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理论基础 > 第26章(第1页)

第26章(第1页)

登记、移民由旧居撤走,以及移民迁移到德国本土或德国占领区内收容营等工作。1941年6月11日,日耳曼族中心无论是名义上或是实际上都成了&ldo;党卫队的总办公室&rdo;,由洛伦茨充当它的主任。

在重新定居计划中起重要作用的其他党卫队部门有:德国保安总局(reichssicherheitshauptat),简称&ldo;rsha&rdo;和种族与移民总局(rasse-undsiedngshauptat)。这两个机构都有专门负责处理有关新秩序事务的部门。这项计划各个方面的讨论‐‐特别是关于安排放逐&ldo;不良的&rdo;异族分子的问题‐‐一般总包括这两个局,以及日耳曼族中心和总办公厅,但是有关授与移民公民权这类十分重要的事务,则只能由保安总局(&ldo;第三分队日‐‐民族精神&rdo;)作出决定。

这项重新定居的计划,在任命希姆莱为加强德意志民族委员会会长后,马上就着手实行。根据1939年10月15日同爱沙尼亚签订的协定和1939年10月30日同拉脱维亚签订的协定,波罗的海地区的德国侨民迁移到了新合并进来的波兰领土上,并且还企图根据1939年6月23日和10月21日的德一意协定把居住在南蒂罗尔83的德语居民也迁往那里。下月,根据1939年11月3日的德‐苏协定,这项计划扩大到了波兰俄国占领区内的德国人。他们将与德国&ldo;势力范围&rdo;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人进行交换。后来,根据1940年9月5日德‐苏的另一项协定,苏联并吞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地区的十三万二千名日耳曼人也列入交换计划之内。接着,根据1940年10月22日德国与罗马尼亚签署的一项协定,南布科维纳和多布罗加的日耳曼侨民团体也包括在移民范围之内。随后,重新定居的计划仅限于轴心国控制下的地区,主要是把分散的德国侨民团体迁移出去,因为他们可能会被所谓&ldo;外国势力&rdo;所吞没‐‐例如,1941年初迁往德国的、华沙的九千名德国人,根据同年11月的德一意协定撤走的卢布尔雅那省的一万四千名国外德侨和日耳曼人‐‐包括一万名戈特沙(科切维耶)德国人。同一时期,保护国内某些小飞地中的德国人也被迁移出去重新定居。

为了腾出地方来按纳这些移民,希姆莱利用1939年10月7日的法令授予他的权力,把所谓&ldo;异族分子&rdo;全部从接纳地区迁移出去,因为这些&ldo;异族分子&rdo;的存在可能会妨碍德意志化的进程。因此,在日耳曼人由国外迁移回国的同时,非德国人却遭到冷酷无情的驱逐,他们不仅从新并进来的波兰地区,还从象阿尔萨斯那样的西方地区被驱逐出去。从新并进来的波兰地区移送到德国和总督辖区&ldo;居留地&rdo;内的有几十万人,从西方地区被迁移出去的,据官方承认,在1940年7月到12月之间的第一阵驱逐高潮中,大约有十万零五千人。事实上,到1943年夏天,移民这个词有了一个基本上十分消极的涵义,因此不得不向纳粹党发出指示,要求把这个词专用于希姆莱的较为积极的活动,并且建议,对于驱逐应当只用迁移这一词。84如果照原定的时间表实行的话,重新定居的计划应在1942年内完成。然而,当时希姆莱的想象力丰富的头脑里,充满着漫无止境地扩大移民活动的卤莽计划。事实上,他这时已经决定,重新定居工作的黄金时代将在战争结束后到来。届时,根据&ldo;重新定居的第一个五年计划&rdo;,新的东方地区将住满德国移民,&ldo;大约有二十二万五千户农民&rdo;将由旧德国的边远地区移往那里。下一个目标,将是为克里木和波罗的海地区&ldo;至少&rdo;提供&ldo;一个德国上层社会&rdo;。在总督辖区,也许将有更多的德国&ldo;移民居住的&lso;岛屿&rso;&rdo;。无论如何,在桑河和布格河流域,一定要有强大的德国移民居留地(ansiedng),这样,波兰的非德国人地区就将完全被&ldo;包围起来&rdo;。这些计划和其他一些计划,显然将由总办公厅的&ldo;c分队&rdo;详细加以拟订。1942年,该分队的头子党卫队高级首长康拉德?迈尔-黑特林为整个东欧的人种重新安排问题拟定了一项全面的计划。这就是所谓&ldo;东方总计划&rdo;。这个计划建议把俄国的列宁格勒、克里木和赫尔松的周围地区同立陶宛境内美美尔和那累夫的周围地区改变为纯粹的德国殖民地,在未来的二十五年中向这些地区移去大批德国移民。当这个计划呈报给希姆莱时,他十分热心地表示赞同,并且授权迈尔-黑特林再起草一份二十年的计划,把并进来的波兰领土、波希米亚‐摩拉维亚、阿尔萨斯‐洛林和下斯蒂里亚及上卡尔尼奥拉全包括在内。

可是,德国在东线的溃败不久便促使任何这种长期的规划彻底完蛋了。从1943年初开始,重新定居的计划就变成把日耳曼人从苏军进逼地区撤走的一项无组织的混乱工作。据官方报道,到1944年7月,有三十五万这种日耳曼人已在日耳曼人中心的照料下返回德国。其中有将近一半人是1944年2月至7月间由德涅斯特河与乌克兰布格河之间的那片地区撤出的,其余的人则是在早一时期从下列地区撤走的:(一)列宁格勒和英格尔曼兰地区(1942年1月至3月,撤走了三千八百人);(二)&ldo;军团总部&rdo;地区和白俄罗斯地区(1943年1月至7月,5撤走了一万零五百人);(三)北高加索地区、卡耳马克草原和顿巴斯地区(到1943年2月为止,撤走了一万一千五百人);(四)乌克兰(1943年10月至1944年3月,撤走了七万二千人),(五)黑海地区和南乌克兰(1943年8月至1944年5月,撤走了七万三千人);(六)日托米尔地区(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撤走了四万四千六百人)。这些日耳曼人中大部分都被送往瓦尔塔兰,因为该地彼指定为一个主要的&ldo;居留地&rdo;,其他的这类地区有:但泽‐西普鲁士、上西里西亚、下西里西亚、洛林、卢森堡、上卡尔尼奥拉和下斯蒂里亚。有大批日耳曼族移民被送进这些地区,以代替被驱逐出去的非德意志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