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朝女人裹脚 > 第17章(第1页)

第17章(第1页)

赵二牛就低调了,&ldo;万事听爹娘的&rdo;是他的口头禅,娶了赵二婶娘家大哥的女儿。赵二婶的娘家在山那头,当初和赵二郎认识也是机缘巧合。这些年山路不便,最多初二的时候带着他们回娘家一趟,两家来往并不多,可亲戚情分不是假的。

等两个儿子的婚事完了,月娘的婚事就摆在眼前,而时间已经快走过三年了。当初和县令的三年之约,柳娘未曾忘记。

第13章不种田

对柳娘而言,家里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赵大牛、赵二牛都娶了媳妇儿,二嫂还率先怀了孩子,两个嫂子之间本就不对付,如今更添矛盾。按理说添丁进口应该是高兴的事情,可新媳妇儿融入新家庭本就困难重重,更何况人都有私心。组成了新的小家庭,重心自然要往小家庭上移。也不知大嫂、二嫂受的什么教育,相互看不上,但对女子抛头露面却十分一致的看不惯,零零碎碎和自己丈夫吹耳边风,房子就这么大,柳娘都听到过好几次。她们如今还顾忌着不能得罪&ldo;小姑&rdo;,等到混熟了,还不知怎么样呢。

月娘的婚期早已提上议事日程,她&ldo;高攀&rdo;住在镇上的吴地主家小公子,当然这是尊称。吴地主家里也就二百来亩田地,镇上有几个铺面,作为小儿子,月娘的丈夫也不知日后能分到多少。

&ldo;月娘,你真的决定了吗?你们可从未见过面啊!&rdo;柳娘有些担心,男权社会,盲婚哑嫁,女人总要吃亏些。

&ldo;没规矩的丫头,快叫姐姐&rdo;月娘娇嗔笑道:&ldo;虽没见过吴大哥,可你不是托人打听了吗?最斯文伶俐不过,也没有有钱人家的坏习惯,不是沾花惹草的性子,那样的家世,只能是我高攀了。&rdo;

&ldo;我可从不觉得你高攀。&rdo;柳娘还是不放心,&ldo;要不改天我带你去镇上看看他本人吧。&rdo;也许真有所谓&ldo;眼缘&rdo;和&ldo;一见钟情&rdo;呢?

&ldo;不了,不了,我和你不一样。&rdo;月娘叹息,&ldo;柳娘,我和你不一样的。我得这么亲事,已是高攀,都是沾了你的光。我知道自己不如你本事,过平常人的日子就行。平常人是怎么过日子的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罢了。&rdo;

月娘早早就知道自己和妹妹的不同,也曾奋起直追,后发现早已难望其项背,她是想得开的人,慢慢就放下了。可她深切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就算机遇摆在面前也抓不住,就像村里谁都知道跟着王先生有大造化,可他们还是克服不了对王先生的害怕,还是学不会八面玲珑的来往交际。

&ldo;我只是觉得你值得更好的。&rdo;柳娘叹息。

月娘的婚事定在二月,过年之前本就忙碌,加上筹备婚事,家里更忙了。

柳娘正在各地秘密收购白布和丧事用品,几乎买空了临近几个县市面上的白布,宣德皇帝病逝之时,正是白布畅销之日。

可家里的事情,柳娘也不敢轻忽。

&ldo;娘,姐姐要出嫁了,我给姐姐准备了一条十八铜钱的腰带,可正是过年的时候,镇上的红布、红线涨价了,我原先准备的钱不够,您能再给我十文吗?&rdo;柳娘期期艾艾问赵二婶。

&ldo;你跟着王先生到处跑,怎么还没钱吗?&rdo;赵二婶倒树柳眉。

&ldo;钱都给娘保管了啊,每次跟着先生出去,老爷们过年时候也有文的打赏,我不敢私留,都交给娘了。&rdo;

