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堂叔父,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小侄没弄明白,不知道万岁有没有决定由谁来替代大伯父的职务?&rdo;
王音一拍脑袋:
&ldo;巨君不说,我倒差点给忘了!刚才我偷觑了一眼,三章的封事上提到一个人。&rdo;
&ldo;谁?&rdo;
&ldo;冯野王!&rdo;
王凤大叫:
&ldo;冯野王!那小子?他来接替我?笑话!&rdo;
王莽点了点头:
&ldo;冯野王这人小怪有些耳闻,如果王章推荐的是别人,这事儿倒有点难办,既然是冯野王,那就有回旋的余地了!&rdo;
王凤王音齐哦一声,四只老眼盯住了王莽的嘴,似乎那里面有什么解危的灵丹、救亡的妙药。
王莽被看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他知道自己的五官中,就这张嘴寒碜点儿,忒大。于是他下意识地用袖子去遮掩。
&ldo;别遮别遮!我们要的就是这张嘴!贤侄,快接着说下去!&rdo;
&ldo;是啊!我们倒想听听,为什么推荐的是冯野王,这事情就有了转圈的余地?&rdo;
王莽不慌不忙,扳着手指条分析:
&ldo;小怪至少有三条理由,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一,冯野王的家族背景,决定了他不可能入掌朝政。&rdo;
王凤摇摇头:
&ldo;这条理由站不住。冯野王是孝元皇帝时以身挡熊的冯媛冯昭仪的胞兄,中山王刘兴的亲舅舅,也是大汉朝有名的望族,这样的家族背景,正宜入朝执政,贤侄为何如此论断?&rdo;
王莽微微一笑:
&ldo;坏就坏在这个&lso;中山王舅&rso;的身份上了。伯父,您岁数比我大,一定记得孝元皇帝在世时,冯野三就担任了大鸿胪的官职,负责对与中华通好的蛮夷使节进行接待,也算在九卿之列。可是当御史大夫李延寿病死,朝中大臣们都推举冯野王接替,孝元皇帝却说:&lso;我若用野王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后世一定会说我偏向后宫亲属。我最近命尚书省从中二千石的官员之中推选了几位候选人,各有所长。刚强秉直、不图私欲的,是大鸿胪冯野王;聪明善辩、可以与四方交往的,是少府五鹿克宗;廉洁奉公、克勤克俭的,则是太子少傅张谭。野王虽然排在第一个候选人的位置,可他是冯昭仪的哥哥,为了避嫌,我宁愿让张谭为御史大夫。&rso;这件事很是令冯野三恼火,他曾经咽叹,说别人都因为亲戚在后宫得宠而身价百倍,他却反而因此倒霉,影响了富贵。这是他第一次吃这个&lso;王舅&rso;身份的亏。当今天子登极之后,有司更是启奏万岁,说冯野王既为中山王舅,不宜再在朝中列于九卿,应该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作官。万岁准奏,按照冯野王大鸿胪的级别,命他担任上郡太守。这是他第二次栽在&lso;王舅&rso;这两个字儿上。虽然后来朔方太守萧育上过封事,说冯野王行为和才能都属一流,这么一块国家的活宝,理应回来担任要职。但万岁也不过才给了他一个治理河患的任务,调到瑯玡郡去当了太守,还是没能重返京师,再入朝廷。伯父,堂叔父,您二位说,冯野王的家族背景,对他入朝执政,到底是有利,还是有碍呢?&rdo;
两位互视一眼,一齐点头。
&ldo;这么说,有点道理,那么第二条理由又是什么呢?&rdo;
王莽喝了一口水,继续白话:
&ldo;第二,他自身的性格,也决定了对他的这个起用计划必定泡汤。&rdo;
&ldo;这话不对,冯野王虽然不在三公之列、九卿之伍,但官声令誉一向不错,你刚才不是还说连孝元皇帝都称赞他刚强秉直、不图私欲的吗?&rdo;
王莽又是微微一笑:
&ldo;刚者易折,这个道理您二位比小侄清楚。特别是现在,遍现朝中文武,不是有靠山的贵戚,就是老资格的勋臣,谁愿意自己头上压一块刚直不阿的铁疙瘩?冯野王这个人,又是出了名的死心眼儿、一根筋,见着不顺眼的,逮谁跟谁叫真。他十八岁那年,那会儿还是孝宣皇帝在位,冯野王就自持才高,要试着当当长安令,让孝宣皇帝给否决了。后来他从当阳长开始做起,迁栎阳令,徙夏阳令,到孝元皇帝,升为陇西太守,又入朝当上了左冯诩。在左冯诩任上,辖区内一个叫做&lso;并&rso;的池阳令搞贪污,冯野王命令他的属官督邮赵都查办,赵都查出池阳令监守自盗的事实,把&lso;并&rso;跟那些没有检举揭发&lso;并&rso;的罪行的小吏全都抓来杀了。后来&lso;并&rso;的家人上书陈冤,说&lso;并&rso;的犯罪数额只不过十金之微,就要了他一条命,连属吏也一起格杀勿论,未免量刑太严,而且赵都一个小小的督邮也无权处决朝廷命官,强烈要求严惩凶手、揪出后台。廷尉当然要拘留赵都,以便弄清事实真相。这赵都为了表示此事纯属他个人问题,与冯野王无关,没等拘留就自杀了。说是自杀,谁又能保证不是冯野王搞的丢卒保车的把戏?反正不管怎么说,这冯野王的强硬倔犟在咱大汉朝不是数一就是数二。他当大司马?别说咱王家不能答应,满朝文武那些有折的、漏馅的,谁又欢迎?&rdo;
&ldo;好,这条理由通过了,你再说第三条。&rdo;
&ldo;您别忙,我再喝点儿水。&rdo;
&ldo;喝什么水啊,丫环,给莽少爷上酒!&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