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时,西夏的使臣就在蒙古军中。成吉思汗问他,我要打花剌子模,你们西夏能派多少人啊?西夏使臣很轻慢地回答了成吉思汗,一个小小的花剌子模,你都打不下来,你称得上什么四海之主啊?成吉思汗闻言大怒,既然你不肯出兵相助,那我就先打你。于是,蒙古大军第四次进攻西夏。
这次不是成吉思汗亲自领兵,他派手下名将木华黎率军伐夏。木华黎用兵如神,长途奔袭,迅速包围了中兴府。神宗李遵顼猝不及防,让太子德任驻守京师,自己跑到西凉府(今甘肃武威)避难去了。西夏人一边守城,一边遣使求和。当时成吉思汗的主力正在西征,还要对付金国,毕竟金国是主要敌人,暂时无力灭亡西夏,所以木华黎就接受了西夏人的求和,蒙古军撤离了中兴府。
第3节神宗退位
西夏联蒙抗金的策略,不但没能换来蒙古的友谊,还将自己置于腹背受敌的困境。而同时面对两个强敌,西夏必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那么对于西夏当时的处境,夏神宗是怎样的态度呢?
蒙古军一撤,夏神宗得意扬扬地回来了,蒙古人奈何我不得啊!太子德任劝说神宗,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事,咱再也不能干了,无论如何要跟金国讲和,再不能走这条自杀路线了。皇上一听很生气,就把太子囚禁起来废掉了,很快太子就死了。夏神宗继续走自杀式的发展道路,大臣们非常反感,我们跟金又没有什么大仇,连年出兵,帮助蒙古伐金,国力已经虚耗到了极点,再这样下去的话,西夏的灭亡,指日可待。
蒙古人这时候又来找西夏出兵,一起伐金。夏神宗不顾群臣劝谏,出兵十万,跟蒙古兵一道进攻金国的凤翔府。
没想到这次蒙古人打了个败仗。本来西夏国的军队就不想跟金国打仗,烧我城郭、杀我人民、毁我庄稼的都是蒙古人,我为什么要跟金打仗呢?十万夏军借口打不过金军,也没跟木华黎说一声,就撤回国了。西夏人一撤,木华黎怒了,蒙古人以此为口实,第五次出兵伐夏,又攻入西夏境内,大肆杀掠了一番,然后撤走。
此时的夏神宗已经六神无主了,实在也混不下去了,大臣们都不干了,纷纷上表,您年事已高,是不是考虑退居二线啊?夏神宗一想,这个烂摊子我也真收拾不了,李安全是什么下场我都看见了,他不安全,我也别干这差事了。于是神宗退位,成了西夏唯一的太上皇。皇位传给次子德旺,这就是夏献宗。献宗继位之后,面临的是一个末路王朝,奄奄一息的场面,山河残破,回天无力。
第4节西夏灭亡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亲统大军第六次伐夏,而这一次蒙古军的目的就是灭亡西夏。那么,面对危难的局势,刚刚即位的西夏献宗会怎么办?他还能有回天之术吗?
这一次成吉思汗的策略很明确,拔除西夏所有的城市和据点,把西夏的首都变成孤城一座。蒙古大军游骑四出,基本上西夏的城池全被占领了。夏献宗倾最后一支主力十万人,由夏国的名将嵬名令公率领,在灵州与蒙古军展开决战,结果十万夏军几乎全军覆没。
蒙古人打仗有一个传统,在战场上,杀够一千人就倒吊一具尸体计数,这一仗下来,满眼望去,战场上到处是倒吊的尸体。嵬名令公被俘,归降蒙古,西夏这个时候已经是彻底没戏了,就剩下首都孤城一座。成吉思汗的大军,团团围住了中兴府。
中兴府被围之后,成吉思汗觉得西夏已经是有今儿没明儿了,用不着举全国之兵围困这么一座孤城,所以留下部将包围中兴府,自己亲自率军伐金。成吉思汗一走,夏献宗就被活活吓死了,也可能是他太放松了,巨大的喜悦感也容易让人突然犯病。
比夏献宗早几个月,他的爸爸太上皇神宗就病死了。夏神宗是惹祸的根苗,倒得了善终。夏献宗一死,群臣拥立他的侄子继位。这时候国土就剩一座城池,皇上跟市长也没什么区别了。献宗的侄子继位,就是夏末帝,末代皇帝当然也没有庙号了。西夏人在城里草草地举行了登基大典,剩下的就是想着怎么投降、怎么能保全皇室一脉了。
成吉思汗此时已经回到了前线,亲自指挥灭夏。他在六盘山避暑,准备对西夏发动致命一击。可是不用成吉思汗费心,中兴府又地震了。中兴府一地震,城防工事稀里哗啦全完了。末帝一看,天亡我也,本来我从叔父手里接过来的就是一个烂摊子,现在连烂摊子都被砸了,守也守不下去了。末帝遣使出城,拜见成吉思汗,说我们打算投降。
成吉思汗现在已是病入膏肓了,眼瞅着有出气没进气。他告诉自己的接班人窝阔台,我死之后秘不发丧,如果西夏遣使出降,立刻接受,赶紧进城,进城之后就屠城,把西夏皇族屠戮殆尽,斩草除根,不能留下一个后患。据说成吉思汗是在六盘山背靠着一棵大树去世的。成吉思汗一死,他靠着的这棵大树立刻被锯倒,劈成两半,把中间掏空,做成棺材,给成吉思汗穿上金盔金甲,连同金盘子、金碗、金筷子,填到树棺里面,外面以三道金箍包裹。然后大军起程,把灵柩运回起辇谷。这个地方在哪儿,没人知道,可能永远也找不着。起辇谷应该是在今天的蒙古国,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成陵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他的尸体并不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