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他闲碎生活里的小小插曲。
而与此同时,继冬日火垅、蜂窝煤炉之后,又一道新的时尚,在长安城贵族圈子里开始流行:铁锅炒菜。
人们没有蔬菜大棚,自然无法像王家那样,保证桌上的菜品丰富多样。
当然,也有一些人家与王家差不多。
因为他们也在自家搞了蔬菜大棚。
比如皇帝刘弗陵,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大司农徐又成,少府魏江,大农丞孔兆阳……等等。
炒菜的口感,与煮菜相比,那是高下立判的。
人们把原来煮着吃的食物,用铁锅一炒,那口感差别,立即就出来了。
锅碗瓢盆这些东西也不太贵。
所以,很快,炒菜由贵族圈子向中产阶层蔓延,然后传播到大众。
有些大户人家的奴隶都用上了。
孔兆阳总经理坐在工厂衙房里,看着堆积起来的厨具订单,却发起了愁。
有皇帝的命令,农具的利润空间被限制了。
而厨具价格没有限制。
同样产能,生产厨具的利润大很多。
但是,作为皇帝盯着的企业,在产能固定情况下,他却不敢放下农具订单去干太多厨具。
没办法,他只能放弃这些利润。
把这些单子,留给正方兴未艾的私营手工铁器作坊。
关中取消铁器禁令后,民间铁匠小作坊多了起来。
王西风推出的农具和厨具,正当其时,推动了这个行当的快速发达。
因为,除了曲辕犁干不了,长安城里的这些小作坊,仿制这些新出的农具和厨具,都忙得应接不暇。
这时代也没知识产权概念。
长安城周边的城市,手工铁器行业,也因此被带动起来。
霍光派人作了考察,又与徐又成、魏江合计一下国库、宫库收入。
最后三人联名向皇帝提出:在全国取消铁器专营禁令。
皇帝立即同意。
于是,从一开始就广受诟病的铁器专营也成为历史。
盐、铁、酒三样专营,取消了两样。还有盐的专营保留着。
盐专营权的取消,要再过2100年才能实现。
铁酒专营禁令取消,代之而来的是抽税。
大致算起来,铁、酒的税率是25%。
相对于秦朝的50%,低了一半。相较于后世宋朝的5%,又高了4倍。这大概也是西汉商业现状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