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从1979年开始的文艺盛世笔趣阁 > 第37章 巴金老人的邀请求收藏追读(第1页)

第37章 巴金老人的邀请求收藏追读(第1页)

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了……人民在放声歌唱。歌曲比天上的星星还多,比草原上酿造的蜜酒还醇。

——王蒙,1979年《歌神》

……

“这稿子能给我看看吗?”

一个三十岁左右,头发蓬松的格子衫女人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黄文彬。

黄文彬不认识她,只得看向梁晓声。

“这位是《收获》的编辑李小琳,巴金老人的女儿。”梁晓声轻声介绍道。

黄文彬站起身来,连忙打招呼道:“不好意思,怠慢了,这里也没有能招待你们喝茶的地方。”

“没事。”李小琳的眼睛看向桌上的稿纸。

黄文彬拿起稿纸,缓缓递了过去:“那就请李编辑帮我审审稿了。”

李小琳顺手接过稿纸,冲黄文彬抱歉一笑,然后走到走廊上,找了个安静的角落,认真地阅读了起来。

另外两个人也跟着走到了李小琳的身后,一起看了起来。

“你怎么会写这种……这篇小说?”梁晓声有些不解地看向黄文彬。

现在文学界的主流是伤痕文学,主要就是反映时代中的悲剧性遭遇。

最早发源于刘新武在197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得名于卢新华刊在1978年发表在《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

在七十年代末期和八十年代初期,伤痕文学是绝对的主流,诞生了很多颇具影响力的作品。

同样也存在许多跟风而写的,“为伤痕而伤痕”的伪伤痕作品,导致这个文学流派在后世争议颇大,而且很快就被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所取代。

这个年代的小说,技法相当稚嫩,甚至说是完全没有。

就是白描和平铺直叙,内容也相对单一贫乏。

黄文彬在去年发表的《血色浪漫》,其实已经在《人民文学》内部产生过巨大的讨论,刊发之后也饱受业内不少研究者的批评。

最终的处理结果就是冷处理,不再对这本小说进行任何推广和讨论,暂时也不会出版。

其实就是看看风向再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