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谨其实能理解那些人戳着他们骂的原因,无非是本来应该有人理所当然的承担风险,却把风险丢给了他们,能理解,但依旧觉得荒谬。
韩谨想起了他游历的那段时间路遇的一双可怜人,是对母子,孩子生了病,没钱买药,这母亲求到了韩谨这里,他方才知道这二人的遭遇,也是十分的荒谬。
这孩子的父亲是个当兵的,北黎与南梁初初开战的时候,官府征兵,免赋税,予补给,虽说是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可每家每户想的都是定能平安回来,说不得还能混个一官半职。
一村的顶梁柱皆入了行伍,南梁北黎休战之际,休养生息,却只有一个回来了,这人是个猎户,参了军,一村的年轻人出去的只有他一个回来了,还带回来其他人的遗书。
他把这个事儿告诉过和彦,和彦当时说的是:“那这一户人家在村子里的日子不好过了。”韩谨那时候还比较疑惑,现如今确是明白了,这死人都贪生,活着的人怕死,可大家都是一起离开的,死的人那么多,怎么偏就你活着。
“凭什么所以人都死了只有你还活着回来?你为什么不护着他们?”
“凭什么你们韩家人不打头阵?你们不是应该护着我们的吗?”
“你怎么还不去死,他们都死了呀!”
“韩家人为什么不为我们打头阵呢?”
“凭什么你的儿子就还有爹呢?凭什么你就还能见到亲人呢?”
“凭什么韩氏暗兵不为我们死呢?我们有亲人呢,他们都没了呀!”
像是个笑话,猎户长年打猎,身强体壮,得以留下一条命来,就因为没人活着回乡,他就不该活着回来吗?
就因为韩氏厉害,韩氏庇护了中原百年,韩氏暗兵无牵无挂,就该任劳任怨,不惧生死,继续为中原百姓抛头颅,洒热血吗?
可这样荒谬的才是人心呐!可这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哪有人就该为了护着别人而死?哪有人就因为别人死了,他就不该活着?
猎户不能忍受村里众人对他一家的排挤,举家迁至山中,靠打猎为生,不过半载,因着战场伤痛,陈年旧疴,力不从心,死于山中猛兽爪下,村中之人听闻,想接这双母子回来,被这家母亲拒绝了,她宁可与稚子流浪也不愿回村。
实在是银钱不够,幼子病弱才求人,盼望着路遇的好心之人能救她儿子一命。
和彦听了这事的结果也颇有些唏嘘,这人心呐,分明是最柔软不过的东西,可有时候,因着贪生怕死,艳羡嫉妒,会成为藏毒的兵刃。
韩谨知道,这双母子只怕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太好,孤儿寡母,四处飘零,最大的可能就是客死异乡了,那他的结局呢?担着韩氏救国救民的重任,所谓的韩氏最后一人,他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第16章
夜色低垂,北方的夜晚总是分外的寒冷,天上无星无月。
没人留意到南梁军中有一个伙夫借着夜色掩映换了身装束,悄悄跑到了河对岸最大的那座营帐中,与主帅搭上了话。
北黎帅帐,夏孟瑜问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怎么说呢,好像没成,又好像是成了。
南梁军中对韩氏有不满,虽被镇压下来了,但为堵悠悠众口,那两千人只怕还是要任劳任怨,流血流汗养着那群该被宠着的绵羊。”来人颇有几分得意之色地说道。
不成想听到北黎主帅说道:“这可不一定,说不得是那群绵羊真就找到了牧羊犬,寻到了主心骨呢?”
来人迫切地回答:“不会的。”瞧见北黎主帅饶有兴味地看着自己,面露纠结,最后只说了句:“他们寻不到主心骨的。”暗自在心里加了一句,假的总是假的,而他的目的就是将这假的打造成真的然后再让他原形毕露。
夏孟瑜只是笑了笑,“这回做的不错,不管怎么说,南梁军心动摇是真,你快些回去吧,别被人发现了。”
等到帐中只剩他一人时,夏孟瑜方才收了脸上的笑意,心底开始盘算怎么才能彻底将韩谨的作用给消弭掉。
韩谨在南梁的作用无非就是两个,其一,韩氏暗兵作为神兵利器出场;其二,就是韩氏子弟战无不胜的传说鼓舞军心。
可这两点在夏孟瑜看来差不多都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了,神兵利器不愿意舍己为人,军中怨气横生,韩氏战无不胜的传说看起来也没有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只要一直这样下去,南梁早晚得败,可南梁落败也不是他本意,最好是不大不小的赢上一场,然后…
南梁军中,林舒提议,此后大小战役仍由韩氏暗兵打头阵,被石大帅一句“惯得他们,不行,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