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所有主要的食品,包括面包和土豆,都归入了配212给计划,因此必须采用一种有差别的配给制度,才能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要。重工业工人‐‐包括矿工在内‐‐和士兵都获得增加了的配给量,这主要是采取补助面包、土豆、肉类和脂肪的形式,而全脂牛奶(含脂量减少为百h?多马施克:&ldo;德国战时粮食经济的消费规律&rdo;,《农业报告》(h.doasek:&ldo;dieverbrauchsrengderdeutsenkrieg-sernahrungswjrtsehaft&rdo;,berichteuberlandwirtscaft),第28卷,第4号,1943年。
分之二点五)则保留给儿童、吧奶的母亲和从事有害健康的职业的工人。然而,区别不仅是按照需要,同时也根据种族和民族。配给证被用作把外国工人束缚在工作地点的一种手段,而给予某几类外国工人何种配给品,则要取决于他们所做的工作。总的说来,外国工人和战俘全得不到具有高度营养价值的食品,只领得质量低劣的食品,而他们由于工种或健康情况按理应得的补助配给,也往往被扣住不发或只发极少的数量。发给俄国战俘和所谓&ldo;东方工人&rdo;的配给证,同发给非俄国战俘和来自西欧及东南欧的平民工人的配给证相比,供应的淀粉质食物数量多而保健性食物数量少。战俘和外籍平民工人在从事重劳动时理应享有的补充配给,比从事同类劳动的德国工人所得的份额要少。
最受歧视的是犹太人。1942年9月以后,犹太人不准获得任何肉类、肉制品、蛋品、糕饼、白面包、全脂牛奶、脱脂牛奶或任何不经特别许可而分配的食物。发给犹太人的面包证只准购买黑麦面包。犹太儿童和青少年只获得一般消费者的面包配给量,他们没有人造蜂蜜,没有可可粉,没有额外配给的果酱,他们也没有资格获得全脂牛奶。凡是德国人有权享受的所有其他补充配给,同等身分的犹太人则一概没有。
总的说来,德国的配给制度达到了它的目的,即:以这样一种方法来分配不太充足的粮食供应,使不同类别的消费者的真正的特殊需要全得到满足‐‐只有对某些人是例外,因为对他们歧视乃是有意采取的一项政策。
(三)农业和粮食供应战争爆发时,德国的农业情况很健全,所以1939年秋天要使农业适应战时需要,并不费什么事。主要的调整出现在油脂和蔬菜的生产上,大半以牺牲饲料作物为213代价而获得了增产。植物油的产量从1939年的四万吨增加到1944年的二十四万吨。与此同时,在牛奶的利用方面也厉行节约。由于全脂牛奶的消费限于儿童、母亲和从事有害健康的工种的工人,因而出产的牛奶大部分可以用来制造黄油。尽管这样做并没有改变牛奶中含有的脂肪总量,却增加了可以得到的脂肪的供应,从而在战争时期一直维持了令人相当满意的脂肪配给。
油料作物、土豆、蔬菜这些适于种植的农作物的增产,影响了德国牲畜的总数,尤其因为海外供应的浓缩油被封锁切断了,而国内供应的敖皮也由于出粉率高而有所减少,在战争的五年中出粉率由百分之七十七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和百分之九十以上。奶牛主要靠家庭的饲料喂养,因此牛奶的供应保持在高水平上,但是猪的总数不得不减少。到战争结束时,总数下降到战前水平的大约百分之六十。猪肉和猪油的产量下降得比猪的总数甚至还要多,因为缺少谷物和土豆作饲料、屠宰下来,猪肉重量和猪油含量都减少了。
象在其他交战国里那样,农民对农作物的亩数、收益和产量都没有保持精确的记录。把估计偏低的因素考虑在内,在崩溃前的最后两年中,德国的总产量比战前的数字下降了大约百分之十五。可是,在农作物的利用方面却做到了相当节约,因此国内生产的、供人消费的粮食总额,只比战前的水平下降了百分之十。要不是农业工人和农业必需品的供应都保持在高水平,那么下降率将会更大。应征入伍的农场主和农场工人大部分全由外国工人所替代,后者虽然不如本国工人那样有效,却也帮助维持了国内的生产。牵引力、农业设备、氮肥、钾肥也都供应充沛,至少在进攻俄国以前是如此。磷肥的缺少在1943‐1944年以前并没有感觉到,直至盟军在北非登陆以后,这才变得严重起来。
尽管粮食供应没有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样猛烈下降,需要量却在不断增加。战争爆发时,德国必须养活将近八千万人。在战争过程中,有一千二百多万人被动员入伍。这些人虽然对工业或农业生产没有贡献,却必须配214给他们从二千七百五十至三千五百五十卡路里的口粮。应征入伍的人中,有七百万人由外国工人和战俘所代替。他们虽然多半只靠劣质的和单调的饮食来糊口,可是如果要他们到工厂和农场去干重活,那就不得不给他们足够定量的淀粉质食物。因此,在战争期间,平民和军队所需要的粮食总数比战前的水平至少高出了百分之二十。国内供应量和总需要量之间的差额全靠在占领区大肆征粮来弥补。
要十分精确他说出德国军队和政府从欧洲占领区一共弄走了多少粮食,那大概永远是不可能的。官方的贸易统计表所说明的情况完全靠不住,不过四年计划办公室和粮食与农业部的档案倒似乎相当正确。根据这些资料,看来在战争和占领的五年期间,大约从欧洲大陆和俄国弄走了二千五百万吨(折合面粉计算)。其中一部分是根据正常的贸易协定进口,并以农业机械、肥料和其他工业品的出口来支付的,但是‐‐尤其是在俄国和波兰‐‐有大量粮食是由军队无偿地征用和消费,或者装运到德国去的。在入侵俄国的头两年中,外国供应的粮食要占德国粮食总消费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这样,在战争期间德国就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