&ldo;你这丫头也太老实了。&rdo;赵二婶以己度人,若是她能接触这些,肯定要私下扣留几个铜板,不过柳娘这做派,更让赵二婶放心。赵二婶破天荒摸出二十个铜板,道:&ldo;多了给你留作零花钱,以后也把钱拿给娘存着,看看,你要的时候,娘不是返给你了吗,多出来都是!&rdo;

&ldo;我知道,我听娘的。&rdo;柳娘腼腆一笑,接过铜板。

柳娘把外面的事情布置好,就专心在家陪伴待嫁的月娘。

柳娘这些年都在外奔波,女红手艺不好,最多只会编络子。柳娘拿崭新的红线穿了十八枚黄橙橙、亮堂堂的新铜钱,做成铜钱腰带,红线衬着黄钱,喜气洋洋,别提多好看了。

&ldo;就你会想,新钱多贵啊,比旧钱贵出一倍去,到时候用旧了还不是一样的,太浪费了。&rdo;月娘坐在床上绣嫁衣,忍不住心疼道。

&ldo;我给我姐姐的,不觉得浪费,你多什么嘴。&rdo;柳娘笑着打趣。

月娘莞尔,心叹真是调皮孩子。

今年这年关可不好过,皇帝在刚过完年第三天就驾崩了。等消息传道溧水民间的时候,已经初十了,里正、村长挨家挨户的通知取下红灯笼,挂上白蕃。而柳娘知道消息更早些,因为初五的时候,刘县令已经等在王家大院门外了。

刘县令进门连连作揖,道:&ldo;先生大才,下官有眼不识泰山,恕罪,恕罪!&rdo;

王先生还是一副醉在仙乡,不在人间的模样,醉眼惺忪的叹道:&ldo;老汉一介粗人,无牵无挂,只想有个清清静静的地方喝酒,这就够了!&rdo;

刘县令一愣,以为先生是在敲打他。

等到陛下驾崩的消息传来时,刘县令吓得直接瘫在椅子上,时隔三年,相距千里,一个乡下老头是如何知道远在深宫陛下的消息,除了神鬼莫测的观星望气之术,刘县令想不到其他。这样一个大才在自己的治下,刘县令是既激动又害怕。因为这了不得的本事对他而言,只是屠龙之术,而天下已经没有龙了。

大明开国不过三代,从太祖、太宗再到陛下都是有为明君,一个有真本事术士并不代表刘县令有什么了不起的命格。刘县令也颇有自知之明,自己可不是能干开国之类大事的人。自己仅仅是个县令罢了,知道这样惊天动地的消息有何用?那是高层博弈,他一个县令根本插不上手。

因此,刘县令想着把王先生举荐给其他人。可今天王先生特意强调了&ldo;清清静静&rdo;,难道先生已经看破了他的想法。

那王先生为何说自己&ldo;无牵无挂&rdo;?是了,刘县令想起来,王先生并无子嗣,连个徒弟都没有,收在身边的小童据他查访,还是村里农家女儿,无师徒之名。小童也未学到先生神机半分,只能做些鸡零狗碎的商贾之事,小打小闹。就连这些散碎银钱都托人送到了西北,据说是给了旧日同袍之子。刘县令也曾查过,每次送钱的人都不一样,而且一去不复返。线人还说了&ldo;高大魁梧,不是南人体格&rdo;。

西北太远,刘县令手没那么长,对他而言,王先生这是赤条条光溜溜,下不了手啊!

这样高深莫测的先生,刘县令不敢弄鬼,拜服道:&ldo;下官岂敢。只惜先生高才,埋没乡野田垄之间。&rdo;

&ldo;某一介粗人,只懂喝酒!&rdo;王先生又是这句。村人来麻烦他的时候是这句,县令来请他出山的时候是这句。

刘县令苦笑连连,不敢违背,看王先生闭目养神,自觉退了出来。

走到廊下,刘县令从袖筒中取除一长银票塞给柳娘,问:&ldo;先生真没有出山的打算吗?&rdo;

柳娘把银票推回去,银票有票号的标记,很容易查出底细,她拿来做什么。&ldo;小的不敢收,请老父母收回。&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