠着回忆追加给它的东西很不真实友情的真正意义产生于成年之后,它不可能在尚未获得意义之时便抵达最佳状态

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某次友情感受的突变中,猛然发现自己长大的仿佛是哪一天的中午或傍晚,一位要好同学遇到的困难使你感到了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放慢脚步忧思起来,开始懂得人生的重量就在这一刻,你突然长大

我的突变发生在十岁从家乡到上海考中学,面对一座陌生的城市,心中只有乡间的小友,但已经找不到他们了有一天,百无聊赖地到一个小书摊看连环画,正巧看到这一本

全身像被一种奇怪的法术罩住,一遍遍地重翻着,直到黄昏时分,管书摊的老大爷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我的肩,说他要回家吃饭了,我才把书合拢,恭恭敬敬放在他手里

那本连环画的题目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纯粹的成人故事,却把艰深提升为单纯,能让我全然领悟它分明是在说,不管你今后如何重要,总会有一天从热闹中逃亡,孤舟单骑,只想与高山流水对晤走得远了,也许会遇到一个人,像樵夫,像隐士,像路人,出现在你与高山流水之间,短短几句话,使你大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